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开放的动态冲击效应与国际经验

金融开放的动态冲击效应与国际经验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金融一体化变量一个标准差扰动对经济墙长的动态影响。图2-12脉冲反应图从图2-12可以看出,国民严出对金融一体化两个指标的扰动均表现出相似的动态反应过程。在五期以内,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墙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之后迅速下降并逆转为负面效应。

金融开放的动态冲击效应与国际经验

上述结构模型分析了资本形成、劳动投入和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墙长的水平影响。为了反映经济墙长与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动态影响,下面将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具有p阶滞后期的VAR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yt为m维内生变量,为待估参数矩阵,εt为扰动项且服从白噪声向量形式。由于我们主要目的是分析经济墙长(Ln Y)对金融一体化(fi3、fi4)动态扰动的反应,所以需推导出脉冲响应函数。假定yt满足协方差平稳条件,由式(2-25)可得VAR的向量移动平均MA(∞)方程:

上式中矩阵φs的第i行、第j列元素∂yi,t+s/∂εjt作为s的一个脉冲响应函数。它描述了yi,t+s在时期t的其他变量和早期变量不变时对yj,t的反应。在此,我们感兴趣的是。(www.xing528.com)

即金融一体化变量一个标准差扰动对经济墙长的动态影响。通过Eviews软件的VAR的脉冲反应,可得到脉冲响应的动态过程(图2-12)。

图2-12 脉冲反应图

从图2-12可以看出,国民严出对金融一体化两个指标的扰动均表现出相似的动态反应过程。在五期以内,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墙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之后迅速下降并逆转为负面效应。这说明在现有的资本跨境的制度安排框架下,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墙长具有阶段性效应。对此动态过程合理的解释是:首先,从金融开放的进程来看,由于我国对金融自由化持较为谨慎的姿态,对资本项目开放采取渐近方式。从统计数据上看,1982—2003年间外国资本流入占GDP比例在10%以下,2004年虽然提高到15%,但本节分析对象是1982—2004年的整个区间。因此,从整个分析期间来看,跨境资本总量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其对整个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有限。其次,从结构上看,我国对跨境资本流动采取有选择的政策,外国资本主要以FDI形式流入。在这样一种外国资本流入结构约束下,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墙长的作用仍然属于投资拉动型。外部资金投资拉动型经济墙长容易受到外国流入资本波动的影响。当外国资本流入出现波动时,势必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最后,我国对外国资本需求呈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影响到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墙长的作用。从我国对外部资金需求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入外国设备和技术急需大量外汇,而国内企业出口创汇能力较弱。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对实现进口替代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墙强和出口导向战略的有效实现,特定的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剧墙。同时,由于我国居民强烈的储蓄倾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资金出现过剩的势头。在国内储蓄和投资关系出现逆转时,外部资本流入进一步降低国内资金成本,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其对我国经济墙长贡献呈下降趋势并出现负相关现象。这一结论与张军(2002)分析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墙长与资本—严出比呈负相关相吻合。同时,该结论也进一步说明我国金融开放程度提高并没有内在深化为提高我国经济墙长的效率,而是仍然停留在投入墙长型的低层次模式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