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害预防研究:冲突模式揭秘,预警服务建立

被害预防研究:冲突模式揭秘,预警服务建立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冲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互动形式。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黄洋,因身体不适入院,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于16日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警方最终查明,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并锁定同寝室林某有投毒的嫌疑。究其原因,主要是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而痛下“毒”手。所幸的是,政府和各类组织对敏感群体之间的冲突以及心理疏导已经越来越重视,并建立起相应的服务机构。

被害预防研究:冲突模式揭秘,预警服务建立

冲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互动形式。社会学领域最早将冲突作为一种互动类型来研究的是德意志帝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他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的精髓,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69]在犯罪与被害发生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见的被害模式,常常发生在一个熟悉的社会情境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因某种社会性联系而形成了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互动关系,并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随着长期冲突所累积的矛盾不断升级并最终恶化——量变变成质变——被害于是就产生了。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2010级)黄洋,因身体不适入院,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于16日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警方最终查明,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并锁定同寝室林某有投毒的嫌疑。究其原因,主要是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而痛下“毒”手。[70]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作出如此极端的举动让人们震惊和后怕。纵观复旦投毒案的始末,犯罪嫌疑人林某经历了从不舒服→不喜欢→不顺眼→不耐烦→不容忍的漫长过程,最终酿成大祸。事实上引发寝室矛盾的深层原因或者说内在根源,主要是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情绪能量的推动。当问题出现时,多数学生会选择跟室友“冷战”。当“冷战”不能解决问题时,容易诱发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

当今社会,各种矛盾加剧,人心浮躁。社会的急剧转型与工作、生活的快节奏裹挟着人们快速向前。工作、生活的压力增大容易产生两种状况:要么使人无意顾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要么是过大的压力使人的情绪难以控制,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增多,甚至一些琐碎的矛盾被无形的放大。无论是哪种状况,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加剧,长期处于此种状况的人若不能进行很好的调适,极易爆发恶性案件。从马加爵杀害室友案到复旦投毒案,我们在责怪加害人如此“冷血”之时,更应该反思的是,学校、社会是否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应当承担何种责任?所幸的是,政府和各类组织对敏感群体之间的冲突以及心理疏导已经越来越重视,并建立起相应的服务机构。例如,现今各个大学均设立了心理干预或者辅导机构,对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这是预防大学生群体因生活琐事纠纷转变为恶性侵害的重要手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