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杰克逊民主: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取得里程碑

杰克逊民主: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取得里程碑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杰克逊年代》对美国民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提出了全新的诠释,因此它在短时间内便在学术界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尽管小施莱辛格的观点并不是关于“杰克逊民主”评价的最终定论,但它是一个杰出的贡献,是“挑战因循守旧者的麻木,预示更多真相即将到来”的声音。

杰克逊民主: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取得里程碑

由于《杰克逊年代》对美国民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提出了全新的诠释,因此它在短时间内便在学术界激起了巨大的反响。褒扬者称赞它打破了当时仍在史学界拥有巨大影响的“边疆论”的主导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其采用的阶级分析方法也给予肯定。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书评中称其“赋予了杰克逊主义运动新的意义……是值得关注的分析历史作品,充满活力,富于洞察力和新的事实”。[26]哥伦比亚的另一位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新共和》的书评中称赞该书有“成熟的眼光”和“分析性的思考”。曾写过杰克逊传记的马奎斯·詹姆斯(Marquis James)评价该书是“美国历史著作的界标……有深度、清晰、收放自如——而且它的人物是活的”。查尔斯·比尔德说:“它以热情写就,有坚定的判断……是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真正贡献。”[27]默里·柯蒂在发表于《民族》的书评中说,小施莱辛格在书中展现的阶级冲突“在美国的发展中要比美国人惯常认为的更引人注目”。[28]

与此同时,无论是小施莱辛格对杰克逊时代的解释,还是他对美国政治传统的宏观理解都受到了批评。批评者认为,小施莱辛格将杰克逊时代的斗争描述为20世纪30年代运动的先声是错误的,杰克逊时代的美国还是一个乡村社会,并不是一个世纪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将要面对的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施莱辛格强调杰克逊联盟中的城市和工人阶级成分,甚至提出用阶级划分社会,都似乎过于夸张。[29]还有的学者则指出,《杰克逊年代》最大缺点之一就是作者对经济问题特别是银行之战的笨拙处理。[30]

伴随着和谐史学以及新政治史等流派的潮起潮落,《杰克逊年代》这部“进步主义学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重新评价,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研究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著作,正如英国史学家马库斯·坎利夫所言,作者在其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气魄、眼光和敏锐便足以保证这部著作的长久生命力。[31]而事实上,《杰克逊年代》在“杰克逊民主”研究和美国史学史上的意义也并不仅仅在于它所提出的具体观点,对此,研究杰克逊年代的史学家小塞勒斯评论道:“只要民主仍然是我们社会的突出特征,它获得成功的那个时代及其象征就仍然会引起争论。”[32]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关注焦点,同时引发史学家用新的眼光观照过去,《杰克逊年代》以及“杰克逊民主”的相关问题就必然还会引起新的争论。尽管小施莱辛格的观点并不是关于“杰克逊民主”评价的最终定论,但它是一个杰出的贡献,是“挑战因循守旧者的麻木,预示更多真相即将到来”的声音。他所激起的激烈争论“支配了此后25年的早期共和国史研究”。[33]根据研究杰克逊年代的著名史学家罗伯特·瑞米尼的统计,在《杰克逊年代》出版后的30年中,有约227部著作、353篇文章以及数量更多的博士论文研究相关的问题。[34]历经时间的考验,小施莱辛格的这部史学名著更显其价值,至今仍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史的经典之作。美国著名政治史家威廉·洛克滕堡在世纪之交评论说,小施莱辛格唤醒了美国对历史上最重要、最有争议的问题的更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今天仍在使美国忧虑,每一个在他之后的史学家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论述施莱辛格所提出的问题,“直到今天,关于安德鲁·杰克逊时代的论著仍是他引发的震动的回响”。[35]著名政治史家肖恩·威伦茨在他被评为新世纪美国政治史宏观叙事的代表性作品《美国民主的兴起:从杰斐逊林肯》一书的序言中指出:

美国民主的兴起曾吸引众多伟大史家的关注……但关于这一主题的现代研究最应当归功于1945年出版的小阿瑟·M·施莱辛格的《杰克逊年代》。……如果说社会史革命大大改变了史学家对美国的看法,但它却没有减少《杰克逊年代》对早期美国民主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它使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民主政治、社会阶级和奴隶制的问题——对我们理解自美国革命到美国内战的重大事件益发重要。[36]

另外还有学者指出,虽然小施莱辛格关于杰克逊民主的阶级冲突观点并非是唯一正确的解释,但他对社会中阶级结构的关注,他将阶级同政治史联系起来的方法以及他处理象征的能力赋予了《杰克逊年代》一种现代的气息。虽然他关于杰克逊的观点是片面的,但他研究问题的方式是新政治史家和新社会史家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而比其他史学家更为高明的是,尽管许多研究杰克逊年代的史学家都知道当时美国人卷入银行之战和独立财政辩论的行为是情绪化和象征性的,却很难令20世纪的研究者和读者了解当时人们的感受,小施莱辛格的叙述综合手法却使他比任何人都更能够传递时代的感受和情绪。[37](www.xing528.com)

小施莱辛格的成功鼓舞了许多年轻学子的信心,令他们看到自己同样也有机会对权威提出挑战。后来成为杰克逊时期研究专家的罗伯特·瑞米尼评论道:《杰克逊年代》使瑞米尼深受启发,他后来回忆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它把他关注的领域从20世纪引向这个美国历史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最终使他成为著作等身的权威学者。还有的学者认为正是小施莱辛格的这部著作使自己明确了终身的志向。美国史学界分别在1976年和1977年进行的两次调查中,当被要求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政治史教学和出版影响最大的五本著作时,多位学者选择了《杰克逊年代》。耐人寻味的是,另一本同样位列前五名的正是对《杰克逊年代》的修正之作——李·本森的《杰克逊民主的观念:以纽约为案例》(Lee Benson,The Concept of Jacksonian Democracy:New York as a Test Case,1961)。[38]

这本书对史学家们的整个学术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的美国史学界有两个必不可少的人物:具有权威性影响的进步主义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和查尔斯·比尔德(某种程度上弗农·路易斯·帕灵顿也是一个,至少当时在哥伦比亚是如此)。一切解释似乎都从这两位知名学者开始,也在他们那里结束。边疆论和经济原因回答了每一种需要、每一个问题。哥伦比亚的学生都在争论和思考特纳和比尔德的观点,我敢说国内其他研究生院也是一样。我们最初尝试写史时都想把特纳或比尔德塞进我们的解释,无论适合与否。但是现在,随着《杰克逊年代》的出版,我们的神殿有了第三个人物。[39]

《杰克逊年代》的成功还在于它契合了时代的需要。当它在1945年出版时,美国已经成功实施了新政并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向国内的保守主义者和全世界表明,民主制度、工业主义、温和的改革和有节制的凯恩斯经济学是可以成功的,建立在这些制度与思想基础上的美国不仅已经战胜了极权主义,还将把自己的发展模式推广到整个欧洲和其他的新兴国家,20世纪将成为“美国世纪”。小施莱辛格在书中所描述的兴起于一个世纪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已经达到其权力和影响的高峰,这是美国的胜利,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也是民主党的胜利,而这本描写美国民主兴起,讲述自由主义传统和民主党历史的著作也大受美国人的欢迎。《杰克逊年代》出版后,在畅销书榜上连续停留了25周之久。由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好评和普通读者的欢迎,它于次年获得了普利策历史著作奖。在出版之后的一年内,该书便多次重印,共计售出9万本。[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