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数康乾盛世:揭秘‘议罪银’写下王朝没落伏笔

细数康乾盛世:揭秘‘议罪银’写下王朝没落伏笔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议罪银”就是如果有官员做了什么错事,有过失的话,只要向朝廷交一部分的钱,就能减轻或是免去惩罚,而这笔银子则归乾隆所有,全部进入皇帝的私人腰包。和珅这次“议罪银”的马屁拍得非常到位,也令乾隆极为舒爽。

细数康乾盛世:揭秘‘议罪银’写下王朝没落伏笔

乾隆在皇帝位60年,他将大清帝国带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统治期间,尤其是中后期,由于好大喜功、生活奢侈等原因给帝国埋下了深深的隐患。甚至在他在位期间就因为人多地少而饿殍遍野,在京城之内常有许多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抢饭吃;同时,社会矛盾异常激化,常有暴动和起义发生,例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发生农民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青海发生起义,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起义,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湖南发生苗民起义,嘉庆元年(1796)(乾隆退位为太上皇的第一年)爆发了持续九年的白莲教起义[4]。这一系列的农民反叛虽然迅速地将大清帝国推到了衰败的边缘,但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吏治败坏。

乾隆中后期吏治混乱最突出的表现当属腐败成风。按理来说,乾隆惩贪之严绝不在其父雍正之下,而且他更加严格立法,以法律为依据惩治贪官,这一点不要说其后世子孙难以望其项背,就连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都没有他做得好。经过他调整的《大清律》将惩贪的条款全部记录其中,查实官员所贪银两在千两以上[5],一旦正式进入司法程序就很难活着出来。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乾隆时期贪风之炽却与惩贪之严成正比例,朝廷抓得越严贪官就越多,这种怪现象的产生有两个最大的原因。

第一,乾隆驭臣有道,但他认为“用功不如用过”,喜欢任用、宠信那些虽然有着各种他知道的缺点、毛病但却容易被他掌控的官员,例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查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6]贪污,但是乾隆却因为李侍尧曾经给自己孝敬过不少好东西,而且他确实是朝廷需要的有功有才之人而将其罪都免了;第二,乾隆时期有一个非常匪夷所思的制度——“议罪银”,从侧面鼓励官员贪污并帮他们找到减轻惩罚的方式。

所谓的“议罪银”就是如果有官员做了什么错事,有过失的话,只要向朝廷交一部分的钱,就能减轻或是免去惩罚,而这笔银子则归乾隆所有,全部进入皇帝的私人腰包。现代学者纪连海在《正说和珅》中提到“议罪银”时说:“您要犯罪了,您拿一笔钱交到皇上这儿,然后乾隆一看,本来应该流放你10年的,算了,流放你3年,您把钱交我这儿就行了……这个议罪银制度好,您敢说您的一生不犯错误?所有的大臣还没犯罪呢,先把钱交给皇上。皇上,这是我的钱,我存这儿,将来我犯错的时候从这儿直接勾。您就甭朝我要,我都先存在您这儿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都知道自己指不定哪天因为个什么事就惹皇帝不高兴了,有了“议罪银”先把钱交给皇帝,一旦自己犯了事或是惹皇帝不高兴了,也不用太担心,皇帝看在自己交过的钱的分儿上,多少会担待点儿的。所以,议罪银制度在朝廷中是很受一些官员欢迎的,而乾隆自己本身也很喜欢这一制度——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就有钱可以挥霍了。不过这个制度并不是乾隆自己的主意,而是他身边最大的宠臣和珅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想出来的。

说到和珅,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他是乾隆时期最为得宠的臣子,关于他能够如此得到乾隆信任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他很会揣摩圣意,能够很好地了解皇帝心里到底想要什么。“议罪银”的提出就能看出来这一点,它毕竟帮助皇帝解决了缺钱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乾隆时期的几项伟大的功绩都离不开庞大的财政支持,仅仅是六下江南的开销就不是仅凭国库就能支撑的。和珅及时提出这样一个想法,帮助乾隆解决了眼前他最着急的问题,也难怪皇帝特别喜欢他。

和珅也凭借对乾隆的了解,使自己达到了呼风唤雨的程度。当时的乾隆是比较孤单的,他很早以前就不再立皇后,其他的嫔妃地位较低,是不能轻易见到皇帝的,而少数还活着的皇子公主也大多住在宫外;那些他曾经赏识的官员在他晚年或死或告老还乡了,新提拔的官员则与他年龄相差悬殊,有代沟。不过这一切都因为有了和珅从中调停、上下沟通,才使得乾隆不至于寂寞难耐。另外,和珅能为皇帝背黑锅、为其奢侈的生活提供财源,别人办不成的事只有和珅能办,其实晚年的乾隆是离不开和珅的,也正因此,和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被称为“二皇帝”。

和珅也知道自己对于乾隆的重要性,因此他才敢放肆地做更多别人不敢做的事:揽权受贿、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和珅极其贪婪,他经常公开索贿,地方官员在给皇帝进贡时都会给他准备一份,所以,时间一长,和珅就积累起了巨额的家产。但是,他大概也是因为担心自己不知道哪天因为什么事惹得乾隆不高兴了,所以才想出“议罪银”这样一个方法,为自己的日后仕途平顺多加几道安全锁。

和珅这次“议罪银”的马屁拍得非常到位,也令乾隆极为舒爽。后来,内阁学士尹壮图[7]实在看不下官场因此腐败不堪,整个帝国呈现出岌岌可危之态,于是就上奏乾隆,希望他能整顿吏治,废除“议罪银”制度。结果惹得乾隆非常不高兴,甚至差点要了尹壮图的命。其他官员看到尹壮图的下场,再也没人敢提一个不字,而和珅则更加得意。(www.xing528.com)

其实,时至今日我们能够看到,尹壮图绝不是危言耸听,“议罪银”的坏处不胜枚举:首先,以钱赎罪破坏了国家法律的公正性,使得许多官员可以肆无忌惮地违法乱纪,加剧了清廷的腐败;第二,“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们为了筹措“议罪银”只会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商人,造成社会动荡;第三,官员的录取也以敛财、行贿多寡为依据,行政能力被忽视,使得政府官员素质下降,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之势。

和珅之死

和珅之所以能够得到乾隆如此恩宠,并非全都因为他善于揣摩圣意,了解皇帝心中所需,实际上,和珅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天资聪颖,小的时候就接受了正统的教育,且读书认真、成绩优秀,得到老师的称赞;他语言能力非凡,除满语、汉语外还会蒙语、藏语;年轻时候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在担任皇帝侍卫的时候,就得到了乾隆的重视和喜爱,从此仕途一帆风顺,直到乾隆晚年成为人们口中的“二皇帝”。

和珅虽然会讨好乾隆,极其善于玩弄权术,但其劣行也并不是遮掩得滴水不漏,至少被皇十五子颙琰看在眼里。乾隆后来将皇位让给颙琰,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皇权,朝中大事仍由他来决定。但是,乾隆年纪大了,很多事都要通过和珅来办,和珅则更加耀武扬威、专横无比。嘉庆帝却一直不动声色,如果有人说和珅不好,他还会维护和珅说:“我有很多事还要依仗此人,你们为什么要说他不好呢?”和珅因此也并未将嘉庆放在心上。直到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收拾和珅的刀才终于亮了出来。

嘉庆皇帝

起初,嘉庆命和珅负责乾隆丧仪大事;第二天正月初四,嘉庆就以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不用心而免去了和珅军机处大臣一职,命其昼夜守灵,不许出入,并派人监视他严禁与外界联系;初五这天,一众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各项罪名的奏章;初六、初七,嘉庆帝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初九,在宣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将和珅革职并关押入狱,随后就开始了对和珅的会审及查抄家产;正月十一日,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包括:欺骗皇帝、扣压军情报告、任用私人亲信、贪污聚敛钱财等,并命朝中大臣商议定罪;正月十五,在京的文武大臣奏请嘉庆将和珅凌迟处死,皇帝念在他曾任首席军机大臣,为顾全国家颜面而令其自我了断。嘉庆皇帝在处理完和珅后,除了其亲信受到处分外,其他和珅保举的官员或是曾向和珅行贿之人,都不予追究,保证了政局稳定。

和珅称得上是老奸巨猾,他在官场多年,一直如鱼得水、呼风唤雨,而如今却在15天内就被新皇帝收拾得干干净净,也称得上是盛极而衰。其实,自嘉庆登基后,和珅的家里就一直不顺,先是他最疼爱的小儿子仅仅两岁就夭折,没多久弟弟在军中染瘴气而亡;第二年,孙子也夭折;第三年,与他结发30年的妻子撒手而去;还不到一年和珅自己也命赴黄泉,最后只被儿子草草葬在河北蓟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