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类型与要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类型与要素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业的类型随着创业活动的日益广泛,创业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抗型创业是指进入其他企业已形成垄断地位的某个市场,与之对抗较量。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的成果,产生了新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正是通过二次、三次乃至连续不断地创新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才能不断地在循环中延伸。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类型与要素

(一)创业的类型

随着创业活动的日益广泛,创业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了解创业类型,比较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开展创业活动。

1.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

基于创业动机的不同,创业可分为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

2001年,《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的撰写者雷若兹等依据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最先提出了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的概念,并逐年对其进行丰富。在GEM报告(2003)中雷若兹等人提出,生存型创业是创业者为了生存,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而无奈进行的创业,创业具有被动性。机会型创业是创业者为抓住现有机会而进行的创业活动,虽然创业者还有其他的选择,但他们由于个体偏好而选择创业,是自动自发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生存型创业往往是创业者受生活所迫、面对现有市场作出的较为被动的选择,由于创业资源贫乏,因此从事的行业门槛较低,以消费者服务业为主。机会型创业则是创业者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创业形态,具有创业起点高、创新性强、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等特征。两者的特征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特征比较

2.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

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创业可分为个体创业和公司创业。

个体创业主要是指与原有组织实体不相关的个体或团体的创业行为,而公司创业主要是指由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的创造、更新与创业活动。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同属创业活动,因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机会导向、资源整合、价值创造、创新精神等,但是由于资源禀赋、组织形态、战略目标等方面的不同,两种创业形态在创业的风险承担、成果收获、创业环境、创业成长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如表1-2所示。

表1-2 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的特征比较

3.独立创业和合伙创业

基于创业者数量的不同,创业可分为独立创业和合伙创业。

独立创业是指创业者独立创办自己的企业。其特点在于产权归创业者个人所有,企业由创业者自由掌控,决策迅速,但创业者要独立承担风险,创业资源整合比较困难,并且受个人才能限制。合伙创业是指与他人共同创办企业,其优势和劣势正好与独立创业相反。

4.传统技能型创业、高新技术型创业和知识服务型创业

基于创业项目性质的不同,创业可分为传统技能型创业、高新技术型创业和知识服务型创业。

传统技能型创业是指使用传统技术、工艺的创业项目。例如生产饮料、中药、工艺美术品、服装与食品加工等。这些独特的传统技能项目在市场上表现出经久不衰的竞争力。高新技术型创业是指知识密集度高,带有前沿性、研究开发性质的新技术、新产品创业项目。知识服务型创业是指为人们提供知识、信息的创业项目。当今社会,各类知识型咨询服务机构不断细化和增加,其中有不少投资快、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

5.依附型创业、尾随型创业、独创型创业和对抗型创业

基于创业方向或风险的不同,创业可分为依附型创业、尾随型创业、独创型创业和对抗型创业。

依附型创业可以是依附于大企业和产业链而生存,在产业链中确定自己的角色,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也可以是特许经营权的使用,如利用某些品牌效应和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业。尾随型创业是指模仿他人所开办的企业和经营项目,一般是行业内已经有许多同类企业,创业者尾随他人,学着别人做。独创型创业是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填补市场空白,大到商品完全独创,小到商品的某个技术独创。对抗型创业是指进入其他企业已形成垄断地位的某个市场,与之对抗较量。如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外商在中国市场上大量销售合成饲料的局面,希望集团建立了西南最大的饲料研究所,定位于与外国饲料争市场,最终取得了成功。

6.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基于营销模式创新的创业和基于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创业

基于创新内容的不同,创业可分为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基于营销模式创新的创业和基于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的创业。

基于产品创新的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的成果,产生了新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基于营销模式创新的创业是指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市场营销模式,因而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满足感。基于管理体系创新的创业是指采取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因而能更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7.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创业

基于创业起点的不同,创业可分为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创业。

创建新企业是指创业者或团队从无到有地创建全新的企业组织。这个过程充满机遇,但风险和难度也很大。企业内创业是指在以后公司或企业内进行创新创建的过程。例如,企业流程再造。正是通过二次、三次乃至连续不断地创新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才能不断地在循环中延伸。

案例分享

故宫淘宝

2016年7月,一个《穿越时空来看你》的H5火爆朋友圈,一个皇帝从画中走来,唱着Rap,宫女戴着VR,发着QQ表情,刷着朋友圈……这是“腾讯NEXT IDEA×故宫QQ表情创作大赛”的宣传,在这流行的节奏中,一脸萌贱的“皇帝”让全民嗨起来!

其实,我们不是因为这个H5知道故宫的。当然,故宫给我们的记忆点却与今天这个会卖萌的皇帝完全不同,权威、庄严、文化、皇家、辉煌等形容词中不会有一个跟“有趣”相关,但是这两年,一个“故宫淘宝”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个“很不故宫”的产物,却成了爆款。

截至2015年12月,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创产品8 683种,包括服饰、陶器、瓷器书画等系列,产品涉及首饰、钥匙扣、雨伞、箱包领带等。2015年营业额也超过了10亿元,2015年8月,“故宫淘宝”在网上促销,第一个小时,1 500个手机座宣布售罄,一天内成交1.6万单。目前“故宫淘宝”的微信公众号中有趣的“广告文”也是篇篇“10万+”。

为什么“故宫淘宝”可以如此火爆?他们是如何打造这个爆款IP的呢?(www.xing528.com)

从品牌、产品到用户,这三角关系之间需要有趣的连接,不同时期的用户在不断变化,对产品喜好、对产品传递信息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对“故宫淘宝”如何火爆,图1-1将三者关系从“故宫博物院”到“故宫淘宝”进行分析,产品的娱乐化和用户的年轻化是驱动故宫文创产品火爆的核心。

图1-1 故宫品牌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一、品牌亲民化

故宫是来北京旅游者的必到之处,除了旅游的参观,更多是对故宫历史教育学习,在游览的背景下,故宫传递给用户更多的是历史故事,与用户之间形成的连接是有距离感的。然而“故宫淘宝”出现之后这个距离感在迅速缩短,从故宫博物院用户数据中看,12岁以下的青少年是一部分重要人群,25—50岁的中间人群是主流。而“故宫淘宝”,恰恰在25—34岁中间人群非常突出。这部分年轻人正是“85后”“90后”人群,刚刚从事工作,对新鲜事物、热门话题互联网化语言及潮流产品十分推崇。

二、产品娱乐化

有趣、娱乐化是目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关键词,例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大家更喜欢关注娱乐化、趣味化的信息,当我们的产品同时兼具了娱乐化属性,就很容易引发用户共鸣。

三、用户年轻化

故宫的用户由于“故宫淘宝”的出现,让更多年轻人开始了解故宫的故事、文化。在用户年轻化方面,主要有淘宝店成为销售主阵地、微信公众号用段子植入产品、微博提升用户互动。

四、营销多元化

“故宫淘宝”在淘宝上卖产品,在微博上火爆,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小小的手机壳、折扇这类日常用品加上了故宫元素立马提升了用户“bigger”,通过平台联合、IP联合、借势营销等方法入手。

我们从“品牌亲民化、产品娱乐化、用户年轻化、营销多元化”可以看出一个会卖萌的“故宫淘宝”已经成为爆款IP。

不仅是故宫,其他博物馆也都有自己的IP,从博物馆到新IP的打造,都需要这“四化”的推进。“杜甫草堂”推出“Q版杜甫很忙”系列产品,在手机壳、名片夹、鼠标垫等商品上出现了杜甫的诗,每年几十万元的营业额,占了文创产品销售的1/3。

“故宫淘宝”还在陆续开发新的产品,很多产品也源于用户,激发参与感,一个用户创造的文创品牌,自然得到用户喜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故宫博物院虽在紫禁城中,但“故宫淘宝”早已带着一般清流快速侵袭了我们,这个萌贱之风会传染,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它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故宫淘宝”在粉丝量上堪称一个网红,但切莫忘记产品才是核心战略。

未来走好,匠心随行。

资料来源:叶吉波,张宝臣.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有删改)

(二)创业的要素

创业的要素包括机会、团队和资源。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那么,在创业中,核心要素包括哪些呢?彼此之间如何作用?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如表1-3所示。

表1-3 创业的核心要素

在这些观点中,蒂蒙斯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并易于理解。蒂蒙斯是全球很具影响力的创业学者,有“创业教育之父”之称,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创业要素模型——蒂蒙斯模型(见图1-2)。他提炼出创业的关键要素——机会、资源、创业团队,认为创业是一个高度的动态过程,三大核心要素决定了创业的发展方向。

图1-2 蒂蒙斯的“创业要素”模型

该模型所表达的创业逻辑在于:在机会的驱使下,创业者在控制有限的资源和组建团队之后,商业计划得以展开。创业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动态的创业过程中,努力实现机会、资源和创业团队三个关键要素的匹配和平衡。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机会的模糊性、环境的不确定、资本市场的动荡等影响因素,创业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因此,团队要具备并发挥其创造力领导力与沟通能力来分析差距,反复调整机会、资源和创业团队三个因素的组合,使之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

1.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是指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从创业过程角度来说,机会是创业的起点,创业过程就是围绕着机会进行识别、开发、利用的过程。

2.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在时间上多限定在创业初期(包括企业成立前和成立早期)。创业团队是由一群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特殊群体。

3.创业资源

创业资源指新创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的特定资产。创业资源包括有形与无形的资产,它是新创企业创立和运营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形式有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技术和创业管理等。

在创业活动中,这三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机会,创业活动就成了盲目的行动,很难实际创造价值;机会虽然普遍存在,但如果没有创业团队去识别开发,创业活动也不可能发生;创业团队不仅要会把握合适的机会,还需要资源,否则机会将无法被开发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