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规模及重要性

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规模及重要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2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规模 (人)注:转引自论文《弥补航运人才缺口,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在中国航运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航运人才对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规模及重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对航海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航运业发展非常迅猛,正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对航海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拥有一支数量众多、质量较高、配备齐全的海员队伍,是我国发展航运事业、建设航运强国的根本保证[3]。然而在航运业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提升而蓬勃发展的同时,航运人才的缺口却日益加大。航运人才,特别是高级航运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航运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高端航运人才的大量缺乏,同样是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介绍,根据上海2020年全面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分阶段规划预测,到2010年上海航运人才需求量达到29.9万人,2020年人才需求量将达35.8万人;人才学历目标为到2010年航运人才中研究生(含硕士、博士)、本科、大专、中专学历比例达到4∶40∶38∶18, 2020年将达6∶42∶42∶10。按照这一人才需求,到202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专业性和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近20万名[4]。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短缺的航运人才主要包括分别是高级航海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船舶管理人才、高级船舶修造、港口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国际化海事教育与培训人才、船舶检验验船师、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人才、国际航运经纪人、国际航运金融人才、国际海事法律和仲裁人才、国际航运保险人才,以及航运咨询和研究人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来,“中心”人才队伍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才资源总量由“成长期”进入“稳定增长期”,人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人才专业门类比较齐全,与国内港口城市相比居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上海在航运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表5-2中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与同年的香港伦敦这两个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船舶管理专业人才、验船师、国际航运经纪人等人才差距还相当大[5]。

表5-2 2007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规模 (人)(www.xing528.com)

注:转引自论文《弥补航运人才缺口,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目前,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现状尚未适应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短缺,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离伦敦、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求。

在中国航运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航运人才对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未来若干年内,航运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稳步实现人才集聚目标,必须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不同有效途径,形成对航运人才的吸引与凝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