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论星官记述-秦汉研究.第十三辑

司马迁论星官记述-秦汉研究.第十三辑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司马迁的《天官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系统的星经。司马迁是第一个全面、系统记叙星空众星的人。在《天官书》里,他记述了九十个左右的星宿名,共约四百颗星。这是星等的观念在星图制作上的第一次显示。司马迁是明确感到了星等不同的。自司马迁写出《天官书》后,人们对星空的观察越来越细密,认识的星名、星数也越来越多了。晚于他的陈卓对星官、星数的统计数目比他还少就是一个明证。

司马迁论星官记述-秦汉研究.第十三辑

巫咸、甘氏、石氏都可能写过星经,但这些经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说,司马迁的《天官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系统的星经。

司马迁是第一个全面、系统记叙星空众星的人。在《天官书》里,他记述了九十个左右的星宿名,共约四百颗星。这为后人认识星空、编制星图,打下了基础。

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的漆箱盖上的二十八宿,是二十八宿名围绕一个“斗”字,那是宿名的按顺序排列,不是星图。但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天象体系于此已经成熟,因此,《汉书·天文志》说:“凡天文在图籍。”天文图籍应该包括星图。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末年的洛阳古墓里,各有一幅星图出土。前者是地图的组成部分;后者内容十分简单,只有五十五颗星,虽然仍属于示意图范畴,但毕竟已是星图开始应用的一个证据。

司马迁全面、系统地记叙星空,的确为后世绘制星图创造了条件。东汉时,我国已编制有水平较高的星图。据说,天文学家张衡就曾编制过星图,可惜没有流传下来。《隋书·天文志》说:“而衡所铸之图,遇乱堙灭。”晋初,陈卓合编甘、石、巫咸三家星经,也编制了星图。《晋书·天文志》说:“武帝时,太史令陈卓,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隋书·天文志》也说:“三国时,吴太史令陈卓,始立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隋书·经籍志》还载有各家天文图赞多种:“宋元嘉中,太史令钱乐之所铸浑天铜仪,以朱、黑、白三色,用殊三家,而合陈卓之数。高祖平陈,得善天官者周坟,并得宋氏浑仪之器,乃命庾季才等参校周、齐、梁、陈及祖恒、孙僧化官私旧图,刊其大小,正彼疏密,依准三家星位,以为盖图。旁摛始分,甄表常度,并具赤黄二道,内外两规悬象,著明躔离攸次,星之隐显,天汉昭回,宛若穹苍,将为正范。”这样精美的星图仪器,可惜都未能流传下来。

1958年冬,在浙江杭州施家山南坡,清理了吴越王钱元瓘次妃吴氏的坟墓;1965年夏,又在杭州玉皇山下,发掘了钱元瓘本人的坟墓。两墓都出土有石刻天文图。图的中央是北极与北斗,周围是二十八宿,显出30个星座,150多颗明星。这张图,实际上只是把曾侯乙墓漆箱盖上的二十八宿名变成了星座,但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星图了。

宋代淳祐七年(1247)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世界最早的石刻天文图。它共载有339颗星及星座名称。还有2091字的文字说明,介绍了宋代几乎全部的天文知识。这份石刻,应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瑰宝。明代常熟石刻天文图,则是它的摹本。

1971年发掘的宣化辽代古墓,从中出土一幅彩色星图。该图画在其墓后室顶部,二十八宿之外,又绘以黄道十二宫,显示出中国天文学已与海外文化发生了联系,互相影响。(www.xing528.com)

北京隆福寺藻井顶部的明代天文图,是1977年夏季发现的。它载星1420多颗,根据唐代的星图所绘制。

福建莆田涵江镇天后宫曾悬挂一幅星图。图上显示星座计288宫,1400多颗星。这些星按明亮程度,画得大小不一。这是星等的观念在星图制作上的第一次显示。司马迁是明确感到了星等不同的。他在《天官书》里多次提到“其一明者”“末大星”“若见若不”“旁小星”“其大星旁小星”……这些明者、大星、小星,若见若不,就表现了星等的不同。但严格地说,太史公的提法,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明到什么等级?小到什么程度?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人做出明确的划分。只有这张星图在画法上划分了,但也只是大一点小一点而已,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第一个提出星等概念并按其等级绘出星图的人是希腊人喜帕恰斯,他是公元前2世纪人。而我们明确星等概念并绘出星等图、表,则是明以后的事了。

自司马迁写出《天官书》后,人们对星空的观察越来越细密,认识的星名、星数也越来越多了。《晋书·天文志》中马续统计的星名、星数就比司马迁多了近一倍。该书说:“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张衡说:“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数,盖万有—千五百二十。”[3]张衡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观测自然比别人更细致。晚于他的陈卓对星官、星数的统计数目比他还少就是一个明证。“后武帝时,太史令陈卓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以为定纪。”[4]《隋书·天文志》载星1565颗。《明史·天文志》载星1725颗。为什么到了明代,人们认识的星又多了起来?那是因为明代对外开放,海外联系较多,人们到了赤道南,看到了在北半球的中国看不到的南极星空的缘故。况且,此时望远镜已传入中国,这比用肉眼来看天空,是清晰得多了。

明代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已经知道把星分成了明暗六等,而且是等数越高(数字越小,即从一到六)星越亮,与外国等次保持一致。从明代开始,传统的中国天文学开始全面地吸收西洋科学的精华,使自己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清代乾隆年间,官修《仪象考成后编》,分恒星明亮程度为七等,统计恒星3083颗。道光年间,重修《仪象考成续编》,其测定的恒星数,则共有3339颗。近代以来,光学发达,各种放大望远镜频频出现,人们看到的恒星数目愈来愈多,恒河沙数,无法计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