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水泥工业源头-唐山启新水泥厂

中国水泥工业源头-唐山启新水泥厂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水泥工业历史上有家著名企业——唐山启新水泥厂,它是中国第一家机制水泥生产企业,可以称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源头。在启新老厂原址建立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中国首个以水泥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2018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在京举行,唐山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入选第一批保护名录。

中国水泥工业源头-唐山启新水泥厂

中国水泥工业历史上有家著名企业——唐山启新水泥厂,它是中国第一家机制水泥生产企业,可以称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源头。从1889年唐山细绵土厂(细绵土,水泥Cement的音译)创办,到2008年6月启新水泥有限公司停产搬迁,启新水泥厂走过了一个世纪的辉煌之路,曾经是中国水泥工业最大的标杆型企业,为中国水泥工业和国家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步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逐步走向成熟,向国外输出设备和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需要。此时的大清政府正在磨难中开始觉醒并谋求“自强”和“求富”,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工艺技术,在“自强”口号下,先后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的需要,水泥需求日益增长,而国内没有一家水泥生产企业,水泥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在这一态势下,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看到了经营水泥有利可图,便开始进行筹办细绵土厂的前期准备工作。1886年,在广东老家的唐廷枢得知澳门细绵土厂采用澳门之泥与广东英德县石灰石做原料,已成功烧制出水泥。他受到启发,在返回唐山后,就将唐山石灰石与香山泥料混合后送往澳门试烧,并获得成功。为了掌握更可靠的试验数据,1888年,唐廷枢又将原料送到英国研炼,数次试验的结果表明为最佳原料。正因为唐山石灰石与香山泥合炼后的优良作用,以及唐廷枢为开办水泥厂所做的长期细致的调研工作,为开办水泥厂奠定了基础和依据。1889年12月1日,李鸿章责成唐廷枢开办唐山细绵土厂,设厂资本由北洋军械所各局、开平矿务局、广东香山县士绅三方各出资两万两白银集股合办。厂址选在大城山南麓,占地2.7万平方米,主要原料石灰石就地开采,土料由广东香山地主雇人挖取,制成砖式晾干运到澳门堆存,再雇船或用开平煤矿运煤船赴香港,顺便到澳门将泥捎回,所用煤炭由开平矿务局廉价供给。1890年,细绵土厂从英国购置机器、锅炉,化验师、炼土匠、工头均由英国细绵土厂选雇而来,其余司事工匠由开平矿务局调拨。初建的细绵土厂,因采用的是立窑生产,窑小落后,制灰不得法,特别是供应原料需长途运输造成产品成本高、质量次,销售困难,连年亏损。1892年唐廷枢病故,接替唐廷枢的江苏候补道张翼见细绵土厂亏赔款项巨大,于1893年奏请政府关闭细绵土厂。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设厂自救”的呼声中,1900年,时任开平矿务局会办的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开始着手恢复细绵土厂。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开平矿务局被英国资本家骗占,细绵土厂也落入了英国资本家之手。1906年,在细绵土厂德籍总技师汉斯·昆德的协助下,周学熙打赢了一场长达6年的国际官司,使中方收回了唐山细绵土厂的产权。1907年,周学熙把唐山细绵土厂更名为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启新),水泥商标定为“龙马负太极图”牌(俗称“马”牌),并购置丹麦先进的回转窑球磨机等设备,生产出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即著名的“马”牌水泥。“马”牌水泥经英国公司试验证明,其细度、强度、凝结、涨率和化学成分等指标均超过当时水泥强国英美两国的标准。1911年,启新水泥获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优等奖。1912年,启新洋灰公司向美国洛杉矶出口水泥1万余桶,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水泥。1915年,水泥与机制彩色花砖等9项启新产品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到1919年,启新在国内所销售的水泥占全国总量的92.02%,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泥厂。当时的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水泥工业翘首,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启新生产经营不仅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受到日资的侵入。因种种原因,自1943年开始,启新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1945年后一度被迫停工。(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方的扶持帮助下,启新逐渐复苏,迎来新的生机。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启新水泥筑造了一大批世纪工程,也迎来它的辉煌发展时期。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北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等“十大建筑”全部使用的是“马”牌水泥。1976年7月28日,唐山遭遇百年不遇大地震,启新水泥厂在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顽强斗争,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第一批“抗震争气水泥”,为唐山震后重建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时,天安门广场改造仍然全部使用“马”牌水泥。包括上海外滩、南京中山陵等许多著名建筑都是使用“马”牌水泥。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内,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只要有重大建筑施工几乎都能见到“马”牌水泥的身影,可见启新水泥厂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

1997年,启新水泥厂组入冀东发展集团,成为冀东发展集团全资子公司。由于该厂位于市中心,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启新水泥厂必须异地搬迁。2008年6月10日,唐山市政府对启新水泥实施停产搬迁,在启新古冶矿山建设现代化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揭开了启新发展的新篇章。在启新老厂原址建立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中国首个以水泥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2018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在京举行,唐山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入选第一批保护名录。

启新水泥厂以细绵土厂为原点,掀开了中国水泥生产的历史性一页,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水泥工业摇篮,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启新水泥厂发展经历挫折、辉煌、灾难、转型,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它所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荣耀,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和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