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法兰西与新英格兰:北美殖民与争霸

新法兰西与新英格兰:北美殖民与争霸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10年,法王亨利四世被害时,耶稣会的人数已经达到七千人。1613年,他再次回国时,因债务缠身被关进了监狱。当时,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买下了皮埃尔·杜加·德蒙斯在阿卡迪亚的皮毛经营权及领地,还从年幼的法王路易十三手中获得了更多北美洲的土地,范围从圣劳伦斯河流域一直到佛罗里达地区。在英王詹姆斯一世赐给弗吉尼亚公司的领土内,法兰西人不得非法居住。

新法兰西与新英格兰:北美殖民与争霸

现在,我们暂时将目光从魁北克转向芬迪湾。法王亨利四世撤销皮埃尔·杜加·德蒙斯的皮毛专营权后,芬迪湾的发展陷入停滞。当皮埃尔·杜加·德蒙斯和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回到圣劳伦斯河流域的时候,让·德·比恩古一直心系皇家港的定居点。1610年,让·德·比恩古带着一位神父回到了皇家港定居点。皇家港附近的密克马克人行为粗鲁。神父劝密克马克人信仰基督,接受洗礼,但依然没能阻止密克马克人拿起斧头冲向最近的其他部落。密克马克人只想验证一下欧洲宗教的力量。神父起草了一份受洗名单。1611年,让·德·比恩古的儿子查尔斯·德·比恩古带着受洗名单回到法兰西王国邀功。抵达巴黎后,查尔斯·德·比恩古发现法兰西王国已经陷入混乱。法王亨利四世被弗朗索瓦·拉瓦亚克杀害。英格兰作家詹姆斯·豪厄尔在一封信中写道:“没有哪位国王的驾崩像法王亨利四世那样令人痛惜。”法王亨利四世的死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还影响到了北美洲的新法兰西,使新法兰西的局势发生了转折。

1534年,只有七位会士的耶稣会成立。1610年,法王亨利四世被害时,耶稣会的人数已经达到七千人。无论在哪里,耶稣会都被视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强大阻力之一。耶稣会虽然产生了一些好的影响,但为法兰西王国带来了很多灾难。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匕首改变了历史走向,三级会议[1]中止,胡格诺派教徒惨遭驱逐,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到处征战。法兰西王国不断加强了专制统治,直到断头台降下无情的斩刀。耶稣会造成的影响逐渐显现,但法兰西王国走向衰落的根源是放弃了法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法王亨利四世驾崩时,没有人预料到法兰西王国即将面临的灾难。当时,法兰西人只看到耶稣会迅速壮大,许多人开始担心耶稣会的“教皇至上论”和亲西班牙倾向。

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刺杀法王亨利四世

克劳迪奥·阿夸维瓦

当时,耶稣会会士十分热衷传教,企图通过传教改变世界。在传教过程中,耶稣会会士表现出了罕见的热情、才华和专注。1549年,圣方济·沙勿略一路走到了东方,在日本建立了信徒众多的教堂。1615年,克劳迪奥·阿夸维瓦去世前,已经有耶稣会会士到访中国。在巴西,耶稣会会士建立了基督教社区,并且开始在巴拉圭的印第安人中建立国家。耶稣会会士的功绩不可磨灭。当然,耶稣会会士并没有忽视新法兰西。法王亨利四世执政后,耶稣会并没有得到法兰西人的关注,只是勉强得到了法兰西人的认可。然而,法王亨利四世驾崩后,法兰西王国的大权落到耶稣会手中。与此同时,耶稣会得到了欧洲三位重要女性的帮助。但谈到这三位女性与法兰西国王的关系时,人们总是格外好奇。一位是法兰西王太后玛丽·德·美第奇,她因企图夺权下场悲惨。另一位是法王亨利四世的情妇凯瑟琳·昂里埃特·德·巴尔扎克·恩泰奎斯,她非常恶毒。最后一位是令人钦佩的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她曾受到法王亨利四世的追求,但无果而终。狂热的天主教神父们想让天使和魔鬼同时站在他们一边。年轻的查尔斯·德·比恩古很快明白,抵抗耶稣会无济于事。虽然正在装船前往北美洲的迪耶普商人极力反对耶稣会会士或西班牙王室的代理人上船,但事与愿违。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立即筹钱买断了皮毛生意。最终,耶稣会会士来到了皇家港。让·德·比恩古本来掌管着皇家港,并且拥有皮毛专营权。但现在,耶稣会会士经常与让·德·比恩古争执不下。一天,皇家港附近的一位印第安酋长为了帮助让·德·比恩古,想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他表示,只要让·德·比恩古同意,他愿意亲手杀了耶稣会会士。但让·德·比恩古拒绝了印第安酋长的好意,因为他不想与耶稣会会士带来的钱过不去。当时,让·德·比恩古急需用钱,自然不会拒绝一笔笔送上门的贷款。因此,让·德·比恩古的债务越积越多。1613年,他再次回国时,因债务缠身被关进了监狱。

玛丽·德·美第奇

1612年,耶稣会会士装好了一艘船,船上满载钱财和水手。这艘船有个不详的名字——“乔纳斯”。当时,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买下了皮埃尔·杜加·德蒙斯在阿卡迪亚的皮毛经营权及领地,还从年幼的法王路易十三手中获得了更多北美洲的土地,范围从圣劳伦斯河流域一直到佛罗里达地区。然而,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因这些土地惹上了麻烦。1606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将圣劳伦斯河流域到佛罗里达地区的土地赠给了弗吉尼亚公司。如果按照法兰西王国的特许状,詹姆斯敦的英格兰定居者违反了法律,侵占了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的土地。但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不敢要求詹姆斯敦的英格兰定居者效忠自己。

詹姆斯敦的英格兰定居点

然而,“乔纳斯”号抵达北美洲海岸时,船上插了一面印有居尔切维尔侯爵夫人安托瓦内特纹章的旗。“乔纳斯”号的船长叫“拉索赛埃”。在皇家港,拉索赛埃带上几名耶稣会会士,乘船朝培诺伯斯科特湾驶去。途中,他们在法兰西人发现的荒山岛海湾靠岸。荒山岛海湾风景迷人。很快,拉索赛埃发现了一处更美丽的地方。于是,他决定将这里作为一个定居点。这个地方位于萨姆斯峡湾西岸,在弗纳尔德湾和飞山之间。然而,定居点还没有开始修建,一艘单桅战船就驶入了萨姆斯峡湾。单桅战船上有十四杆枪,桅杆顶部悬挂着英格兰的红色旗帜,船长是英格兰人塞缪尔·阿盖尔。塞缪尔·阿盖尔从詹姆斯河一路北上捕捞鳕鱼。此外,他还有一项任务,即搜寻法兰西人。在英王詹姆斯一世赐给弗吉尼亚公司的领土内,法兰西人不得非法居住。弗吉尼亚地区的代理总督托马斯·戴尔派塞缪尔·阿盖尔前去搜寻法兰西人。在培诺伯斯科特湾,塞缪尔·阿盖尔发现了一些印第安人,并从印第安人口中得知,荒山岛有一些白人。通过印第安人的描述,塞缪尔·阿盖尔随即知道荒山岛的白人就是法兰西人,因为只有法兰西人才那样耸肩、点头。当英格兰王国的旗子出现在萨姆斯峡湾时,“乔纳斯”号的船长拉索赛埃和几个胆小的法兰西人选择了逃跑。“乔纳斯”号上只剩几名顽强抵抗的法兰西水手。两三轮扫射后,英格兰人登上了“乔纳斯”号。在拉索赛埃的行李中,塞缪尔·阿盖尔翻出了法兰西王室授予拉索赛埃的特许状。塞缪尔·阿盖尔偷偷将特许状装进了口袋。不久,拉索赛埃忍受不了饥饿,从藏身处走了出来,并且受到了塞缪尔·阿盖尔恭敬的接待。塞缪尔·阿盖尔对自己因奉命行事造成的不快深表遗憾。他说:“这件事惊扰到了您,我非常愧疚,但这块领土确实属于英王詹姆斯一世,而不是法王路易十三。当然,话说回来,任何高尚的骑士都必须服从国王的命令。如果您有特许状,那么整件事就是法王路易十三做得不对,你们只是奉命行事,因此不予追责。”狡猾的塞缪尔·阿盖尔冷笑着,不动声色地继续说:“按照规定,您能否展示一下特许状。”接下来,不明真相的拉索赛埃到处翻找。与此同时,塞缪尔·阿盖尔变得冷酷起来。最后,看到拉索赛埃拿不出特许状,塞缪尔·阿盖尔大发雷霆,骂法兰西人是海盗,并且没收了拉索赛埃等人的所有物品。最后,拉索赛埃等人只剩身上穿的衣服。随后,由于扣押的法兰西人太多,“乔纳斯”号空间不足,塞缪尔·阿盖尔找来了一艘没有甲板的船,让拉索赛埃和一名耶稣会会士及十三名水手坐上船,然后随波逐流,生死全由命运安排。几天后,拉索赛埃等人遇到了一艘法兰西商船,回到了欧洲。

英王詹姆斯一世

与此同时,另一名耶稣会会士和其他十三名法兰西水手被塞缪尔·阿盖尔带到了詹姆斯敦。在詹姆斯敦,托马斯·戴尔决定将被俘的法兰西人全部绞死。但塞缪尔·阿盖尔认为这样做不合适,可能会使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交恶,自己的行为也会败露。于是,他私下向托马斯·戴尔说了实情,从口袋里掏出了特许状。因此,法兰西俘虏免于一死,局面暂时得到了控制。不久,塞缪尔·阿盖尔率领三艘船向北出发,途中烧掉了皇家港,毁坏了皇家港田里的庄稼,抢走了法兰西人的牛马。劫难发生时,查尔斯·德·比恩古和大多数武装人员都不在皇家港。当他们回来时,由于寡不敌众,并没有展开战斗。双方进行了谈判,但谈判无果而终。后来,塞缪尔·阿盖尔乘船而去。1615年,在法兰西的一场战斗中,让·德·比恩古被杀。查尔斯·德·比恩古继承了让·德·比恩古的领地和头衔,继续建设让·德·比恩古钟爱的皇家港。为此,他招募了一些新人。在皇家港,经过查尔斯·德·比恩古的努力,一个规模不大的木制定居点诞生。在法兰西宫廷,塞缪尔·阿盖尔的行为遭到了指责。有人向英王詹姆斯一世提出控诉,但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1615年,让·德·比恩古去世。现在,我们暂时回到1609年,继续讲述塞缪尔·德·尚普兰的故事。经历了泰孔德罗加的难忘战斗后,1610年6月,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出手帮助了渥太华人。当时,约一百个莫霍克人抵达圣劳伦斯河和黎塞留河冲积形成的半岛上的孔特勒克,距黎塞留河河口只有几英里。在孔特勒克,莫霍克人遭到了大批渥太华人及十二个法兰西人的袭击。陷入绝境的莫霍克人殊死反抗,最后只有十五人幸存下来,但全部被俘。其中一个莫霍克人向塞缪尔·德·尚普兰投降,另一个莫霍克人被渥太华人吃掉了,其余的莫霍克人被渥太华妇女烧死了。塞缪尔·德·尚普兰认为,印第安妇女比印第安男性更残忍。他记录道:“她们自作聪明,用更残忍的方式处死了莫霍克俘虏,并且觉得非常有趣。”

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帮助渥太华人攻打莫霍克人

与莫霍克人短暂交手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回到了法兰西王国。1610年12月,他迎娶了已故法王亨利四世的私人助理的女儿海伦·布尔。海伦·布尔是加尔文教的虔诚信徒。1611年春天,塞缪尔·德·尚普兰让海伦·布尔在乌尔苏拉修道院待了一段时间。在乌尔苏拉修道院,海伦·布尔或许能学到更有益的教义。显然,当时,塞缪尔·德·尚普兰已经不是胡格诺派教徒。后来,海伦·布尔跟着塞缪尔·德·尚普兰去了北美洲。但塞缪尔·德·尚普兰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带海伦·布尔前往北美洲。1611年,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来到北美洲,在奥雪来嘉旧址上建了一座基督教城镇。奥雪来嘉位于河流上游,位置极佳,既是皮毛生意的中转站,也是西部探险的枢纽。塞缪尔·德·尚普兰将筹建城镇的地方称为“皇家广场”。后来,皇家广场附近还建起了灰色修女会的医院。但定居点只砌了几堵墙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就再次跨洋回到了法兰西王国。他的老朋友皮埃尔·杜加·德蒙斯因受命掌管拉罗切尔附近的重要定居点庞斯,无暇顾及新法兰西的事务。因此,皮埃尔·杜加·德蒙斯将新法兰西的所有事务交给塞缪尔·德·尚普兰管理,还同意物色一个有权势的人支持塞缪尔·德·尚普兰的事业,以防塞缪尔·德·尚普兰受人欺负。皮埃尔·杜加·德蒙斯物色的人是苏瓦松伯爵查尔斯·德·波旁。苏瓦松伯爵查尔斯·德·波旁是一位拥有王室血统的贵族,后来出任了加拿大总督,并且让塞缪尔·德·尚普兰协助他。塞缪尔·德·尚普兰全权负责加拿大的皮毛生意。但刚刚得到任命,苏瓦松伯爵查尔斯·德·波旁就去世了。苏瓦松伯爵查尔斯·德·波旁的继任者是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正如伏尔泰所说,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只因自己的儿子出名,但他除了狭隘贪婪一无是处。当时,塞缪尔·德·尚普兰已经开始质疑过于排外的皮毛专营权,并且试图在北美洲的法兰西商人中间组建一个联合会。塞缪尔·德·尚普兰为此辛苦忙碌,但当他需要法兰西宫廷的帮助时,却遭到了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的敲诈。

查尔斯·德·波旁

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

1612年,事务缠身的塞缪尔·德·尚普兰一直无法离开法兰西王国。此时,一个叫尼古拉·德·维古诺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带来了自己在北美洲的所见所闻。巴黎上流社会对尼古拉·德·维古诺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1610年,尼古拉·德·维古诺受塞缪尔·德·尚普兰的嘱托,跟着一群渥太华人来到渥太华人的部落,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民情,尽可能向渥太华人灌输一些文明观念。现在,尼古拉·德·维古诺骄傲地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逢人就说自己目睹了北美洲西面的海洋。不管怎样,他沿着渥太华河找到了渥太华河的源头湖泊,并且沿着一条向北流的河道到达了海岸边。在海岸边,他看到一艘英格兰船的残骸和八十个被当地土著人杀害的英格兰人的头颅。这个故事不可能是虚构的,因为渥太华河的源头就是一片小湖泊,并且湖泊分流出了多条河流,河流向北注入詹姆斯湾,如穆斯河、阿伯蒂比河等。此外,詹姆斯湾位于广阔的哈得孙湾的东南部。1611年6月,亨利·哈得孙死在了詹姆斯湾。有传言称,亨利·哈得孙因船上的水手叛变惨遭杀害。尼古拉·德·维古诺可能听说过通往詹姆斯湾的水路,以及有关亨利·哈得孙之死的传闻。于是,他将二者结合起来编了一个故事,并且故事合情合理,使所有人都相信了。塞缪尔·德·尚普兰听完尼古拉·德·维古诺的故事后,决定亲自前往詹姆斯湾。1613年夏天,为了寻找詹姆斯湾,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回到北美洲。

尼皮辛人

1613年5月下旬,塞缪尔·德·尚普兰从蒙特利尔对面的一个小岛出发。他给这座小岛起名“海伦岛”,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当时,除了塞缪尔·德·尚普兰和尼古拉·德·维古诺,还有另外三个法兰西人和一个印第安人。他们划着两叶独木舟向渥太华河上游驶去,一路上饱受蚊子的叮咬。在写这段经历时,塞缪尔·德·尚普兰感到非常难受。然而,除了蚊子,塞缪尔·德·尚普兰等人没有遇到其他令人生厌的事物。在火柴岛,他们来到一个渥太华人的部落。许多渥太华人从来没有见过白人。按照习俗,渥太华人用美味佳肴和烟草款待来客。随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凭借经验说了一些渥太华人爱听的话,然后提了一个要求,即借渥太华人的独木舟一用,并让一名渥太华人带路前往更远的地方,譬如尼皮辛人的领地。然而,塞缪尔·德·尚普兰逐渐发现渥太华人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原来,渥太华人和尼皮辛人有瓜葛。年老的渥太华酋长泰索特虽然语气平缓,但听得出来他对塞缪尔·德·尚普兰很不满,因为1612年夏天,塞缪尔·德·尚普兰不在蒙特利尔,没能再次帮助他们与莫霍克人交战。渥太华酋长泰索特说:“至于独木舟,只要你想借,当然没问题。但尼皮辛人,呸!你怎么会想到要去他们那里?他们一定会杀了你!真正的渥太华人都明白,那将是多么悲痛的一天!”塞缪尔·德·尚普兰向渥太华酋长泰索特作了解释。于是,渥太华酋长泰索特答应了独木舟和向导的事。随后,满屋的烟味呛得塞缪尔·德·尚普兰想出门透气。但还没等他转身,聚在一起商议的渥太华人就反悔了,再次开始控诉尼皮辛人的恶行。听完渥太华人的控诉后,塞缪尔·德·尚普兰指着身边的尼古拉·德·维古诺说,这个人曾经去过那里,并且发现尼皮辛人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渥太华酋长泰索特一听,转身冲着尼古拉·德·维古诺喊道:“啊!你去过尼皮辛人那里?”他怒视着尼古拉·德·维古诺,周围所有长着蛇形眼睛的人都恶狠狠地朝尼古拉·德·维古诺看去。尼古拉·德·维古诺非常尴尬,沉默了一会儿后,坚定地承认自己去过尼皮辛人那里。渥太华人叫喊道:“大骗子!”的确,尼古拉·德·维古诺曾在渥太华人的部落待了一整个冬天,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尼古拉·德·维古诺没有办法抵赖。渥太华人的挖苦和质疑让尼古拉·德·维古诺哑口无言,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塞缪尔·德·尚普兰说:“看着我,尼古拉·德·维古诺。如果你之前告诉我的是假的,我既往不咎。但现在你必须说真话,否则我就当场绞死你。”尼古拉·德·维古诺犹豫了一会儿,突然跪倒在地,承认自己撒了谎。与此同时,渥太华人要求亲手杀了尼古拉·德·维古诺,但塞缪尔·德·尚普兰遵守诺言,饶恕了尼古拉·德·维古诺。随后,尼古拉·德·维古诺灰头土脸地回到了蒙特利尔。

1613年夏季即将结束,塞缪尔·德·尚普兰乘船返回了法兰西王国,并且争取到了方济各会修士的支持。方济各会修士愿意在印第安人中建立布道所。得到法兰西王室的特许和教皇的授权后,1615年春天,塞缪尔·德·尚普兰带着四名方济各会修士来到北美洲。起初,方济各会修士们奇特的装束吓坏了印第安人。

在来到北美洲的方济各会的修士中,有一个叫“约瑟夫·勒卡伦”的修士。约瑟夫·勒卡伦离开其他教友,从魁北克一路来到了蒙特利尔。在蒙特利尔,他遇见了印第安人一年一度的皮毛交易会。几天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出现在蒙特利尔。一群休伦人将塞缪尔·德·尚普兰团团围住,乞求塞缪尔·德·尚普兰帮助他们抵抗易洛魁人的袭击。最终,塞缪尔·德·尚普兰答应了休伦人的请求。塞缪尔·德·尚普兰返回魁北克取枪炮时,约瑟夫·勒卡伦继续留在休伦人当中。他和一群休伦人向西北方向行进,直到望见了一大片休伦人称为海的淡水湖,即休伦湖。约瑟夫·勒卡伦是第一个看到休伦湖的白人。几天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到达休伦人的部落,与约瑟夫·勒卡伦会合。1615年8月12日,约瑟夫·勒卡伦进行了第一次布道。(www.xing528.com)

面对一片荒蛮之地,约瑟夫·勒卡伦严肃地举行了布道仪式。但布道一开始,休伦人的注意力就转移了,一心想着打仗。1615年8月17日,塞缪尔·德·尚普兰来到休伦人的部落所在地卡亚格。在等待其他人的间隙,已经到来的休伦人大吃大喝,还跳起了战舞。所有休伦人集结完毕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和几个法兰西人率领休伦人出发了。他们渡过闪高湖,然后迅速渡过了诸多湖泊,沿着特伦特河抵达了安大略湖。

塞缪尔·德·尚普兰一行人乘着轻舟,毫不畏惧地划行在内海上,最后顺利到达了内海对岸。经过几天的奔走,他们来到了易洛魁人的部落,鲁莽地发动了第一次进攻,结果被易洛魁人成功击退。但追上来的易洛魁人一听到法兰西人的枪声,吓得赶紧撤退,躲进了部落外的木栅栏里。

为了尽快攻破易洛魁人的防御,塞缪尔·德·尚普兰建了一个移动木塔,射箭手可以从木塔上方瞄准隐藏在栅栏后的易洛魁人。木塔上还有手拿盾牌的休伦人,可以保护其他休伦人免受弓箭和石头的袭击。塞缪尔·德·尚普兰试图烧毁易洛魁人的木栅栏。然而,毫无纪律的休伦人只顾打得高兴,竟然扔掉了手中的盾牌,震天的厮杀声淹没了塞缪尔·德·尚普兰的号令。休伦人匆匆放火,但着火的地方在木栅栏的背风处。易洛魁人连忙取来水,很快扑灭了火。经过三个小时的战斗,休伦人败下阵来。塞缪尔·德·尚普兰再次策划进攻,但休伦人已经丧失斗志,不愿意继续作战,除非塞缪尔·德·尚普兰找到援军。于是,休伦人放弃了战斗,用篮子背起伤员偷偷撤退了。休伦人乘独木舟安全回到了自己的部落。接下来,令塞缪尔·德·尚普兰感到恼火的是,休伦人酋长不愿意依照承诺带他回魁北克。最后,塞缪尔·德·尚普兰不得不住在休伦人酋长的帐篷里,每天打猎、探险,观察休伦人的生活起居。几个月后,塞缪尔·德·尚普兰回到魁北克,但魁北克的所有法兰西人都以为他死了。

路易·赫伯特

塞缪尔·德·尚普兰计划新建一个定居点,但触及了一些商人的利益。这些商人控制着新法兰西的财富,非常关心皮毛生意,而增加定居点会减少他们的利润。魁北克是一处位置极佳的贸易枢纽,但从建立伊始,八年过去了,法兰西人只开垦出了两处农田,一处是方济各会修士开垦的,另一处是1617年来到魁北克的路易·赫伯特开垦的。路易·赫伯特还盖了加拿大第一所基督教居所。1620年,塞缪尔·德·尚普兰年轻的妻子海伦·布尔来到魁北克,为天主教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希望造福印第安妇女和儿童。经过四年传教和学习,海伦·布尔心中燃起了一股虔诚的火焰,认为只有归隐才能得到解脱。后来,塞缪尔·德·尚普兰去世后,海伦·布尔做了修女。

海伦·布尔教授印第安儿童知识

1621年,法兰西宫廷勒令怨声不断的圣马洛商人和鲁昂商人停止皮毛生意,将新法兰西的皮毛生意交给了两个来自卡昂的胡格诺派商人。但法兰西宫廷的命令遭到商人们的拒绝,导致两方商人吵得不可开交。蒙莫朗西公爵亨利二世疲惫不堪,只好将新法兰西的总督之位让给自己的侄子旺塔杜尔公爵亨利·德·莱维。旺塔杜尔公爵亨利·德·莱维对加拿大的兴趣完全在宗教方面。正是因为旺塔杜尔公爵亨利·德·莱维,新法兰西受到全世界耶稣会会士的青睐。1625年,查尔斯·拉勒芒、埃蒙德·马赛和让·德·布雷伯夫来到加拿大传教。在加拿大历史上,他们享有很高的声望。与此同时,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出任法兰西首相,将目光投向了北美洲,并且重新规划了法兰西王国的扩张之路。过去十八年中,由于贸易纠纷、教派冲突,法兰西王国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目前,魁北克只有一两户自给自足的家庭,杂居人口最多一百人。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意识到,必须扭转北美洲殖民地的现状。他取消了皮毛专营权,成立了以他为首、成员一百人的新公司,即众所周知的百人合股公司。在政治上,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控制了新法兰西全境,拥有皮毛贸易的永久专营权,以及除鲸鱼和鳕鱼外的其他贸易专营权,期限是十五年。其间,在北美洲殖民地,这类贸易一律免税。但作为交换条件,十五年内,百人合股公司必须在北美洲安置四千多人。殖民者在北美洲定居三年后可以获得耕地。当时,英格兰王国对北美洲殖民地的人口管理非常松散,大多数地方都是形形色色的人混杂居住,如德意志新教徒和英格兰天主教徒,或英格兰清教徒和爱尔兰天主教徒等居住在一个地方。然而,在新法兰西,只有天主教徒能和法兰西人一起居住。为了追求宗教统一,新法兰西放弃了优势,导致活跃的进步移民无法迁入新法兰西。有趣的是,胡格诺派控制的新法兰西和清教徒控制的新英格兰并肩发展的可能性就此中断。

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

新法兰西刚开始拓殖,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就爆发了战争。新法兰西的拓殖计划全被打乱,甚至连现有殖民地都岌岌可危。1628年4月,百人合股公司派四艘全副武装的船前去支援受困的殖民地居民。克劳德·罗奎蒙特·德·布里松担任支援船队的指挥。与此同时,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授权一支私人劫掠队驱赶阿卡迪亚和加拿大的法兰西人。伦敦商人出资赞助了这支劫掠队。英格兰劫掠队由伦敦商人的生意伙伴杰维斯·喀尔克的三个儿子指挥。英格兰劫掠队首先到达魁北克,但遭到了塞缪尔·德·尚普兰的顽强抵抗。由于法兰西人的防御力量强大,英格兰劫掠队败兴而归。杰维斯·喀尔克的三个儿子虽然没有正面攻下魁北克,但劫掠了克劳德·罗奎蒙特·德·布里松带领的支援船队,对魁北克造成了巨大打击。缺少补给的法兰西人熬过了一年,塞缪尔·德·尚普兰甚至想过放弃魁北克,然后占领一个易洛魁人的部落,吃光易洛魁人储存在地下的玉米。但还没等到他采取行动,杰维斯·喀尔克的三个儿子又出现了。魁北克不幸失陷,原因不是对方进攻猛烈,而是法兰西人弹尽粮绝。然而,英格兰人占据魁北克的时间并不长。1632年,由于《圣日耳曼昂莱条约》的签订,法兰西王国重获加拿大和阿卡迪亚地区。这件事不仅使法兰西王国挽回了尊严,还使百人合股公司留住了颜面,同时满足了塞缪尔·德·尚普兰教化印第安人的愿望。1633年,百人合股公司委派塞缪尔·德·尚普兰回到魁北克出任总督。接下来的两年中,新法兰西的命运掌握在塞缪尔·德·尚普兰手中。塞缪尔·德·尚普兰结束了探险生涯,越来越关注传教事业。1635年圣诞节,塞缪尔·德·尚普兰去世。在开创新时代的潮流中,塞缪尔·德·尚普兰和同时代的威廉·布莱德福和约翰·温斯罗普一样,不仅是一位坚毅、睿智的领袖,还是一位如实记录时代发展的历史学家。此外,今天的人们依然记得一位勇敢、不知疲倦的探险家和一名对印第安人生活起居充满好奇的观察者。

约翰·温斯罗普

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对阿卡迪亚的争夺。1621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将阿卡迪亚划给了斯特灵伯爵威廉·亚历山大。斯特灵伯爵威廉·亚历山大是刚成立的新英格兰议会的成员。英格兰人称阿卡迪亚为“新苏格兰”,音译过来就是“新斯科舍”。斯特灵伯爵威廉·亚历山大发现,管理新斯科舍的主要障碍是查尔斯·德·比恩古带领下的法兰西殖民者。1623年,查尔斯·德·比恩古去世。去世前,他将自己的财产和权力都交给了朋友查尔斯·德拉图尔。1627年,查尔斯·德拉图尔向法王路易十三请愿,要求担任阿卡迪亚的总督。替查尔斯·德拉图尔送信的是他的父亲克劳德·德拉图尔。在与克劳德·罗奎蒙特·德·布里松的支援船队返回魁北克的途中,克劳德·德拉图尔被杰维斯·喀尔克的三个儿子抓走并被带回了英格兰。在英格兰,克劳德·德拉图尔摇身一变成了新教徒,放弃效忠法兰西王国。1629年,斯特灵伯爵威廉·亚历山大封克劳德·德拉图尔为新斯科舍的准男爵,并且让他为自己效劳。

克劳德·德拉图尔本来是前往法兰西王国替自己的儿子请愿的,现在却带来了英格兰王国的委任状。这一幕经常出现在诗人、历史学家及小说家的笔下。书中一般这样描绘:父亲劝儿子效忠英格兰王国,儿子坚决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查尔斯·德拉图尔就像一个布雷的牧师,随时会见风使舵。

1632年,加拿大和阿卡迪亚回到法兰西人手中。查尔斯·德拉图尔和父亲被迫再次调整了“船帆”。查尔斯·德拉图尔成功从法王路易十三手中获得了委任状。不久,精明能干的德奥内·沙尔尼塞出现在德拉图尔父子面前。法王路易十三派德奥内·沙尔尼塞前去收复被英格兰王国占领的阿卡迪亚,同时接替阿卡迪亚总督克劳德·德拉希利。德奥内·沙尔尼塞和查尔斯·德拉图尔展开竞争,阿卡迪亚重现了封建时代的小规模厮杀。德奥内·沙尔尼塞和查尔斯·德拉图尔躲藏在各自的防御工事内,起初在阿卡迪亚半岛两侧,德奥内·沙尔尼塞在皇家港,查尔斯·德拉图尔在塞布尔岛。后来,两人移到芬迪湾两侧,查尔斯·德拉图尔在一侧建了圣让堡。双方互相争夺财产,劫掠随从,有时会联手对抗英格兰人,有时也会向波士顿求助。总之,他们断断续续打了好多年。

德奥内·沙尔尼塞和查尔斯·德拉图尔都曾寄希望于法王路易十三,但随着事态的复杂化,阿卡迪亚的地理范围一直模糊不清。1641年,在法兰西宫廷,德奥内·沙尔尼塞占据了绝对优势。法王路易十三撤销了查尔斯·德拉图尔的委任状,勒令其回国向自己汇报。与此同时,德奥内·沙尔尼塞有权占领查尔斯·德拉图尔的堡垒。但查尔斯·德拉图尔拒绝服从法王路易十三的命令。于是,德奥内·沙尔尼塞奉命逮捕查尔斯·德拉图尔。眼看自己即将变成叛乱者,查尔斯·德拉图尔只能向波士顿求救,并且告诉清教徒殖民地的统治者,他是正义的,德奥内·沙尔尼塞是入侵者。然而,清教徒并没有为查尔斯·德拉图尔提供持久保护。1645年,德奥内·沙尔尼塞占领了圣让堡,绞杀了大部分俘虏。1650年,德奥内·沙尔尼塞溺水身亡,留下了妻子和八个孩子。形势随即发生逆转。查尔斯·德拉图尔的世界重获光明,并且得到了法王路易十四的任命,再次回到了阿卡迪亚。此时,德奥内·沙尔尼塞的妻子境遇悲惨,继承的领地与查尔斯·德拉图尔管辖的领地存在冲突。最终,考虑到孩子们,她接受了查尔斯·德拉图尔的求婚,合并了彼此的土地。不久,查尔斯敦的罗伯特·塞奇威克率领一支新英格兰军队攻陷了阿卡迪亚。事发突然,罗伯特·塞奇威克接到了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密报,奉命前来夺取阿卡迪亚。这一次,查尔斯·德拉图尔再次表现出了见风使舵的特点。1656年,查尔斯·德拉图尔和托马斯·坦普尔及威廉·克劳一起得到了阿卡迪亚的全部领土。但当时的查尔斯·德拉图尔显然已经受够建立殖民地的艰辛和磨难。因此,不到两个月,他就将自己的领地让给了托马斯·坦普尔。托马斯·坦普尔投入了很多精力建设阿卡迪亚殖民地。英格兰国内政局动荡时期,托马斯·坦普尔成功经受住了政府更迭带来的影响。他总是告诉英王查理二世自己对已故国王的忠心,还说:“在绞首架前,已故国王小声下达了最后一条指令,让你留用诚实可靠的托马斯·坦普尔。”因此,托马斯·坦普尔获得了阿卡迪亚,但仅此而已。1667年,当阿卡迪亚再次落入法兰西王国手中时,托马斯·坦普尔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法王路易十四

奥利弗·克伦威尔

英王查理二世

作为阿卡迪亚的总督,从斯特灵伯爵威廉·亚历山大到托马斯·坦普尔,尤其是争斗不断的德奥内·沙尔尼塞和查尔斯·德拉图尔,他们都吃尽苦头后才明白,开拓殖民地需要付出很多。

【注释】

[1]三级会议是中世纪时期,法兰西国王召开的等级代表会议,其中第一级为教士,第二级为贵族,第三级为市民。三级会议通常不定期召开,其间中断过一百七十五年,即1614年到1789年中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