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之忧患意识与五四精神

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之忧患意识与五四精神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迅的忧患,或曰“五四”的忧患,是一种觉醒了的现代中国人的忧患——担忧中国被排除在世界现代文明大道之外,以致被开除地球籍。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感,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和民主,召唤国人奔向现代的、文明的新社会,去赢得中国人的世界位置。

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之忧患意识与五四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宗法—专制文化现身于世的,它公开宣称:“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57]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已不像维新派那样言必称古典,但究其实质,新文化运动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潮,同样与元典的忧患意识一脉相通,不过新文化运动健将们的忧患意识的内涵比古人深远而广泛,不再是“忧君”“忧位”和一般意义上的“忧民”“忧天下”,而是担忧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文明的大潮中落伍,担忧落伍者挨打以至遭淘汰。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上著文说:

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

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

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于是乎中国人失了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鲁迅的忧患,或曰“五四”的忧患,是一种觉醒了的现代中国人的忧患——担忧中国被排除在世界现代文明大道之外,以致被开除地球籍。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感,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和民主,召唤国人奔向现代的、文明的新社会,去赢得中国人的世界位置。

【注释】

[1]原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2]《史记·太史公自序》。

[3]《子刘子学言》卷二,《黄宗羲全集》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尚书·无逸》。

[5]《周易·系辞下》。

[6]《周易·系辞下》。

[7]《周易·系辞下》。

[8]《周易·系辞下》。

[9]《论语·卫灵公》。

[10]《论语·里仁》。

[11]《论语·述而》。

[12]《论语·颜渊》。

[13]《孟子·梁惠王下》。

[14]《墨子·兼爱下》。

[15]《庄子·让王》。

[16]《庄子·骈拇》。

[17]《离骚》。

[18]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9]白居易:《题灵岩寺》。

[20]范仲淹:《岳阳楼记》。

[21]《明史》卷二三一《顾宪成传》。

[22]《日知录》卷一三《正始》。原文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3]《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4]《易·蹇卦·彖卦》。

[25]《易·既济卦·象卦》。(www.xing528.com)

[26]郑玄:《〈礼记·礼运〉注》。

[27]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8]《默觚下·治篇二》。

[29]《海国图志·序》。

[30]《弢园文录外编·〈瀛环志略〉跋》,中华书局1959年版。

[31]《弢园文录外编·〈火器略说〉后跋》。

[32]《盛世危言·自强论》节录《国民报·公义第二篇》。

[33]《梁星海编修免官寄赠》,《康有为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4]《强学会序》,《康有为诗文选》。

[35]《强学会序》,《康有为诗文选》。

[36]康有为:《避地槟榔屿不出,日诵杜诗消遣》,《康有为诗文选》。

[37]康有为:《槟榔屿督署秋风独坐杂作》,《康有为诗文选》。

[38]《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6页。

[39]谭嗣同:《莽苍苍斋诗补遗·引语》,《谭嗣同全集》。

[40]《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41]《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88、192页。

[42]《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88、192页。

[43]《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88、192页。

[44]《苏报》1903年6月8日。

[45]陈天华:《警世钟》,《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6]陈天华:《警世钟》,《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7]陈天华:《警世钟》,《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8]吴樾:《暗杀时代·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三联书店1963年版。

[49]吴樾:《暗杀时代·暗杀主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

[50]吴樾:《暗杀时代·与妻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

[51]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52]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刘复基传》,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初版,中华书局1960年重印。

[53]《湖北学生界·叙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年版。

[54]《孟子·滕文公下》。

[55]《孟子·滕文公下》。

[56]《礼记·儒行》。

[57]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