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揭示了客观历史与热情史学家的关系

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揭示了客观历史与热情史学家的关系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9]小施莱辛格认为,历史是独立于史学家之外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处于历史的黑暗之中,等待历史学家去发现。由于历史学家是沟通客观历史存在和当前社会中人们的历史认识的唯一桥梁,也是历史事实得以重建的唯一主动的载体,因此小施莱辛格对历史学家的治史活动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小施莱辛格认为,希尔德雷斯为了获得某种客观性,有目的地牺牲了作品的可读性,这样的作品从而也失去了它的许多历史价值。

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揭示了客观历史与热情史学家的关系

历史是过去的人类及其生活历史学则是一门研究过去时空中的人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也就是说,历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历史学首先是一种人学,它通过对人类过去经历的认识,来帮助今天的人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今天。但是由于历史学所研究的对象已经被湮灭在时间之流中,留下的仅仅是一些文字和实物,如何从这些历史仅有的遗留之物中重建过去的人类生活就成为历史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具备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历史学家才能很好地承当这一重任。[89]

小施莱辛格认为,历史是独立于史学家之外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处于历史的黑暗之中,等待历史学家去发现。由于历史学家是沟通客观历史存在和当前社会中人们的历史认识的唯一桥梁,也是历史事实得以重建的唯一主动的载体,因此小施莱辛格对历史学家的治史活动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

首先,他主张史学家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具有高度的热情。小施莱辛格认为,一名杰出的史学家不仅应该具备正确的知识和方法,还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无穷的好奇心,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没有生命的史料的堆积,这种好奇心将赋予历史著作鲜活的色彩。他感到,这一点是当前的历史学专业训练中十分欠缺的。专业的训练也许给了研究者广博的学识和规范的方法,但却使许多人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他们基本的好奇心,“他们告诉了读者所有的一切,除了历史生活的本来面目”。[90]另外,史学家虽然在学术研究中要保持客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便应该因此在历史撰写中完全排除情感的因素,没有情感的著作可能是精确的作品,但也必然是乏味的作品。小施莱辛格在“理查德·希尔德雷斯的问题”一文中曾详细阐述过这一问题。他认为,希尔德雷斯本人感情奔放,绝不是一个对周围世界十分冷漠的人。他关心政治,终其一生都坚决反对奴隶制,他所撰写的许多政论文章的风格都充分反映了他这种激昂的政治情绪。在许多作品中,“他表现出热烈而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流畅描写,逼真的叙述和诗人般雄辩的力量”,他也擅长哲学抽象思维。但这样一位史学家撰写的美国史却成为一部以冷淡无趣而闻名的著作,“史实准确却难以卒读”,这令小施莱辛格迷惑不解。他在解析了希尔德雷斯的其他作品之后揭开了谜底:希尔德雷斯在《美国史》中所表现出来的含蓄、冷静的风格以及个人观点的缺位其实是他为了达到完全的公正而压抑自己情感、平复自己思想的结果。为了保持客观公正性,希尔德雷斯采取了编年史的形式来撰写《美国史》,结果是既缺少由感情的连续性带来的流畅,也没有观点的连续性带来的统一,最终使它成为一部无趣、枯燥、平凡、节奏单调而想象力匮乏的作品。而事实上,情感和观点即使被忽视,它们仍然会说话,也只有当感情悄悄溜进时,希尔德雷斯这部作品中的某一部分才会短暂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小施莱辛格认为,希尔德雷斯为了获得某种客观性,有目的地牺牲了作品的可读性,这样的作品从而也失去了它的许多历史价值。相反,与他同时代的乔治·班克罗夫特在他的名著《美国史》中热情奔放地讴歌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无怪乎他的声誉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远在希尔德雷斯之上。[91]

当然,历史学家在历史撰述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应该是有限度和有范围的,而不能尽情挥洒,随心所欲,这种限度和范围就是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历史学家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和评价时,要全面、充分、正确地理解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认识到在当时那个时代中人们评判行动的标准。史学家不能用自己时代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否则一方面会导致对个人重要性的夸大,另一方面会混淆引起人物思想变化的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史学家对过去的想象力首先需要根据问题发生的时代来理解它。……不要将我们当代的标准强加给过去,这是十分重要的。”[92](www.xing528.com)

其次,小施莱辛格强调要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的昨天,认识到历史中的人和今天的人一样,是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他批评有些美国史学家将历史仅仅作为历史,而将历史人物当作似乎与自己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他们对美国历史上的一些不光彩的记录,如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奴隶制和排外行为提供了许多细节性的描述,但采取的却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把这些历史事件视作已经消逝的历史时期中的孤立事件,却很少认识到它们与美国社会的现实之间有某种有机的关联。[93]另外小施莱辛格指出,当代史学家中存在着一种自大的倾向,其表现是往往认为自己能够比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其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义。小施莱辛格承认,站在今天的立场回顾往昔的学者无疑会比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了解更多的事实,但事后的认识也极有可能会走向另一面:小施莱辛格进一步指出,当代史学家认为历史上的人物并不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这种主张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论,即今天的我们也并不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这就意味着对我们自己的否定。如果今天的史学家不纠正自己在对待历史时的这种自大傲慢的态度,就是允许未来的史学家用同样的简化论去评价历史,也就是我们的今天。[94]

我们往往会认为,历史上那些可怜的家伙们会认为自己由于某一系列原因在采取行动;我们却要明智得多,知道他们的行动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这种简化论否认了历史人物自己判断的有效性,也因此否定了他们的尊严。……在当事人用迫切的言辞解释他们为何生活、战斗和流血时,史学家轻视他们的证言难道不是自大吗?[95]

最后,史学家在历史撰述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切关怀最终还是要通过史学家本人的笔才能展现于读者面前,这就对史学家的语言能力和叙述技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优秀的史学家往往也十分重视历史撰述的语言表达。评论者常常称赞小施莱辛格的文章“论证有力”“用词贴切”“有说服力”[96];他的著作背景宏大,叙事生动,文采飞扬,广受普通读者的欢迎。有的学者认为他所撰写的《旧秩序的危机》一书是美国“雕琢最为完美的历史艺术作品”,他是当代“仍然把历史撰写作为文学艺术的少数美国职业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是“用文学表现历史的极好例证”。[97]小施莱辛格十分善于营造历史的情境和氛围,他的历史著作从第一页开始就会牢牢地吸引读者,将他们带往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遥远年代,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的传记作品和回忆录由于是当代人撰写当代史,更加真实生动,引人入胜。在他的著作中,小施莱辛格总是只用寥寥数笔就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而在一部著作中,这样的人物往往就有几十个之多,每一个都有着彼此不同的鲜明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有的学者说,小施莱辛格有一种天赋,他能使每一个出现在他著作中的时代都充满了生动的人物。[98]或许如这位学者所言,小施莱辛格确实有着文学家的天赋,但他在历史著述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激情,真正将历史视为“人的历史”以及将历史中的人物视为真正的、活生生的人的态度,才是他的历史著作能够牢牢吸引普通读者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