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从至作者简介及创办浮学宫的重要意义

吴从至作者简介及创办浮学宫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从至作者简介吴从至,字又李,浮梁县新正都人。明察疑狱,辨奸究枉,由是恩威并著。原文学宫之设,所以崇圣教,隆道术①也。工程重大,动以二三年计。余浮学宫建自前朝,距今三百余稔⑥。幸际邑父母沈君⑧莅浮最久,凡所以扶植人材,振兴士习之举莫不备至。戟门鼎建,两庑重新。余谓创事立功惟患其无志,有志而又患其志之不诚也。今日者以吾父母沈君志在作人,倡之于上。而以志帅气推而广之,以士希贤希圣设诚而致行之。

吴从至作者简介及创办浮学宫的重要意义

吴从至

作者简介

吴从至,字又李,浮梁县新正都人。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汪绎榜进士。授太康知县,升工部都水司主事。任太康知县时,正值歉岁,地多灾疫,百计赈恤,百姓赖以渡过灾疫。明察疑狱,辨奸究枉,由是恩威并著。离任时,士人立碑颂德。

原文

学宫之设,所以崇圣教,隆道术也。其神凛天载之尊,其居视帝王之制,其栋楹榱桷之任,非大不胜。其础石陛级瓴甓之材,非广不办。厥典钜哉!若鼎建之经费浩繁,无虑数千余金。工程重大,动以二三年计。盖其常也。此其任为甚重,固非勉强岁月之间而苟以求成者之所能也。余浮学宫建自前朝,距今三百余稔。其间当事者不无补塞罅漏之勤,然要非一劳永逸之计。幸际邑父母沈君莅浮最久,凡所以扶植人材,振兴士习之举莫不备至。兹仰体圣天子崇儒重道至意。一日进诸绅士而告之曰:“学宫为合邑文教命脉攸关。而栋宇倾颓,漶漫不鲜,其何以为一邑风厉?余欲有以新之。虽守土者之责,亦诸绅士之所当竭力以襄厥事也。”爰偕同僚捐俸倡首。诸绅士咸曰:“惟公不言,余众士亦将以此为请。”于是邑之人士争先列名于乐输之簿。自是而四乡镇市亦莫不愿输恐后焉。虽然,事大物繁,非总之有人则经理无统。工匠交作,非督之有人则勤惰无稽。且材木之中于度者难猝办。或采于山,或购于市。有惊扰之烦,有险阻之限。非不惮劳而习于其事者不能为也。时则有若某某任经理之劳,有若某某分督工之寄,有若某某则涉水逾山,勇于采木而木料毕集。创始于戊午之夏,至嘉平而大成殿告竣。已举行释菜礼矣!届今己未之某月去经始之月才一周也。戟门鼎建,两庑重新。外而棂星门泮宫桥亦以次修葺毕举。吁!是向之所疑以为难,而今成之于刻日,而力犹未怠者何哉?余谓创事立功惟患其无志,有志而又患其志之不诚也。今日者以吾父母沈君志在作人,倡之于上。善政善教,浃洽于人者深。吾邑之士仰前哲之流风,庆当今之景运,亦皆不敢委靡,而奋然有志。以上应贤父师之教泽,志则同矣!而以志帅气推而广之,以士希贤希圣设诚而致行之。而奉圣人之教,崇圣人之居,尤其所宜重焉者。不亦宜其聿观厥成乎?余得从诸君后倍加欣跃。谨记之如此。以志一时之盛云。

注释

①道术:常用义是指道士自身的修炼与修行,包括内丹、外丹、服食、导引等内容。这里是指儒家的思想学术。

②榱桷:音cuī jué,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宋]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清]吴伟业《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塔迥埋榱桷,台荒冻鼓鼙。”

③陛级:台阶,阶级。[汉]贾谊《新书·阶级》:“若堂无陛级者,堂高殆不过尺矣。”[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是夕寝熟梦游乎无何有之乡。抗陛级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宋]曾巩《郊祀庆成诗并进状》:“始就帷宫,则独先群臣,霄兴待事。及至坛场,则陟降陛级,彻去茵藉。”

④瓴甓:音líng pì,砖块。《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李周翰注:“瓴甓,砖也。言累砖石似玳瑁之文。”[晋]傅玄《马钧传》:“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明]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引《皇览》:“(孔氏冢)冢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与地平。”

⑤无虑:大约;总共。《周髀算经》卷下:“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未有定。”赵爽注:“无虑者,粗计也。”《汉书·冯奉世传》:“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信用六万人。”颜师古注:“无虑,举凡之言也。无小思虑而大计也。 [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寿皇)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珰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明史·顾宪成传》:“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

⑥稔:音rěn,年,年度。《广雅·释诂》:“稔,年也。” 《左传·僖公二年》:“不可以五稔。”《国语·晋语》:“鲜不五稔。”《国语·郑语》:“不三稔矣。”

⑦罅漏:裂缝和漏穴。[宋]苏轼《飓风赋》:“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隋缺。”

⑧沈君:沈嘉征,字怀清,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四年(1726)任乐平县令,六年后由乐平调补浮梁县令,前后在任十六年。劝农重教,勤政廉明,体恤民瘝,兴利除弊,为浮梁历史上少有的廉吏。后因政绩卓异被朝廷擢任广西象州牧。临行时,百姓以万民伞送别,并立碑于贤侯祠。(www.xing528.com)

⑨漶漫:音huàn màn,模糊不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然其纲条漶漫,部分参差,与琼纲玉纬之目,舛谬不同。”[明]高攀龙《武林游记》:“(神运石)上刻‘神运’字,旁多款识,然漶漫不可读矣。”

⑩风厉:鼓励;劝勉。[宋]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明]李东阳《与方石先生书》:“盖当习俗波荡之余,必得清德重望,乃可廉贪而立懦,所以培植根柢,树揭标帜,风厉天下,非分一署领一务者比。”

⑪倡首:领先;提倡。[宋]董悠《广川书跋·摩崖碑》:“(元结)以古学为天下倡首,芟擢蓬艾,奋然拔出数百年外。”[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徐果亭知之,为募之于慕抚军暨县令,皆出赀倡首,而桥工次第告成。”

⑫乐输:自愿输纳。《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乃命庸、调、资课皆以米,凶年乐输布绢者亦从之。”

⑬无稽:无从查考。[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本朝士大夫相传,正月、五月、九月不上任。以火德王天下,正、五、九月皆火德生壮老之位。其从无稽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分明一席无稽话,却认非常禳祸功。”

⑭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郑玄注:“将舞,必释菜于先师以礼之。”《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明]归有光《顾夫人八十寿序》:“公予告家居,率乡人子弟释菜于学宫。”

⑮前哲:前代的贤人。《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唐]李德裕《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清]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在昔三原,粤有前哲,奏牍流播,炳若丹青。”

⑯流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宋]叶适《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愿成,扶众俊以济艰;及流风之欲泯,忌独洁之胜顽。”

⑰景运:好时运。《周书·独孤信传》:“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景祐元年所赐诗末句曰:‘寒儒逢景运,报国合如何?’”

⑱希贤希圣:希望能成为圣人或贤人。[宋]真德秀《闲吟》:“希圣希贤真事业,潜天潜地细工夫。”[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博》:“蔚蔚幕中议。懿行希圣贤。”[宋]黄干《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其一》:“愿言得其解,努力希圣贤。”

⑲聿观厥成:观察他们的成就。聿,音yù,用在句首或句中,起顺承作用。[宋]宋真宗《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自兴而往,聿观厥成。”

简析

浮梁学宫建于明代,到清代乾隆年间已倾颓。时任浮梁县令的沈嘉征是个重视民生与教化的循吏。他倡导重修学宫,并“偕同僚捐俸倡首”。他的倡议得到邑之人士的大力支持。大家都争着捐输助学,唯恐落后。于是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因此各项工程很快就竣工了。以前长时间对重修学宫之举存在诸多疑虑与困难,可“而今成之于刻日,而力犹未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在这篇记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是“创事立功惟患其无志,有志而又患其志之不诚也”。文章先阐述倡建学宫的重要意义,再说到浮梁学宫重建的过程,最后由此生发议论。娓娓道来,夹叙夹议,自然而然地深化了文章的题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