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文题:他究竟做了什么?

作文题:他究竟做了什么?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毛主席)________了(伤心、悲痛、难过、哭……)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习作,就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他______了》二、分析要求,补充题目1.出示习作要求,抽读:他______了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她生气了”“他后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

作文题:他究竟做了什么?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并观察人物,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写出变化,反映内心。

关键

关键语一:半命题作文

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的部分,就是此文的重点。

关键语二:观察人物

写出人物在一定情境下的具体表现,需要抓住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关键语三:写出变化

多角度观察一个人,写出人物与平时不一样的举动。如他的面部表情,不寻常的举动,用怎样的语气,说了哪些话等。

文本相连

单元的几篇课文,都着重描写了人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中的反应、表现。

如《军神》中,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时,“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这段话中,抓住了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他与平时的不同,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他内心对刘伯承的敬佩与担心。

又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泽东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抽烟。”“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痛失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我们在这次习作中,就要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

构思点拨

选材立意:

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要观察一个人在一件事中的表现。回忆在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你对哪些细节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

结构行文: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着重描写了人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中的反应、表现。所以,我们在习作中,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且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把文章写具体。

语言表达

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细节,加入一些修饰词,还要推测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动,使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文章就会显得真实感人。

暖心提示:

半命题作文,补充的部分是题目中的关键词,也是习作要表现的重点内容。

要写出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就要抓住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还要推测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都写出来,文章就会显得具体感人。

帮扶知法

读读下面这两个片段,注意作者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的。

下课后,我赶紧问她:“考得怎么样?”“还可以吧!”她对我笑着说。我继续追问:“还可以,但是‘吧’是什么意思呢?”她停住了脚步,眼睛向下看去,我看到她耳朵红了,她抬起头红着眼圈笑着对我说:“走吧!去洗手间。”我看见她红红的眼圈,慌了,边走边想:她为什么绕开话题,为什么红了眼睛,难道她的笑是装出来的?

下午老师发卷子的时候,教室里静悄悄的,连那几位淘气包都不出声了,大家都在默默等待着自己的命运降临。我不由自主地又回头望了她一眼,看到她脸色发红,紧闭嘴唇,神态有点不自然。她见我看着她,硬是挤出了一个笑容。这时老师说:“今天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过90分的只有十几个。”我有点小得意,因为我就是那十几分之一。这时我听到身后好像有轻轻的啜泣声,赶紧回头看了她一眼,却发现她低着头,双手捂着试卷,两滴泪水正从脸上流下来。她哭了,我的好心情一下子都没有了。

这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作文《她伤心了》中的片段,前后两段分别写了自己的好朋友在交卷后和看到分数后的表现,通过“眼圈红了”“紧闭嘴唇”“低着头”“捂着试卷”“挤出一个笑容”“轻轻的啜泣”等细节描写,展现出朋友考试不理想时的心理状态。

放手练习

从以下几个选项中选一种,写一写当时的情景,注意抓住细节描写。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个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观察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并能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中某些相关人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重温课文,导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下面两段话,请学生回忆,这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2)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抽烟。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2.分析填空,引出文题:

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各加一个小标题,完成下面填空:

他(沃克医生)________了(惊呆、心疼、敬佩、紧张……)

他(毛主席)________了(伤心、悲痛、难过、哭……)

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习作,就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他______了》

二、分析要求,补充题目

1.出示习作要求,抽读:

他______了

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她生气了”“他后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2.分析提示,引发思考: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某个人陶醉、得意、吃惊、兴奋、后悔的样子?这次习作,就是要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

3.阅读范例,学习写法:

(1)读下面这个片段,注意作者是怎样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2)引导思考:这段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示例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了他“陶醉”时的样子。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应该学习用这种写法。

三、分组交流,选择素材

六人一个学习小组,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想想这件事和谁有关?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这个人当时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他的心情的?

一个人说,小组其他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在这个交流表达过程中,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到细致,也可以从别人的叙述中得到灵感。

四、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言,叙述这件印象深刻的事。学生一边叙述,老师一边适时指导写法。

指导重点是从多个角度观察一个人的样子,如: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

……

五、下笔成文,完成初稿

1.根据上一步的指导,学生调整思路,确定素材,把题目补充完整。

2.出示思维导图,帮学生把握文章脉络。(www.xing528.com)

3.把刚刚交流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在稿纸上。

温馨提示:写的时候注意把写人和写事结合起来,既要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在写人物表现时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让人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

六、提出建议,点评修改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多媒体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看看有没有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是否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由全班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

(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他笑了

张家宝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虎,他最近总是不高兴。原来是他邻居家有一个熊孩子叫图图,天天去他家捣乱。尽管如此,他的妈妈和邻居熊孩子的妈妈还道德绑架。

知道了小虎不高兴的原因,我和小钦、龙儿决定为小虎出出气。等这个熊孩子再来时,我们就把他抱住,直接把他弄翻,抬着他,把他弄到我们的“秘密基地”,一顿揍,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不过,这只是我们的幻想罢了,我们可不敢把事情搞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准备用水枪对付他。那个熊孩子来了。我们对着他一顿狂喷。我用的是M24水弹连发,信号枪单发,他们两个用的是98K、M249。没一会儿就把这个熊孩子打得落花流水。我还打开电话手表,在旁边播放恐怖音乐。吓得熊孩子撒开腿跑回家去了。

小虎见我们给他出了气,终于笑了。

这篇习作内容很有意思,透着男孩子们的顽皮与机灵,还有点正义感。不过,作文在写法上犯了小学生叙事时的通病——只有一个梗概,缺乏细节描写。所以,老师给出了可操控的修改建议,引导学生按照问题思考,在适当的地方加入细节描写,使文章叙述更明白,内容更具体。

他笑了

张家宝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虎,他最近总是不高兴,天天都噘着嘴,耷拉着嘴角,拉长着一张苦瓜脸。原来是他邻居家有一个熊孩子叫图图,天天去他家玩,不但毫不客气地吃他的零食,玩他的玩具,还在他做功课的时候捣乱。有一次把小虎刚刚写好的作业用彩笔涂得乱七八糟,害得他得了个A-,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尽管如此,他的妈妈和邻居熊孩子的妈妈居然都说:“图图年纪小,你是哥哥,你就不会让着他点儿吗?”竟然还有道德绑架!

写出了小虎不高兴时的样子。

知道了小虎不高兴的原因,我和小钦、龙儿决定为小虎报仇出气,并一起商量好整治这个熊孩子图图的计划。

过渡句,承上启下。

周末,趁小虎的父母不在家,我们让他反锁上门,然后我们三个在他家门口玩水枪。经过漫长的等待,图图终于出现了。那个熊孩子不但理直气壮地夺走我的水枪,还说:“你们这些笨蛋!我比你们小,你们就应该让着我。要不我就告诉你妈妈,让你妈妈揍你。”哼!真是占便宜占惯了!我们真想直接把他踹翻,抬到我们的“秘密基地”,打他个鼻青脸肿。

熊孩子的顽皮霸道表现得很生动。

不过,这只是我们的幻想罢了,我们可不敢把事情搞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时,龙儿假装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想不想和我们玩?枪可是当兵的才能用。当兵要勇敢,不能哭熊!孩”子图图想了想,说:“我不哭,你们才哭呢。”我说:“好啊,如果你不哭,哥哥就带你一起玩。”于是我们四个人开始行动。我用的是M24水弹连发,信号枪单发,他们两个用的是98K、M249。我们把枪口对准他,一通乱喷,没一会儿就把这个熊孩子打得落花流水。他抱着脑袋靠在小虎家门上,水从他头上身上流下来,像一只落汤鸡。这时,我们三个一起对他说:“你真勇敢,长大可以当兵了!”图图撇了撇嘴,眼泪在眼圈里转,但最终没有哭出来。这时,我偷偷地打开电话手表,在旁边播放恐怖音乐。熊孩子终于撒开腿跑回家去了。

为了惩罚这个熊孩子,小伙伴们真是用尽心思。

熊孩子的外貌、动作、表情等描写都非常生动形象。

小虎已经在门镜里看到了一切。我们进到屋子里,抱在一起笑成一团,笑声像支交响乐。苦瓜脸终于不苦瓜了,他笑了。

她哭了

王子懿

我的妹妹是个爱笑的女孩子,但这次她哭了,哭得很厉害,声音很大,时间也很长……

倒叙开头,把妹妹平时爱笑和这次哭得厉害做对比,引起读者兴趣。

就在上个周末,爸爸和妈妈都去上班,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妈妈临走之前吩咐我,把洗好的衣服晾起来。我拿着衣服往阳台走时,突然看到窗外的小黑狗把我刷好的鞋子叼着玩,于是我对妹妹说:“嘿,你去帮我把鞋子拿进来!”

妹妹正在客厅里兴致勃勃地玩积木,头也不抬地说:“干嘛叫我去?你自己怎么不去!”“嘿,我要去晒衣服,你帮我拿一下怎么了?”我马上生气地说道。妹妹瞪了我一眼,说:“你就不会先去拿鞋,再晾衣服呀?”我一边上楼一边小声地说道:“切,我看你就是懒,大懒蛋!哼!”这句话虽然声不大,还是让她听到了,马上回了我一句:“你才是大懒蛋!”

姐妹俩的对话,不光写出了对话内容,还写清了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充满童趣。

我把衣服晒完后,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鞋子拿了吗?”“没有,我不想去!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让我去做?没看见我在搭积木吗!”妹妹毫不示弱地大声回敬我。我想: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是老大!连妹妹都指挥不动,也太没面子了吧。我走过去拉着她的衣服就往外走,谁知我用力太大了,竟然抓到了她的后背。妹妹“啊”地大叫了一声,我吓了一跳,赶紧松开手,看到妹妹身上出现了五条红道道。我有点手足无措。只见她呆呆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睛瞪着我,一秒,两秒……她眼圈红润了,眼泪慢慢充盈了眼眶。“哇——”哭声终于爆发了!

这处心理活动描写是有必要的,这是导致妹妹“哭”的根本原因。

我慌了,弯下腰拉着妹妹的手说道:“妹妹,对不起,别哭了。”可她使劲甩开我的手,依然站在原地,一边看着我一边哭,目光里满是愤怒。我一边道歉一边说:“好妹妹,是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都怪我,好不好?”可是无论怎么劝,也止不住她的哭声。那哭声简直是惊天动地,声嘶力竭。眼泪像喷泉一样冒出来,然后汇成小溪顺着脸蛋儿往下流。这时,就连她最喜欢的小黑狗也跑了过来,在她的腿边一个劲地叫,好像是劝她不要再哭了。而她却连理也不理,一直哭个不停,根本无视小黑的存在。最后,妹妹哭得声音都沙哑了,脖子上的肌肉一起一伏地抽动着……

通过对妹妹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她的委屈。

这下我知道了,是我的自私、懒惰闯了祸,本想着在妹妹面前逞逞威风,没想到把她弄哭了。我见说好话不管用,只得想别的法子了。我急忙跑进屋子里,拿出一盒彩笔。她想要这盒彩笔很久了,我一直没有舍得给她。我把彩笔在她面前晃了晃,哭声果然慢慢减弱,最后停住了。我这才如释重负地轻轻吁了口气。

这里不仅描写了妹妹的动作、神态、哭声等细节,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加上“我”的无奈与“小黑”的衬托,使妹妹的不满、委屈与任性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忍俊不禁。

妹妹似乎很快忘了刚才的不愉快,心满意足地拿着彩笔画起画来。她的眼睛依然红红的,长长的睫毛上还沾着没干的泪珠,脖子也还在时不时地抽动一两下,真是又可爱又可怜。

这个哭过后的余韵也让人感觉可爱。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我想以后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应该好好照顾她,不要对她这么凶了。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姐姐。妹妹哭起来太可怕了!下次我可不要再让妹妹哭了。

1.注重技巧:抓住细节,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人物形象进行描写,把一件平常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

2.层次清晰:紧紧围绕题目《她哭了》,按照哭前(起因),哭时(经过),哭后(结果)的顺序写,叙事清楚完整。

3.真实生动:对妹妹的“哭”观察得特别仔细,从开始哭,到大哭,再到哭完后的余韵,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

他成功了

张亚飞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公园玩。虽然我们常去公园,但这次我格外开心——因为爸爸要以我为师,学习怎样驾驭平衡车。

爸爸要向孩子学本领,开头就引发了读下去的欲望。

平衡车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车了。它没有方向盘,没有车棚、车座,只有两个连在一起的脚踏板。操纵平衡车,无论前进方向还是前进速度,都要靠身体前后左右倾斜来实现。说起来容易,能做到随心所欲、操作自如,那可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简介平衡车的概念,为下文做好铺垫。

我们来到公园,找了个空旷人少的地方,把平衡车开启,调整好平衡,我就要教爸爸“开车”了。

首先,我要给爸爸讲解操作要点:以身体重心为准,重心往哪个方向倾斜,车子就往哪个方向走,重心倾斜度越大,车子行得越快。

爸爸站定在平衡车前,像一棵笔直的松树,看样子他是在调整心态。这是他第一次学骑平衡车,所以肯定有点紧张。只见他先把左脚小心翼翼地踏在左边的踏板上,缓了缓,忽然右腿一跃而起,踩在平衡车右边的脚踏板上。“注意平衡,爸爸!”我大声喊道。话音还没落,平衡车猛地向前冲去,“扑通”一声响,爸爸左腿在前、右腿在后跳了下来。“呼,吓死我了!”爸爸满脸狼狈地说。

爸爸个子高,重心不好保持平衡,所以要教会爸爸骑平衡车,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通过对爸爸动作细节的描写,表现了爸爸初学时的紧张。

我迈上平衡车,熟练地向爸爸展示前走、后退、左转、右转、原地转圈儿各项技能,然后稳稳地下了车。爸爸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演示,最后,一脸羡慕地说:“儿子,骑平衡车,你比我厉害……”

通过爸爸的神态,可以看出他的谦虚好学,这是“成功”的关键。

“要不你再试一次?”我鼓励爸爸。

终于爸爸重新调整好姿势,再次轻轻地上了车。这次他首先小心翼翼地把重心往前调整,也就是身体向前趴一点,平衡车缓缓地向前方“走”去。爸爸绷着脸,紧闭着嘴唇,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前方,看得出来,此时爸爸非常紧张。我说:“爸爸放松。”然后,他又往前趴了一点,车子从慢到快“走”了起来。慢慢地爸爸逐渐放松下来了,试着拐弯、后退、转圈……看到爸爸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我心里也很替他高兴。

爸爸从紧张到放松,学得很认真。

我一边为爸爸鼓掌,一边像老师一样说:“爸爸,干得漂亮!但也不能骄傲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爸爸听了,行驶得比刚刚更稳了。

经过半小时的练习,他不仅可以轻松地前行、后退、转弯,还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把手插在裤兜里和我聊天开玩笑,时而被我一个笑话逗得哈哈大笑。我非常理解爸爸此刻的心情,学会一项新技能,他内心一定非常喜悦。其实教会爸爸骑平衡车,我也很有成就感。

爸爸成功后的喜悦和“我”的心理活动,为事情划上圆满的句号。

爸爸学会了驾驶平衡车,他成功了。

1.细节生动:这时一篇典型的写第一次学××的文章,小作者能够把人物(爸爸)的表现写得非常具体,实现了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

2.层次清楚:在叙事过程中,把人物(爸爸)从初学时的紧张,到有所心得时的进步,再到掌握技巧后的从容自如,一步步娓娓道来,层次清晰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