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早期营养精典: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生命早期营养精典: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重过高反映能量摄入相对过多或活动不足,易导致超重和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体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

生命早期营养精典: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1.提要

能量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从事体力活动等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同人群所需要的能量不同。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成人健康体重的体重指数(BMI)应在18.5~23.9。体重过低一般反映能量摄入相对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诱发疾病的发生。体重过高反映能量摄入相对过多或活动不足,易导致超重和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吃得过多或活动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使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吃得过少或活动过多,可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能量消耗过多而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炼,能量摄入相对过多,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超重或肥胖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因此需要适当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天天运动,保持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体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结肠癌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

2岁以上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天天运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推荐成人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和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 min以上,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 000步以上。多运动多获益,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见表5-2)。

表5-2 推荐的成人身体活动量

(www.xing528.com)

注:快步走6 000步所需时间,因年龄和体格不同而不同

2.关键推荐

(1)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3)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 min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 000步以上。

(4)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