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申椒与菌桂:香草美人与古代饮酒传统

申椒与菌桂:香草美人与古代饮酒传统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夫蕙?“杂申椒与菌桂”,申椒即花椒,申的意思是重,重的花椒油腺多,芳香度高;菌桂即肉桂。上古时期的酒用稻米、大麦等粮食酿成,再加花椒或肉桂浸泡,称椒酒、桂酒。盛满椒酒的杯子被称作椒觞。古代有除夕、元日饮椒酒的习俗。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但桂花宋代才被移出深山老林,种在园林寺庙里,当时称岩桂。肉桂全树芳香,均可入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桂皮。

申椒与菌桂:香草美人与古代饮酒传统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夫蕙

——《离骚

杂:集。

岂维:岂止。维,通唯。

纫:以绳索扎束。

蕙、茝:皆香草名。

“杂申椒与菌桂”,申椒即花椒,申的意思是重,重的花椒油腺多,芳香度高;菌桂即肉桂。夏玮瑛《植物名释札记》中说,菌即皲,意思是皲裂。肉桂在成长时树心长大,树皮撑破裂开,皲裂的树皮剥下来是重要的香料,称桂皮

上古时期的酒用稻米大麦等粮食酿成,再加花椒或肉桂浸泡,称椒酒、桂酒(或椒浆、桂浆)。

盛满椒酒的杯子被称作椒觞。五代,后晋君臣宴会时,每次举杯都要奏乐,第二次举杯时配乐歌唱的是:

剑佩成列,金石在悬。

椒觞再献,宝历万年。(www.xing528.com)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再举酒》

君臣们饮的正是椒酒。

古代有除夕元日饮椒酒的习俗。陆游《除夕》诗中写道:“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除夕过了就是元日,昨晚饮了,今朝又饮,《己巳元日》中说:“曾孙新长奉椒觞,儿女冠笄各缀行。”

桂酒首见于屈原的作品,《九歌·东君》是太阳神的咏叹调: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诗中的太阳神穿着云衣霓裳,以弧矢星为弓箭射杀天狼星,战毕返身回去,以北斗为爵痛饮桂浆。

楚辞》里的桂,不是现在说的桂花,而是肉桂,为樟科樟属植物。现在的桂是木樨科木樨属的木樨,通称桂花。但桂花宋代才被移出深山老林,种在园林寺庙里,当时称岩桂。

东汉王逸注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后世每以桂花酒为桂酒,也不想想那桂花已经小如粟米,何必再切。

肉桂全树芳香,均可入药。在中医系统里,肉桂各部位有不同的名字,树皮称桂皮,枝条横切称桂枝,嫩枝称桂尖,叶柄称桂芋,果托称桂盅,果实称桂子……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桂皮。从树上剥下树皮,卷成一束,阴干后可长期保存,炖肉时可放一片,四川火锅的红汤里也用得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