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初步及其影响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初步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期,明式家具享誉海内外,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对欧洲的家具设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建后的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通面阔63.93m,通进深37.17m,建筑面积2377m2;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殿内有立柱72根,仅明间设宝座。图2-17 北京故宫太和殿2.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图2-18 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是由养心殿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内分隔出来的小房间,是乾隆皇帝的书房。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初步及其影响

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的最后结晶,梁思成誉其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紫禁城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皇家建筑的最高成就。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得以“践覆”,因此,各类宗祠、书院、会馆、戏院、旅店、餐馆等世俗建筑类型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坛庙成为一大宗观。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建筑、园林、家具及陈设等各个门类的著作,如明末由造园家计成所著的造园著作《园冶》,明中叶由午荣汇编的木工用书《鲁班经》,以及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寄》等。1734年刊行的《工程做法》,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建筑法典,它是继宋代《营造法式》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书,梁思成先生称其为“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该书的颁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清代官式建筑的高度定型化与成熟化。清代宫廷中还设有主持设计和编制预算的“样房”和“算房”,形成严密的设计制度。明清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期,明式家具享誉海内外,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对欧洲的家具设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1.北京故宫太和殿

北京故宫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经重建、重修。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大婚、册封、命将、出征以及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时,在这里行礼庆贺。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明代太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四周有一圈深半间的回廊。宫殿的长宽比例精心设计成9∶5,代表着帝王的“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清代重建太和殿时梁九将山墙推到山面下的檐柱,使太和殿外观呈11间状。重建后的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通面阔63.93m,通进深37.17m,建筑面积2377m2;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共同坐落在一个3层高的“工”字形汉白玉大台基上。太和殿前设月台,称为丹陛。丹陛上陈列日晷、嘉量各1个,铜龟、铜鹤各1对,以及18座铜鼎,以示皇权。太和殿的屋顶为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屋脊两端安有高3.4m、重约4300kg的大吻。上下檐角均安放10个走兽,为现存古建筑中孤例。

太和殿殿内为金砖铺地,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金砖4718块。殿内有立柱72根,仅明间设宝座。宝座设于七层台阶之上,通体髹金。宝座后列七扇屏风。宝座两侧有6根直径1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周围有象征国家安定、政治巩固的“宝象”;象征皇帝贤明、群臣毕至的“甪(音录)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象征江山稳固的“香亭”这四对陈设。宝座上方的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金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称为轩辕镜,其下正对宝座,以示皇帝为轩辕氏皇帝的正统继承者。藻井全部贴金,在青绿色的井字天花中显得雍容华贵。殿内外的梁枋上均饰以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19](图2-17)。

978-7-111-59250-1-Chapter02-18.jpg

图2-17 北京故宫太和殿

2.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www.xing528.com)

978-7-111-59250-1-Chapter02-19.jpg

图2-18 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

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是由养心殿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内分隔出来的小房间,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原名养心殿温室,因藏有乾隆年间所得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而更名为“三希堂”。尽管三希堂室内面积仅有8m2,然而室内装修却趣味盎然。楠木雕花隔扇将室内分隔为两间小室,隔扇横眉上装裱有乾隆帝御笔的《三希堂记》。里面的小室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高炕上设置乾隆御座,同时利用炕边的窗台摆设乾隆御用的文房用具。御座后的墙壁上挂有乾隆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低炕墙壁上镶入各色瓷花瓶,成半瓶壁饰,连同其下的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被对面墙壁上的落地玻璃镜尽收其中,同时也显得室内更加开阔。三希堂内还陈设有大量精致的工艺品,极富雅意(图2-18)。

3.北京故宫乐寿堂

北京故宫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带周围廊;通面阔36.15m,通进深23.20m,建筑面积839m2。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步锦隔扇4扇,余各间均为槛窗。屋顶为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柱网结构为减柱造。室内以装修分为南北两厅,东西又隔出暖阁,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室内装修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并以玉石、珐琅等饰件装饰。乐寿堂仙楼为乾隆时期室内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为楠木井口天花,顶棚雕刻卷叶草,与整个室内装修相衬托,雍容华贵[20](图2-19)。

978-7-111-59250-1-Chapter02-20.jpg

图2-19 北京故宫乐寿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