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底牌:舞女命运的转折点

上海底牌:舞女命运的转折点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女是交谊舞传入中土的产物。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麻烦,吴开先局长临时决定,把原定的抽签时间从下午挪到了上午。按计划,上海当时共有营业性舞厅29家,第一批先禁14家,其余15家则可延至9月底停业。但按照舞厅业同业公会事先同社会局达成的默契,抽签应于下午3时举行,并保证所有大舞厅均不在首批禁业之列,以免舞女猝不及防,失业过多,造成社会问题。

上海底牌:舞女命运的转折点

舞女交谊舞传入中土的产物。没有交谊舞,就没有舞厅;没有舞厅,就没有舞女。舞女产生之前,作为一种职业,卖身为妓,卖艺亦为妓,统称商女,然其中大有分别。晚清韩子云,“为劝而作”《海上花列传》,乃近代狭邪小说翘楚张爱玲晚年倾力将其迻译为英文,对其中“妓女”之定义颇费踌躇,辗转求教于余之忘年交黎庵先生。先生对张译“歌女”以为极其允当,盖花国中人,并非全操皮肉生意也。

舞女长期受人轻蔑,以其商女故也。然舞女以货腰为业,出卖肉体,并非本行,间有逾矩者,难以涵盖全体,好比妓家出了李香君柳如是或潘玉良、潘素,然终究不足以改观旧制。

国民政府对舞厅业进行查禁,似因舞业“防障节约,有伤风化”,而其深层的背景,却是为转移因挑动内战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服从所谓“戡乱建国”的需要。殊不知这种“刻舟求剑”式的臭招,既无补于逢雨之漏船,且使无辜者因出现生计问题铤而走险,于千疮百孔之政局,又添漏洞。至于“显悉共党有组织之动”之论,更是莫名其妙。此可见大厦将倾之前病笃乱投医的颓势。

鲁迅曾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堪称至理。以此观之,“党国大员”将败局推在舞女身上,实在也不怎么有出息。年长一点的市民或许记得,共产党接收上海时,对于嫖娼这种社会丑恶现象曾予取缔,但对于卖春妇则安排出路,解决生计,于是皆大欢喜。不说别的,仅就执政能力以及人本精神上说,新旧政权之高下自见。

犹记1979年,海禁渐开,社会上流行学跳交谊舞。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有一回到一个同学家玩,只见他家正有一些人跟着一位老妇习舞。老妇舞姿翩然,风姿绰约,一望可知舞蹈功底深厚。阴询而知,原来她正是旧上海的名舞女,已从街道工厂退休,安居乐业,时逢开放之际,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从此,从前脑筋中妖魔化之舞女形象被冲淡不少。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民生问题不解决,是为乱之根本,国将不国。这是无法回避的既浅显又重大的现实问题。看官谨记。(www.xing528.com)

关键词:舞女大闹上海滩

相关背景:1948年1月31日,位于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马当路口的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会议室里,一场决定上海滩数千舞女命运的抽签仪式正在举行。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麻烦,吴开先局长临时决定,把原定的抽签时间从下午挪到了上午。

20世纪初叶,交谊舞从西方传入中国,随后迅速在上海等大城市蔓延,营业性舞厅应运而生。抗战时期,上海滩百业萧条,唯偏安一隅的租界“孤岛”,舞业依旧蓬勃。抗战胜利后,无论盟军大兵,还是重庆来的接收大员,都需要一个寻欢作乐的场所,舞厅业于是益发腾达兴旺。1946年七八月间,警察局曾办理过一次登记,职业舞女已达3300多人。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以“整饬纪纲”,服从“戡乱建国”的需要为名,对所谓“防障节约,有伤风化”的舞厅业进行查禁,于该年7月,向全国下达了“禁舞令”。上海由于营业性舞厅较多,可稍有例外,分期查禁,但至迟不得超过1948年9月。

按计划,上海当时共有营业性舞厅29家,第一批先禁14家,其余15家则可延至9月底停业。至于先砸谁的饭碗,全凭抓阄决定。但按照舞厅业同业公会事先同社会局达成的默契,抽签应于下午3时举行,并保证所有大舞厅均不在首批禁业之列,以免舞女猝不及防,失业过多,造成社会问题。不料事到临头,吴开先爽约,不仅提前抽签,而且抽签显示,首批禁业舞厅中,米高美、维也纳百乐门大都会、丽都、仙乐等一流大舞厅占了近半数。

下午1时许,位于南京路江宁路口的新仙林舞厅门前已是人头攒动、群情鼎沸,上海29家舞厅的舞女、职员云集于此,墙上贴满“制造失业,谁尸其咎;逼良为娼,于心何忍”之类的标语。这场集会原为针对下午3时举行的抽签仪式,受孙洪元等舞业大亨的鼓动而来,欲对政府抽签施压,而社会局提前抽签的消息适才传来,人群中顿时爆出一片“上当”之声,众舞女个个柳眉倒竖、情绪对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