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论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论及当代启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曾广泛涉猎这些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他们批判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吸收了其中的精华,由此丰富了自己的关于“人”的理论的研究。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理论形成有着一定影响的哲学家。康德对“人”本身有着独立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康德认为,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论及当代启示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使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反对封建主义和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曾广泛涉猎这些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他们批判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吸收了其中的精华,由此丰富了自己的关于“人”的理论的研究。

培根是16世纪和17世纪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他希望人们能够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去认识自然,支配自然,以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主张依靠科学知识的力量去创造人类幸福。培根在肯定科学真理的同时,也赞同神学的原理,他认为,人的知识像水一样,有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有的是从地上涌出来的,前者来自神的启示,后者来自自然之光的照耀。培根的二元真理论遭到了恩格斯的批判,恩格斯指出:“弗兰西斯·培根就已经渴望他的新的经验归纳法能够付诸应用,并首先做到:延年益寿,在某种程度上使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易身变体,创造新种,腾云驾雾,呼风唤雨。”[11]恩格斯认为,培根的经验主义学说会导向幻想、轻信和迷信。

霍布斯从机械论唯物主义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来研究人。他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一个特殊客体,人的生理心理的运动过程同样要受到一般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的支配,人的情绪情感的发生、变化和消失,也是机械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人和人类社会可以像自然物体一样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首先要把社会分解为个人,再从人的感觉语言和概念出发,进而论述人的激情和欲望,从中就可以发现人类运动的内在自觉开端。霍布斯认为,自然赋予人在身心两个方面的能力大体相当,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都有权力欲、财富欲、知识欲、安全欲和对死亡的恐惧,其中权力欲是人最根本的欲望。在普遍的法则没有建立起来的自然状态中,缺乏公共权力对人的约束,人都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在欲望的驱使下,人就像狼一样争夺,导致自然状态处于战争的紧张之中。摆脱这种危险的处境,仍然要到人的本性中去寻找出路,霍布斯认为人也有情感与理性,人的情感促使人畏惧死亡,想要过上和平、舒适的生活,理性则引导人发现自然律,即实施权利相互转让的契约行为,人们彼此约定把自己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一个组织,即国家,并遵从国家的意志,认可其一切行动。国家的实质就是集中共同意志,掌握所有权力,使用共同的力量来谋求和平和公共防御。恩格斯将霍布斯称为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同时也是专制君主制度的拥护者,他在《自然辩证法》《致康拉特·施米特》等论著中多次提到霍布斯的学说是关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学说。(www.xing528.com)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理论形成有着一定影响的哲学家。康德对“人”本身有着独立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康德认为,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人之所以优越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人是理性存在物,可以“意志自律”。康德对自己的哲学研究提出一个长期工作计划,就是要解决四个问题,即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分别涉及形而上学道德学、宗教学人类学,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相关。康德对“人”的理解与以往的哲学家有本质上的区别,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人之所以可以获得意志自由,就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这样人就不至成为感性欲望的奴隶。在康德看来,“因为人是理性存在物,所以人都趋向于自由和自我人格的完善,追求内在价值的实现。由于这种追求,人们必然认可道德法则的权威性。因此,道德法则的‘应当’就成为人们的意愿,人们愿意使自己的感性欲求服从理性命令的‘应当’。”[12]康德也看到人的自我观念及由此形成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他在《实用人类学》中提出,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一切语言在用第一人称述说时都必须考虑,如何不用一个特别的词而仍表示出这个“我性”。因为这种能力(即思考)就是知性。康德认为,人从开始用“我”来说话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现出他心爱的自我,并且毫无止境地推行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包括三种不同的狂妄:理性的狂妄、鉴赏的狂妄和实践利益的狂妄,就是说,它可以是逻辑的、审美的和实践的。逻辑的个人主义者认为,自己的判断同时由他人的知性来检验是不必要的。但我们是不能缺少保证我们判断的真理性的手段的。审美的个人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对他来说他自己的鉴赏力就已经足够了,而不顾人家可能觉得他的诗、画、音乐等等很糟糕,加以指责甚至嘲笑。道德的个人主义者是这样的人,他把一切目的都局限于自身,他只看见对他有利的东西的用处……而不是置于义务观念之中。恩格斯赞扬过康德,认为他在近代哲学发展史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他的不可知论、“自在之物”学说和“绝对命令”的道德哲学等做出了批判,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道德论同康德的道德论有着同样的问题,“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13]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消灭人与人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推动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与之前的关于“人”的研究(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不同的是,他们最终摆脱了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研究人的问题,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从现实的人出发,触及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地位,来研究人的存在、人的利益、人的主体性、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