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大钊奋斗成立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奋斗成立中国共产党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0年初,李大钊与邓中夏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3月,他在北京大学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李大钊被选为中央委员,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央全会,李大钊受党中央的委托,同孙中山进行会谈,进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孙中山临终前指定李大钊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委员。孙中山委派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席代表,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李大钊奋斗成立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1889~1927),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以后改名大钊,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索村。其父李任荣,是个读书人,早年患了肺病,23岁就去世了,母亲因感伤过度,生下李大钊不到16个月,也随继去世。先失家严,再失仁慈,李大钊自幼孤苦伶仃,为一垂老之祖父李如珍抚养成人。李如珍也是个读书人,因没有儿子,将侄儿李任荣即李大钊的父亲过继为子。李大钊出生时,祖父已70多岁了,但对这个孙子却宠爱备至,管教也十分严厉。

李大钊从3岁起就开始学字,四、五岁便学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7岁到本村谷家的学塾单子鳌先生那里读书。10岁到本村赵家书馆跟秀才赵辉斗念书。后又到井家坨的举人赵某家跟黄玉堂念书。16岁考入永平府中学。李大钊10岁那年,祖父就给他完了婚,夫人赵纫兰,比他大6岁,是个贤惠的妇女

1907年夏,李大钊考取了天津的北洋法政学校。1912年6月,他写了第一篇文稿《隐忧篇》,同年冬他曾去北京,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13年创办《言治》月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哀篇》,同年暑假,从北洋法政学校毕业,返回故乡,在友人的资助下,东渡日本,次年考取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研究有关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1916年李大钊未等到毕业,就于4、5月间回到上海,投入国内的反袁世凯运动,6月,由上海去天津,创办《晨钟报》担任主编,创刊号上发表了《“晨钟”之使命》。1917年担任《甲寅日刊》编辑。1918年1月,李大钊正式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同年10月,毛泽东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和李大钊一块工作,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11月15日,李大钊在天安门前的演讲大会上,发表了著名演说《庶民的胜利》,开始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列主义者转变。从1918年开始,李大钊和陈独秀轮流编辑《新青年》杂志,其间和鲁迅建立了崇高的战斗友谊。1918年1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发起的《每周评论》创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9月,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1月全文刊载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研究。1920年初,李大钊与邓中夏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3月,他在北京大学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夏秋之间,李大钊帮助天津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9月,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后,李大钊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是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最早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他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者和领导者,是北京党组织的创建者,他的一系列活动,对我们党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李大钊被选为中央委员,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央全会,李大钊受党中央的委托,同孙中山进行会谈,进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23年2月,李大钊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6月,出席了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年1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李大钊同毛泽东、林伯渠一起出席了国民党一大,李大钊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临终前指定李大钊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委员。在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5月,由于张国焘的叛变出卖,李大钊被北洋军阀政府明令通缉,暂避五峰山。孙中山委派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席代表,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张作霖的“京师警察厅”逮捕,4月28日,他昂首走上敌人的绞刑台,发表了最后的演说,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促进了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其一生著作甚丰,共发表文章360余篇,诗歌20余首,创刊编辑杂志或小报8种,在其领导下出版的刊物4种。其著作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除此之外,也有同机会主义者论战的,有唤起民众起来革命的,还有杂感游记之类。1939年出版了一本《宁常文集》,鲁迅先生为该书作序,但该书立即被当局封禁。解放后又出版了《守常文集》,并出版了《李大钊选集》。

在李大钊众多的论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土地与农民》。(www.xing528.com)

《庶民的胜利》是著名的演说,《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光辉的论文,李大钊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向中国人民介绍了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斗争方向。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着重指出:阶级斗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尽管阐述得还不很完备,有些地方写得还不很准确,但它毕竟是我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因此,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土地与农民》中,李大钊指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了必须依靠贫雇农组织起来的农民协会,指出了应变旧式的红枪会为新式的农民武装。在农民问题上,李大钊和毛泽东同志是站在一起的。他的《土地与农民》一文,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重视,被毛泽东同志编入《农民问题丛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