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羽如何用君子不用小人

项羽如何用君子不用小人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项羽表示认可他的能力和之前所做贡献。此时,陈平担任“都尉”一职,说明陈平受到项羽任用,且是项羽身边的人。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派陈平率领他的旧主魏王咎留在楚国的残余军队,平定司马卬反叛。这个罪过非常大,项羽为此处理陈平,合情合理,也合法。所以我们还真不能说项羽只喜欢任用君子,而刻意远离像陈平这样的小人。

项羽如何用君子不用小人

韩信在给刘邦出谋划策时说过:“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韩信把自己定位武将,希望成为领兵打仗的统帅,他自然会这么说,希望刘邦任用他这类有领兵能力作战的人才。但陈平是什么人呢?在做人上,陈平为人不太正派,甚至可以说是标准的小人。根据《史记》记载,早年间,他和嫂子的关系不清不楚,很暧昧,天下人都知道这事。在工作中,他履职行为不检点,有贪污行为。

他是极聪明且善于见风使舵、察言观色、搞阴谋诡计的人,这类人很适合做收集情报、分化瓦解敌军和挑拨离间政敌等工作,但让他指挥打仗,就不行了。陈平曾评价自己:“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既然以搞阴谋诡计为安身立命的依托,难免要做一些为君子所不齿的勾当。所以,他才会引导刘邦彻底地发挥市井小人的本色,重用那些诡计多端的阴谋家,毫无顾忌地去玩阴使诈。不过,和韩信一样,陈平既没有资格如此评价项羽,他对刘邦的评价也不准确——刘邦身边并非都是势利小人。

陈平在投靠刘邦之前,曾经换过两个阵营。第一个阵营是魏国陈胜吴广起义后,在旧魏国故地,一个叫周巿的人,趁各地起义风起云涌,立魏国贵族后裔魏咎为魏王。陈平和一些同乡的年轻人投靠魏王咎。魏王咎任命他为太仆,但并不太听他的进言,而且还有人私下里说他的坏话,引起魏王咎对他的猜忌。陈平在魏国待不下去了,转投第二个阵营,也就是项羽那里。

陈平加入项羽阵营后,随着项羽征战,之后进入关中,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按照楚国的爵位制度,这一级爵位有封邑。显然,项羽表示认可他的能力和之前所做贡献。

鸿门宴上,刘邦借上厕所之名,离开宴会。刘邦正在犹豫是否不辞而别时,项羽派人出去叫刘邦,派的这个人就是陈平。此时,陈平担任“都尉”一职,说明陈平受到项羽任用,且是项羽身边的人。

刘邦“还定三秦”后,出函谷关,到达陕县,在河内郡的殷王司马卬见到反楚势力壮大,趁势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派陈平率领他的旧主魏王咎留在楚国的残余军队,平定司马卬反叛。一开始,陈平取得预期战果,殷王投降。项羽委托项悍拜陈平为具有军职性质的都尉,并赏赐他很多钱财。

秦汉时期,都尉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属于那种能够独立领兵或者有明确军事职责的重要职务,职位仅次于将军。如果一场战斗或战役下来,在统计战果时,俘获或斩杀敌对方都尉一级的军官,是重要战果,都会被明确记载。比如,秦国第一次灭楚国时,楚国将军项燕反败为胜,追杀由李信、蒙恬统领的秦军,导致秦军大败。《史记》记载,“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在鸿门宴时,陈平已经担任都尉一职,为什么在讨伐完司马卬后,项羽又给陈平一个都尉的职衔呢?陈平在鸿门宴上担任的都尉一职,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参谋类的职务,虽然级别很高,但并不拥有掌握一支军队的权力,更无法独立领兵作战。可是,陈平平定司马卬后,向大家展示出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这时候,项羽再授予他都尉一职,肯定不是让他在军中仅做一些出谋划策的工作,而是授予他独立带兵的职权。从实权上看,显然陈平后来得到的都尉一职要高于在鸿门宴时的。后来,在魏无知的引荐下,陈平投靠刘邦。刘邦参照陈平在项羽那里的职务,授予都尉一职。对陈平算是平级调动,不升不降。即便如此,周勃灌婴等诸多将领觉得陈平道德低下,对刘邦的安排非常不满。

陈平为什么要脱离项羽阵营,转投刘邦呢?其实,这完全是因为他做事出现问题,为逃避惩罚,不得不离开项羽。陈平领兵攻打司马卬,司马卬投降了,陈平以为就万事大吉,回去复命。但等到刘邦真正开始东征,却很快击败司马卬,司马卬投降刘邦,阻挡刘邦东征彭城的一道屏障被轻松打开,项羽为此大怒,要追究平定殷国当事人的责任。陈平非常害怕,脚底抹油,挂印封金,逃跑了。他直接跑到刘邦那里,寻求保护,再谋发展。可以说,陈平是畏罪潜逃到刘邦那里的。(www.xing528.com)

表面上看,既然是刘邦击败司马卬,司马卬投降,陈平应该没什么过错的,项羽这么做好像也有点诿过于人的意思。但陈平带过去打司马卬的人,不是楚军,而是在楚军的魏国人,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什么让一个善于动脑子和动嘴的陈平干这件事呢?难道说项羽不知道陈平不是武将吗?还有,陈平平定司马卬后,是项羽委托项悍赏赐陈平官职和金钱,为什么让一个武将项悍做这件事呢?

综合分析,项羽让陈平平定司马卬的目的是“武装”说服司马卬投靠楚国,并且使司马卬所占据的河内郡,成为刘邦东进之路上一块难以撼动的挡板。让陈平带着原来魏国的旧部去,因为陈平之前在魏王咎那里工作,很多魏国军人和他熟悉,这样做,也能节省一部分楚国的军力。让陈平去,是因为他能说会道,善于摆事实、讲道理,有利于开展统战工作,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进而拉拢司马卬的军队,和楚军联合,对抗刘邦。让战将项悍也去,项悍肯定带着一部分楚军,作为威慑力量,协助陈平逼迫司马卬就范。

只要能挡住刘邦东进,就可以为项羽灭掉齐国争取时间,这一步棋是战略性的。显然,陈平只做到了让司马卬投降,但并没有把河内郡变成顶住刘邦东进之路的一块堡垒。没了这个堡垒,项羽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这样看,项羽丢掉都城彭城,和陈平有一定关系。

宏观战略看,因为彭城被刘邦突袭占据,逼着项羽不得不放下攻克不下的城阳和在城阳里的田横,回师救彭城,以致齐国死灰复燃,使项羽丧失了一次扩充地盘和实力的大好机会。这个罪过非常大,项羽为此处理陈平,合情合理,也合法。

项羽确实很重用陈平,而对陈平的处理也还算有理有依据,不是任性而为。所以我们还真不能说项羽只喜欢任用君子,而刻意远离像陈平这样的小人。

刘邦身边是不是都是些贪利小人呢?

其实,刘邦身边的君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忠于灭秦理想且功成隐退的张良,以及为掩护刘邦脱离险境而被项羽杀害的纪信,宁死不屈被项羽烹杀的周苛,也有像萧何这样的忠于职守的官僚。当然,像陈平这样的人,在刘邦身边也很多,刘邦驾驭这些人很有一套。这些人对刘邦阵营的整体利益没有什么实质性危害,或者说危害虽然有,但都被刘邦逐一化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