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祭祀祖先的传统及演变

中国祭祀祖先的传统及演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秦时期,人们主要在祭坛、祠堂祭祀天地祖先,而到汉代,人们祭祀则选择到实地,尤其是祭祀祖先就到先人墓地。前三庙是按月祭祀,高祖父和高祖父之父庙是按四时祭祀。汉代之前最注重庙祭,祭祀从王侯、大夫到庶人有非常强的等级秩序,天子才能祭天,才能祭祀五代以上的祖先。清明节扫墓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中国古人还祭祀共同的祖先。孔子祭祀大典可以看作对文教先驱的祭奠,也可纳入祭祖文化中。

中国祭祀祖先的传统及演变

祭祀既要讲究祭祀对象与祭祀主体的匹配,还要注重祭祀的场合。《礼记·曲礼》就云:“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也就是说,淫祀,不仅不会有福,相反还会招致祸殃。孔子亦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是他该祭的鬼神也去祭,那么他在人格上,就是一个谄媚贪鄙的小人。他不仅不会有好结果,还会反遭淫祀之祸。总之,当祭则祭,该祭祀不应推辞,不应祭祀就不要去谄媚。

汉代开始重视墓祀。先秦时期,人们主要在祭坛、祠堂祭祀天地祖先,而到汉代,人们祭祀则选择到实地,尤其是祭祀祖先就到先人墓地。东汉人王充便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论衡·四讳》)

据《周礼》《礼记》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七庙”分别是父庙、祖父庙、曾祖父庙、高祖父庙、高祖父之父庙,另外两庙是远祖庙。前三庙是按月祭祀,高祖父和高祖父之父庙是按四时祭祀。庶人、庶土没有庙,只能在寝室中或灶堂旁设祖宗牌位。中国古人将逝去的祖先尊称为“鬼”。商代最注重祖先的祭祀,牺牲品种繁多而隆重,而且商代实行人牲,用人作为牺牲,一次隆重的祭祀可能杀上千人。商代王族用活人陪葬比较常见。周代的宗法制度下的祭祀就明显具有宗法的特点。汉代之前最注重庙祭,祭祀从王侯、大夫到庶人有非常强的等级秩序,天子才能祭天,才能祭祀五代以上的祖先。

儒家的祭祀礼既顾及了宗法,同时也具有人文情怀。如《礼记》中居丧之礼就要求“毁脊不形,视听不衰”,在行丧礼、讲孝道时要注意守礼之人的“身体”,要节制哀伤,不能因悲痛而伤了身体,不要消瘦到变形,视力听力不要因此衰减。但同时又要守礼,“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即头上长疮、身上长溃疡才能洗澡,有病才能喝酒吃肉。

孔子讲父母死,子女应该守三年孝,其理由是小孩三年才离开父母怀抱。天子和诸侯在太庙或宗庙举行祭祀;普通人在家族祠堂举行四时祭、初祖祭、先祖祭、祢祭和忌日祭,在墓地举行墓祭;没有家族祠堂的庶人则在家中临时写好楹联,贴在墙上,供奉祭品,祭奠忌日。(www.xing528.com)

清明节扫墓(图片来源:摄图网)

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中国古人还祭祀共同的祖先。《礼记》祭法中讲古人祭祀那些有重大功德的圣人,如实行法治的、勤劳国事的、抵御重大灾祸的、能播种百谷的等,祭祀黄帝,祭祀尧、舜、禹,祭祀周文王和他的祖先契,祭祀对人民有功劳的人。至于山林、川谷、丘陵,是人民获取财用的地方。这些与祖先和对人民有功的人的祭祀类别不同,所以不在最初的重要祭祀中。

对共同祖先的祭祀中最源远流长的就是黄帝祭祀大典,另外还有炎帝祭祀。孔子祭祀大典可以看作对文教先驱的祭奠,也可纳入祭祖文化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