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四川农业成果-旭水斋存稿

宋代四川农业成果-旭水斋存稿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宋代,四川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甚为突出,原有的水利工程得到整修,还兴修了一些新的工程。宋代四川农业的耕作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仅低于农业最发达的两浙地区[126],成为宋代重要的稻米产区。在川峡四路中,川西平原及川中地区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成都附近形成了“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129]的局面。可见川峡地区的茶产量超过了东南地区。宋代四川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产地,药材品种多,产量大。

宋代四川农业成果-旭水斋存稿

在宋代,四川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甚为突出,原有的水利工程得到整修,还兴修了一些新的工程。川西平原的都江堰水利系统,有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8年),知成都府事刘熙古整治了成都西北郊的九里堤,“以捍水患”;又整治了縻枣堰,使成都“沃野之利博矣”[111],蜀人为此建“刘公祠”来纪念他[112]。仁宗时期(1023—1063年),韩亿知益州时,疏通了九升江口,灌溉农田数千顷[113]。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任司理的张唐英在崇宁(今郫县唐昌)捐金筑堰,“溉田数千亩”,这个堰就定名为“司理堰”[114]。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莫运泰任郫县县令,在境内增筑堤堰,淘深沟渠,“民利赖之”[115]。大约也在这段时间,华阳县令赵申锡修复了原来灌溉30790亩的沙坎堰[116]。高宗绍兴时期(1131—1161年),李璆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他主持修复了眉州(今四川眉山)溉田“百万顷”的三江堤堰,农田“竞受其利”[117]。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王刚中鉴于“广袤十里,溉三乡田”的万岁池年久失修,组织人力淘挖,恢复了三乡水利[118]。孝宗乾道初年,梁介知彭州,“修永昌、九陇、濛阳十余堰,民受灌溉之利,及于邻邦”[119]。宁宗嘉定年间,知眉州魏了翁主持复修了可灌眉山、青神农田72000余亩的蟇颐堰[120]

对于都江堰,宋代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维修制度。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每年冬季断流,春季淘淤,当时称为“穿淘”。这种岁修制度,是保证都江堰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规定,凡都江堰工程施工,所有“高下、阔狭、浅深”,以至灌溉面积、动员劳力人数、使用何种原料及各使用数量、直接主持的官吏姓名等,各级地方官均要详细登记,定为制度,以便考核。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又规定:“检计修作不能如式(按即规定的规格)以致决坏者,罚亦如之。”[121]都江堰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湔堰”、“金堤”、“犍尾堰”、“楗尾堰”、“都安堰”等名称,“都江堰”的名称是南宋时才出现的[122]。在宋代,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水系已有了3大派、3大流、14支流和9个堰,受灌面积有灌县、彭县、崇庆、广汉、郫县、新都、新繁、金堂、成都、华阳等川西平原广阔地区。[123]都江堰对川西平原农业发展的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南宋时范成大在诗中写道:“自从分流注石门(按即宝瓶口),西州秔稻如黄云。”[124]

除上述大型的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和较大的渠、堰、堤、塘外,其他地区还有不少小型水库、水塘,并且修建了一些防止水患的工程。据统计,神宗熙宁三年至九年(1070—1076年)宋朝各路水利田数中,成都府路有水利田29处、2883顷87亩,梓州路有水利田11处、901顷77亩,利州路1处、31顷30亩,夔州路274处、854顷66亩[125]。这些小型的水利工程,虽然灌溉面积不大,不能完全靠天吃饭的局面,但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代四川农业的耕作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仅低于农业最发达的两浙地区[126],成为宋代重要的稻米产区。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外销荆湖等地。南宋时期,除川陕外,“内外诸军岁费米三百万斛”[127],而四川负担川陕驻军军粮即达150万余斛之多[128],占全国军粮总数的1/3,是南宋军粮的主要供应地。在川峡四路中,川西平原及川中地区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成都附近形成了“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129]的局面。在丘陵及山区,四川农民建造了大量梯田,宋人的记载中写道:“果州、合州等处无平田,农人于山陇起伏间为防,潴雨水,用植粳糯稻,谓之㽪田,俗名雷鸣田,盖言待雷鸣而后有水也。戎州亦有之。”[130]范成大在万州、梁山、垫江所写的诗句说:“山骨鳞皴火种难,山下流泉却宜稻。”“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131]反映出这些地区建造梯田的情况。

同唐代相比较,宋代四川地区种植茶叶更为普遍,川峡四路产茶的有雅、蜀、邛、嘉、眉、彭、汉、绵、简、利、巴、兴、洋、文、泸、合、渠、夔、忠、达等州及永康军、长宁军、南平军[132],共20余州军。其著名产地有8处:雅州蒙顶、蜀州味江、邛州火井、嘉州中峰、彭州堋口、汉州杨村、绵州兽目、利州罗村[133]。北宋中期,官府在川峡地区(除夔州路外)实行榷茶,设置买茶场,“自熙宁七年至元丰八年,蜀道茶场四十一”[134],其中熙宁十年以前设置的20个买茶场,都在成都府路辖区[135],其余21个买茶场分设于利州路、梓州路境内。川峡地区的茶叶产量也有显著增加,神宗元丰七、八年(1084—1085年)年产量约3000万斤[136],而在此前20多年的嘉祐初年,东南地区(包括淮南江南、荆湖、福建等地,当时广东未榷茶,未计)岁课茶2306.2万斤[137],南宋前期,川峡地区仅成都府路、利州路即岁产茶2102万斤[138],而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东南地区产茶1781万斤[139],绍兴末年产茶1590余万斤[140]。可见川峡地区的茶产量超过了东南地区。

除茶叶种植外,其他经济作物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如甘蔗的栽培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从选择、保藏蔗种,到按季节整土、种植、施肥和保持地力等,都有较完整的科学经验,这在当时遂宁人王灼的《糖霜谱》中有系统的记载。(www.xing528.com)

宋代四川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产地,药材品种多,产量大。川芎、大黄、枸杞、巴豆、羌活、黄柏、天门冬、当归黄连、红花、半夏、贝母、麝香、羚羊角、黄芪天麻何首乌附子等都是当时的名贵中药材,有少数是猎、驯动物获得的,大部分的植物药材中,有的是农民采集的,更多的是农民种植的,出现了不少专门的采药、种药的农户。其中彰明(治今江油县)更是驰名全国的附子生产基地,据杨天惠《附子记》载,彰明县的农民积累了种植附子的丰富经验,“其用工力比它田十倍,然其收获亦倍称之”。廉水、赤水、会昌、昌明四乡的52000亩田地中,用以种植附子的十居其二,四乡产量高达16万斤以上。

水果和花卉的种植也发达起来。盛产荔枝的叙州,“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岁收百五十斛”[141]。彭州盛产牡丹,据陆游《天彭牡丹谱》载,这里的牡丹有100多个品种,“花户连畛相望,莫得其姓氏”。

经济作物的发达,表明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不少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如彰明的附子,为陕西、福建、两浙的商贾所采购。[142]

宋代四川农业的发展,还可从人口增加这个侧面反映出来。965年北宋灭后蜀时,得户534029,到1223年(宁宗嘉定十六年),川峡四路有户2590092,约150年间增加近5倍。嘉定十六年,南宋全境有12670801户、28320085口,川峡四路有2590092户、6610831口[143],川峡地区占全国户、口的比重分别为20%和2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