首页 理论教育 甲骨文读本:杞侯爇及其历史背景

甲骨文读本:杞侯爇及其历史背景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酉卜,贞:杞侯爇[1]弗其肩兴有疾[2]。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亡灾。=《合集》13890=《合集》36751[1]杞侯爇:杞国诸侯,名爇。[3]商代的“杞”,或认为在今山东新泰一带,或认为在今河南杞县一带。“亚丑”族的青铜器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墓葬中有出土,可能是杞女入嫁,故而铭文称“杞妇”。郭沫若先生曾指出,迁到淳于以前的杞,实际上是定居在新泰。1980年代史密簋出土,铭文中“杞夷”和“州夷”比邻。

甲骨文读本:杞侯爇及其历史背景

【图版】

(1)

(2)

【释文】

(1[36])丁酉卜,贞:杞侯爇[1]弗其肩兴有疾[2]

(2)丙戌卜,在,贞:王步于□,亡灾。

庚寅卜,在,贞:王步于杞[3],亡灾。

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亡灾。

癸巳卜,在,贞:王[4]噩,往来亡灾。于师北。

甲午卜,在,贞:王步于[5],亡灾。

【著录】

(1)=《合集》13890  (2)=《合集》36751

【注释】

[1]杞侯爇:杞国诸侯,名爇。杞,从上“木”下“己”。爇,写作“”,手执火把,有点火、放火的意思。《说文》:“爇,烧也。”或认为是“夙”字异体。

[2]肩兴有疾:第一期甲骨文占卜疾病的习惯用语。肩,象牛的肩胛骨之形(参看前言)。兴,完整写法为“”(《合集》6531),逐步省略为“”(《合集》21056)和“”。疾,写作“”,是躺在床上冒汗的病人,会疾病之意。“肩兴有疾”的语意是,能让患者病情好转。甲骨文中凡是“肩兴有疾”的人,都和商王比较亲近。(www.xing528.com)

[3]商代的“杞”,或认为在今山东新泰一带,或认为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卜辞中的“步”,多和商王及其王室军队的行进有关。

[4]:或读为“毖”,到某处去镇抚。或可读为驻跸之“跸”(参看第四章“洹”条)。

[5]:或读为“索”,指周初封给鲁国的殷民六族中的“索氏”,《左传·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其活动范围在今山东兖州一带。从卜辞看,壬辰这天商王在杞,占卜军队到这个地方去是否顺利。第二天癸巳,到了。第三天甲午,军队到了索,很顺利。但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字左边偏旁有可能是“糸”的变体,字应该释为表割断之意的“割”或“绝”。

【延展阅读】

文献中有杞国,是夏后氏遗民,翩翩华胄。文献中记载的“杞”由西周王朝封建,最后被楚国吞并,时值东周贞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

史记》记楚“灭杞”,并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有点瞧不上弱小诸侯国的感觉。但《史记》写《陈杞世家》,仍然体现了不容忽视的传统观念。本来,周人灭商,把黄帝唐尧、虞舜三族的后裔分别封建于蓟、祝、陈,把夏禹、商汤的后裔王室分别封建于杞、宋。前三者称为“三恪”,后两者称为“二王”。《尔雅》:“恪,敬也。”称那些古代圣王之后为“恪”,意思是像对待贵客一样加以尊敬。《史记》认为黄帝、唐尧的时代过于久远,资料不足,与其瞎编,不如阙疑;宋国则单独写《宋微子世家》,剩下“三恪”之尾的“陈”、“二王”之首的“杞”,组合成《陈杞世家》。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郑子大叔之语,直接说“杞”为“夏肄”。“肄”在此可以理解为枝条、余脉等意思。“夏肄”意思就是说,“杞”国王族本是夏王朝后裔。这样的说法,在《国语》(“有夏虽衰,杞、鄫犹在”)、《大戴礼记》(“成汤……乃放夏桀……乃迁姒姓于杞”)等文献时有所见。西周人封建夏族遗民为“杞”,大概是灭了古代的杞国,而把他们的领地赐封给夏族遗民,新封国沿用古称,仍叫做“杞”。这正如封建唐叔虞,所赐的土地,也是古唐国的旧地。

传世青铜器铭文有“杞妇”二字,写在“”(通常也释为“亚丑〔醜〕”二字,如下图A、B)下方。李学勤先生分析认为,A铭文表明是“亚丑”族人嫁到杞国而做的铜器。“亚丑”族的青铜器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墓葬中有出土,可能是杞女入嫁,故而铭文称“杞妇”。

(A)

(B)

(C)

例(C)为西周早期青铜鼎铭文,内容是有位名“亳”的人接受“公中”赏赐,赏赐的土地中有“杞土”。最早收集这份资料的罗振玉先生曾说,是在当时的文物市场看到,相传出土于开封。现在一般学者引述,大多也认为是河南开封出土,铭文中的“杞”,也被用来证明西周初期的杞国封地就在河南杞县一带。清代山东新泰出土过一批“杞”国相关金文,关于其考古年代,传统看法是两周之际,也就是说,比例(C)晚。清代学者曾据《左传》论证,传世文献中山东的“杞”是春秋前已经从开封往东迁移,春秋晚期再迁到淳于。郭沫若先生曾指出,迁到淳于以前的杞,实际上是定居在新泰。1980年代史密簋出土,铭文中“杞夷”和“州夷”比邻。李学勤先生指出,在史密簋的时代,也就是西周孝王时,杞已经东迁到新泰一带,和山东安丘的“州夷”比邻。

迁到山东的杞,可能被所谓“东夷”同化。史密簋称之为“杞夷”,《左传》也说,杞本夏后而“即东夷”(即,是“近”的意思)考虑到早期核心文明自身尚未发展完善,位于核心边缘的小国“走自己的路”,几乎是顺理成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