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出函谷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隐秘

东出函谷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隐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刘邦阵营里,萧何是比较早地提出“还定三秦”的人。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韩信“申军法”的结果。一般理解的是,汉军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出汉中。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汉军“还定三秦”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韩信给出的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一个原因是,在史书中没有任何有关汉军修栈道的记载。所以,依靠“明修栈道”,诓骗久经战阵的章邯,显得很可笑。严格意义上讲,历史上,汉军并没有使出“明修栈道

东出函谷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隐秘

淮阴韩信的《汉中对》是相当有名的,他说的显然比后来的韩王信要更全面一些,但他说的那些内容,要么有失偏颇,要么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刘邦应该更清楚。在汉中,究竟是韩王信还是淮阴侯韩信说动刘邦鼓足勇气,马上整军,启动“还定三秦”的?其实,两个韩信都不是真正让刘邦下定决心“还定三秦”的人。

根据《汉书·萧何传》记载,戏水分封结束后,刘邦像其他诸侯王一样,准备打点行装,率军入汉中和巴蜀。此时,他突然表达出后悔之意,和萧何、诸将商量,要挥军和项羽作战。萧何劝谏刘邦打消这个念头。他指出,应该暂时去巴蜀和汉中,好好治理汉中、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在刘邦阵营里,萧何是比较早地提出“还定三秦”的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萧何拥有“天下观”。大家知道,刘邦的军队进入关中后,大家都在抢好东西,萧何却派人把秦朝丞相、御史府库里书籍文书和统计资料收集起来,为以后刘邦统治关中以及在各地设置郡守,管理秦国故地以及之后新占领的地方以和项羽争天下,做准备工作。他这个举动甚至对汉朝后来的国家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萧何之所以把韩信追回来,是因为在他看来,韩信能够帮助刘邦争夺天下。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把韩信追回来后,对刘邦说:“你要是想当个稳稳当当的汉中王,要韩信没什么用。如果想争夺天下,韩信这样的人不可缺少。”刘邦回答道:“我也想向东边打回去,怎能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地待下去呢?”可见,刘邦主观上是很希望“还定三秦”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两个“韩信”都曾说,进入汉中的汉军都很想回老家。否则,不会有数十员将领和无数的士兵私自逃亡。这时候,如果刘邦带着大家打回老家,很符合当时汉军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以说,不用韩信鼓励,刘邦也会率领汉军打回关中。淮阴侯韩信也好,韩王信也好,只是把一个比较明显的事实,摆在刘邦面前。

按照传统的理解,韩信被刘邦登台拜将,拜为“大将军”,然后,韩信开始工作,指挥大军北上,完成“还定三秦”的一系列作战。可是,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向刘邦说完《汉中对》后,刘邦“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用韩信之计,部署诸将所击。这里的主语都是刘邦,不是韩信,具体指挥“还定三秦”的人应是刘邦本人。直到刘邦进攻彭城失败,韩信在京、索(今河南郑州以西),率军挡住项羽的追兵。而之前,没有记载韩信参与和主导过任何一场战斗或战役。一些学者认为,“还定三秦”的战役是刘邦亲自指挥的,但是如何打,则出自于淮阴侯韩信的策划。韩信很可能做了很重要的参谋、谋划方面的工作。

也许是因为韩信刚成为大将军,大家对他不服气,他缺乏领军威望。韩信刚投奔刘邦而来,不是刘邦阵营里久经考验的将领,刘邦身经百战,是汉军的精神领袖,其威望和经验足以率领大家打一场生死之战。鉴于此,从刘邦的视角考虑,让一个以前项羽的护卫指挥汉军,即便刘邦用人上有魄力、有胆气,也很难放手让韩信真正指挥决定汉军生死的“还定三秦”之战。

很多学者认为,韩信在这段时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顿刘邦军队的工作上。根据李开元教授的研究,韩信在汉军开展“申军法”的工作。所谓“申军法”,是指韩信在汉军中推行秦朝军制,废除楚国军制。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韩信“申军法”的结果。“还定三秦”之后,刘邦军中的官职名字改为秦朝军职。原来像大司马、连敖等楚国军职,不再见于史书。这应该是韩信在军中推行秦朝军制的结果。实践证明,韩信整军能力很强,有句成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形容韩信通过先进的军事制度,可以有效管理无数多的军队。如果没有对军法和军制有过精深研究,任何人不可能在带兵上做到“多多益善”。懂管理学的人都知道,只要拥有行之有效、落实到位的章法和制度,军队规模不管多大,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且拥有真正的战斗力。

刘邦以前带的军队,推行一部分秦朝军制,但也有楚国军制,比较混乱。一支军队里有两套制度很不利于作战,但刘邦军队里缺乏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也不得不如此。等到韩信成为大将军,他承担整军工作,汉军的军制才整齐划一,逐渐演变成“秦军”的模样。

“申军法”对刘邦军队很重要。《史记·太公自序》中有一句话,“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在司马迁眼里,韩信“申军法”是汉朝能够勃兴的几个关键原因之一。

从《汉书》记载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刘邦杀出汉中,和章邯等人作战。但对刘邦出汉中的时间,《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不一致。《史记》记载,汉元年八月,刘邦出征。《资治通鉴》采纳《史记》的记载,我们习惯于采纳这个时间。之所以不一致,一般理解的是,刘邦在汉元年五月,用了两三个月时间积极备战,八月开始和章邯等三个秦将作战。大概在这个时期,韩信在汉军中大规模推行秦朝军制。

汉军“还定三秦”迈出的第一步,具有传奇色彩。

一般理解的是,汉军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出汉中。但实际上,整个过程并不简单。

除了团队素质过硬,还有一个偶然因素,在关键时刻促成汉军一击而中,杀出汉中。这个偶然因素是,一个叫赵衍的人为汉军指出一条隐秘小道,使汉军偷袭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成功。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赵衍“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后来,赵衍被刘邦封为“须昌侯”,立下这个功劳是他封侯的最主要原因。仅指出这条小道,就能在汉初被封侯,由此可见,这条小道对汉军多么重要,绝不可小觑。(www.xing528.com)

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汉军“还定三秦”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韩信给出的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但细究起来,这个说法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与史实并不相符。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在史书中没有任何有关汉军修栈道的记载。另一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即使刘邦北出秦岭,打回关中,如果从栈道打回去,有悖于兵家常理。从栈道进攻,对进攻方非常不利,这是共识。那么,刘邦在这里修栈道,章邯肯定不会相信汉军要从这里打出来。所以,依靠“明修栈道”,诓骗久经战阵的章邯,显得很可笑。既然如此,汉军也不可能如此而为了。

严格意义上讲,历史上,汉军并没有使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但如果非要说汉军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作战态势,也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兵法上来说,就是“声东击西”或者说“掩空击虚”的战术。这一战术是指把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别处,从敌人不注意的地方突然出击,敌人因缺乏防备或防备失当而被击败。汉军“还定三秦”时,其实用了类似计策。

当时,从汉中向关中行军,有四条道。由东向西依次为祁山道、散关道(陈仓道或称故道)、褒斜道和子午道。其中,通过褒斜道、子午道进入关中,路程最近,但路况险恶,特别是,从这两条道,必须走栈道,不利于进攻。走祁山道、散关道,路途虽远,但因地势平坦,相对好走。其中,最好走的道路是祁山道,不过行军路线也最长。三国时期,这条路是诸葛亮北伐时的主要行军路线。综合考量后,散关道相对好走,路程又较短,选这条路进军关中,比较适合。但汉军既然能想到,作战经验丰富和军事指挥能力强的章邯肯定也能想到,必然派重兵把守散关道的北出口陈仓(今宝鸡市陈仓区)。所以,为攻占陈仓,汉军必须选择一条比较隐蔽的道路,实施奇袭。正是赵衍指出了这条小道。

不过,即使这条小道比较隐秘,在进攻时,也不能直接把大军全部押上。毕竟人多目标大,会暴露汉军进攻意图。即使从隐秘小道进攻,一旦被发现,奇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功败垂成。

为此,汉军使用“声东击西”战术,调开一部分章邯的军队,离开陈仓。当时的作战态势是,曹参、樊哙等人率军先向西攻打陇西,先后打下西县(今甘肃省陇南市盐官镇)、下辩县(今甘肃省成县)、故道县(今甘肃省凤县境内)等地,拉开的作战态势好像准备从祁山道打过来。章邯派兵去陇西,予以堵截。趁章邯的部分军队离开陈仓,汉军从那条隐秘的小道杀出,突破陈仓以南的大散关,占领陈仓,建立起打入关中的“桥头堡”。

既然是从小道杀出,路肯定不好走,依靠从关东而来的将士,显然会降低作战效率。根据《华阳国志·巴志·总叙》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汉军能从小道杀出,得益于他征召了一支作战效率极高的敢死队。这支敢死队由生活在巴蜀地区、善于爬山涉水的img人组成。

由此可见,汉军进军关中时,使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其内涵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是一致的。

当然,曹参、樊哙往西边打,除了有吸引章邯注意的意思,也有为汉军主力打开另一条通道,掩饰从散关道侧翼作战的意图。汉军占领陈仓后,章邯必定向东回撤。之后,刘邦的后续大军队可以从曹、樊等人打出的祁山道,源源不断运送物资和兵员,支援关中战场。

从后来的情形看,曹参、樊哙、周勃灌婴、靳歙等大将,都参与了这场“定三秦”之战。刘邦拿出全部家当,完成“还定三秦”。可以从几员主要将领的作战轨迹看出这次战役的一些细节。

一是曹参先往西边打,吸引章邯的主力。汉军占领陈仓后,他挥军进入关中,打败章平、赵贲等人。而后,把章邯包围在雍国都城废丘。二是樊哙先挥军西进,后进军关中,先后打败赵贲,攻占咸阳,参与围攻废丘。三是灌婴打下栎阳,俘虏塞王司马欣。四是周勃参与击败章平、赵贲等人的作战,并参加废丘围城战。后转军陇西,攻打上邽,最后守卫峣关。五是靳歙在陇西打败章平的军队,平定陇西六个县。

从作战形势上看,刘邦的汉军进入关中后,三员秦将在各地迎战,几乎没有胜绩,根本挡不住汉军的凶猛进攻。在很短时间里,围绕咸阳的关中核心地区被汉军全部攻占。在控制这一核心地带后,汉军向北和向东继续攻伐,最后占领关中。

从大的作战态势看,汉军“还定三秦”很顺利。但实际上,其中的艰苦作战应该不少。举个例子,在楚汉相争期间,汉军有四个列侯战死,其中两个在“还定三秦”时战死。汉军把章邯围困在国都废丘,但并没有很快打下来,到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才打下废丘,章邯兵败身死。这样算下来,从汉元年八月到汉二年六月,前后十个月左右,汉军并没有攻下废丘。而汉二年六月,刘邦已经因彭城之战失败,回到关中。北地郡也是在汉二年一月,俘虏章邯的弟弟章平后,才彻底平定。由此可知,刘邦“定三秦”之战并不容易,更没有出现韩信所说的关中百姓夹道欢迎的壮观景象。“还定三秦”艰苦异常,并非一蹴而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