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炀帝杨广赠牛弘的五言诗及其卓越成就

隋炀帝杨广赠牛弘的五言诗及其卓越成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这首五言诗,是隋炀帝杨广赠给牛弘的。其祖上本姓尞,因其父牛允官至魏侍中、工商尚书,加爵临泾公,而被赐姓为牛姓。隋炀帝继位之后,又以“高祖禁纲深刻”为由,下令牛弘等重修律令,革除十恶之条,降从轻者二百多条。由于他博文多能,被隋文帝任命为吏部尚书,执掌了官吏的选任、升迁、考课、勋爵等大权。

隋炀帝杨广赠牛弘的五言诗及其卓越成就

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

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

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

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

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

以上这首五言诗,是隋炀帝杨广赠给牛弘的。炀帝的残横、荒淫、奢侈是有名的,而牛弘却是隋代著名的政治家,连这样一位皇帝,也认为他是“奇才”。所以《隋书·牛弘传》里曾评价说:“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汉之叔孙,不能尚也。绸缪省闼三十余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虽开物成务非其所长,然澄之不清,混之不浊,可谓大雅君子矣。”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县(今灵台)人。其祖上本姓尞,因其父牛允官至魏侍中、工商尚书,加爵临泾公,而被赐姓为牛姓。

牛弘生于545年。在襁褓中,有善相者为其看相,说“此儿当贵”。长大后,须貌奇伟,性情宽裕,好学博闻。557年,宇文觉废掉魏恭帝,建立北周,牛弘被任命为记室内史上士,初登政坛。后又转为纳言上士,专管文翰,甚有美称,升为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袭封临泾公。579年即北周宇文赟宣政元年,又升为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大隋,任用了前朝的大部分官吏。581年,牛弘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秘书省秘书监,掌管图书典籍,因征集佚散古籍有功,进爵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583年,官拜礼部尚书,后又升为大将军、吏部尚书。隋炀帝即位后于606年进位上大将军。607年,改为光禄大夫。610年,随隋炀帝巡游扬州,十一月死于江都,归葬安定,时年66岁,封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赠谥号宪。

牛弘一生历经西魏、北周、隋三代,特别是辅佐隋文、炀二帝,深得信任。隋炀帝除赐诗表彰他的功绩外,又赐其可与皇后同席饮食,可见亲重之程度。

牛弘在历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首开献书之路,挽救了一大批古籍文史资料。牛弘就任散骑常侍、秘书省总监之后,向皇帝上书,认为自从仓颉造字,周以三皇之书四方之志及礼乐而成功,孔子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制《礼》刊《诗》,修《春秋》,阐《十翼》,弘易道,作范垂法,立身治国,而至秦始皇吞灭诸侯,焚书坑儒,接着王莽篡汉,永嘉变乱及晋亡之后的诸侯割据,使书籍遭受多厄,宫廷及民间存书佚散殆尽。因此建议隋文帝“委发明诏,兼开购尝”,开展献书。隋文帝依其建议,下诏献书一卷,奖丝绸一匹。经过两三年,征集到了不少佚散古籍,弥补了国家图书的空虚,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图书资料。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珍贵古籍就是那时征集保存下来的。所以,牛弘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恢宏的一笔。文皇帝为了嘉奖他的功绩,封他为奇章郡公。(www.xing528.com)

牛弘在历史上另一大贡献,就是组织和参与了隋朝文、炀二帝时期三次刑律的修改和更定,为我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完善打下了基础。581年,牛弘奉命与杨素等十余人修订刑律,废除了前代鞭刑及杀头示众、车裂等酷刑,除过大逆谋反罪一律不用灭门罪,其余之罪从减从轻。并且规定有冤屈告状者,县上不理的依次经郡及州省,仍不理者,可“挝登闻鼓,有司录状奏之”(《隋书·刑法志》),显示了社会和法律的进步。

683年,隋文帝览阅刑部奏章,发现断狱数高达万条以上,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隋书·刑法志》),又命牛弘、苏威等人更定新律,除掉死罪八十一条,流放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制成新律五百条,整编成十二卷,分别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自始刑网简要,明了易行。规定断决大案,必先说明法定之罪,然后依法而断。

隋炀帝继位之后,又以“高祖禁纲深刻”为由,下令牛弘等重修律令,革除十恶之条,降从轻者二百多条。在原律条的基础上又制成新律凡五百条,编成十八篇,形成了我国法律史上著名的《大业律》。由是枷、杖、决、罚、讯、囚之制都比过去轻宽,为隋以后各朝奠定了刑律基本法则。

另外,牛弘在任礼部尚书期间,于585年,奉命修定吉、凶、军、宾、嘉五礼,完成了隋代礼乐仪制,行于当世,也影响了后世,用典章形式维护了封建社会秩序,客观上为后世研究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难得的资料。589年,得南陈的旧乐及乐工,他以南陈、南梁之乐为基础,结合古乐,加以修补,制成新乐,并有乐府歌词留存于世。

由于他博文多能,被隋文帝任命为吏部尚书,执掌了官吏的选任、升迁、考课、勋爵等大权。他夷险不渝,毕险事上,尽礼待下,仁纳于言,敏而于行。在官员的选任上“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因此,经他选用的官员“并多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机敏谨慎,绝伦爽俊,才智过人,但有时似乎有点轻浮,在选用时,其他人多有疑议,但牛弘深识其真,推心委任,后高孝基果不失所望,大家都弥服牛弘的识度高远

隋朝有名的大将军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唯见牛弘而改容。一次,杨素将出征突厥,来和牛弘告别,牛弘送杨素到中门而止。杨素问牛弘:“大将军出征,故来叙别,你为什么送得这么近?”牛弘没有作声,作揖而退。杨素笑着说:“奇章公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牛弘卒后,帝伤惜之,赐赠甚厚,归葬安定。《灵台县志》记载,牛弘墓在县城三十里。明代巡按薛刚有诗为证:“史节径行阴密城,城临古墓表牛弘。当年不责醉中过,今日能垂身后名。入土刚肠虽已朽,根天友爱祗如生。纷纷振臂为仇者,过此方知有弟兄。”因此,灵台县明、清、民国及新修的县志都载有牛弘传,并有其墓和其他遗迹的记载。近年来灵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在县城荆山公园修建了三贤祠,为皇甫谧、牛僧孺、牛弘等人塑像,供人们拜谒,用以告慰先哲,启示后人。

(杨生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