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明帝国:景泰帝时期的文臣官僚宣言

大明帝国:景泰帝时期的文臣官僚宣言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最高权力阶层那对活宝师生一拍脑袋就做出御驾亲征等轻率举措和军中将士手足无措、毫无战斗勇气相比,此时大明帝国的文臣们则表现出相当的持重与忠勇。在俞鉴看来,以目前这等态势若想要挽回大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力劝当今天子放弃亲征。正统帝御驾亲征决定做出后,他也被列入了随征人员的名单中。数日后北方传来明军覆没的消息,罗如墉果然死于土木战乱之中。

大明帝国:景泰帝时期的文臣官僚宣言

与最高权力阶层那对活宝师生一拍脑袋就做出御驾亲征等轻率举措和军中将士手足无措、毫无战斗勇气相比,此时大明帝国的文臣们则表现出相当的持重与忠勇。尽管经过明初数度的血腥清洗和变化莫测的政治高压,大明政界犬儒主义盛行,但由于自小起就接受正统儒家理想主义的熏陶,一直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追求的众多科举出身的文臣们,面对屡谏无效、报国无门的不堪情势,在明知随驾北征仓促成行必定会凶多吉少的情况下,却依然怀着忠君为国以死报效之念扈从北行。

兵部郎中胡宁在正统帝下达的随驾北征名单里就有他的大名,可他那时刚好生病了,于是就请求同事兵部职方司主事俞鉴代行。俞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人听说此事后前来好心相劝:“俞主事,你老家在浙江桐庐,距离这儿甚远,且家中儿子尚幼,一旦随驾北征有所不测,这将如何是好?”没想到俞鉴听后却一脸严肃地说道:“为国,臣子敢计身家!”这事后来传到了兵部尚书邝埜那里,邝尚书一下子就明白,昔日并不为自己太注意的属下主事俞鉴是个贤人君子,于是就数度找他计议事情。在俞鉴看来,以目前这等态势若想要挽回大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力劝当今天子放弃亲征。但那时的明英宗只相信“父师”王振“王先生”的,其他任何人的话他都听不进去,更何况本来在朝中就职位低微的俞鉴那就根本不在他的眼里。可俞鉴什么都不计较,义无反顾地跟随北征,最终殉难于土木堡。(《明史·邝埜传附俞鉴传》卷167)

还有一个小官叫罗如墉的,庐陵人,进士出身,入仕后被授予行人之官。正统帝御驾亲征决定做出后,他也被列入了随征人员的名单中。临行前,与妻子诀别,他发誓以死报国,并嘱咐翰林刘俨日后为他写墓志铭。刘俨听后万分惊愕,自己活了这么大年纪,只有替死人写墓志铭,哪有接受活人托付为他写那玩意儿的,于是当场予以了拒绝。没想到,罗如墉反倒笑着对他说:“刘翰林,千万莫惊诧,我们随驾一走,你就知道我没有胡说了。”数日后北方传来明军覆没的消息,罗如墉果然死于土木战乱之中。(《明史·邝埜传附罗如墉传》卷167)(www.xing528.com)

像这样悲壮的动人故事发生在扈从朝臣中还有许多许多,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的朝臣们虽然屡受正统皇帝及其“父师”的迫害,但依然不改忠君报国之心。在此笔者不得不说,他们的品格与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大明天子御驾亲征的士气是何等之低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