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太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时间:2024-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墓不大,只有一棺一椁。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是2003年,在湖北召开了一个纪念郭店竹简出土十周年的会议。会上,有博物馆的同志提出不同的意见。东宫者,太子所住的地方。按照古代礼制,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一般居住在东宫。东宫之杯,只能说明杯子是东宫的用品,是太子府的一组器物。

太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第一讲】 太 一:万物的源头

秦 夔凤纹

我想在这里讲讲近年出土的一批重要文献,郭店竹简;讲讲竹简里面的学术问题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太一。

1.郭店楚墓:2000多年前的学术图书馆

我觉得,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国家。用门第来形容国家,似乎用辞不大恰当。但是我想了半天,找不到更好的说法,所以只好这么讲。一些家庭、家族,可以说是书香门第;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确实也是世界上写书、藏书、出版书最多的国家。所以我说我们中国是书香门第。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书籍,就是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墓里出土的竹简。这批竹简是从纪南城北大约9公里处的一个墓葬中挖出来的。那里大概有二百多座战国时期楚国的墓葬。其中的一座在1993年8—10月间连续被盗,所以荆门市博物馆索性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挖掘。正式挖掘从1993年10月18号到24号,持续了大约一周的时间。

墓不大,只有一棺一椁。墓主人显然是个很穷的贵族,或者说,是个很低级的,相当于士的贵族。陪葬品虽然很简单,但是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而且这些竹简全部都是学术类著作。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以前出土的简帛材料中,总有一些非学术类的文献,如:被称为“日书”的月份牌、治病的药方、求神问卜的记录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文字。但是郭店墓里没有这些东西,所有竹简全都是学术著作。这马上让人觉得,墓主人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高级知识分子。墓葬出土的文字中没有记录下葬年代。我们根据陪葬物品的形制、花纹等推断,墓主的生活年代大概在公元前300年到前400年之间。在考古学上,有器物排队的断代方法。比如说,出土了一个东西,但是没有文字注明它的年代。怎么办?考古学家手里有一把“尺子”——他们把有年代记录的器物,按照时间顺序,排成一个序列。不同年代的器物的形制和花纹有不同的特点。把无年代记录的器物,与这个序列相比照,根据它与标准器物的相似度,就能推断出大致年代。我们就是用这个办法确定,郭店楚墓大约是在战国中期或偏晚的时代

从这个墓葬中一共出土了804枚竹简。其中,730枚是有字的,共计13,000多字。那些没字的竹简,相当于我们写字的稿纸。学者们把这13, 000多字整理好之后发现,有些地方连不起来,文字有缺失。可见,盗墓贼曾经盗走了一批竹简。盗墓者并没有把棺材盖整个儿揭开,只是在棺材壁上凿了一个一米见方的洞,用钩子伸进去钩东西。因为棺材里面有水,飘浮在水面上的竹简被盗墓贼钩到拿走了。至于盗走了多少,我们难以估计。

陪葬品除去竹简,还有一些简单的器物。其中的两件为我们了解墓主人提供了特别的帮助。这就是两支鸠杖。根据汉代文献,皇帝会赐鸠杖给他喜欢的大臣,作为70岁生日的贺礼。意思是说,从今以后,你上朝的时候,不必行各种礼节了,拄着鸠杖坐下就行了。《后汉书》上有这样的记录;汉代的另一本典籍《风俗通》上也有记载,而且《风俗通》特别解释了汉代皇帝赐鸠杖的由来。它说,汉代皇帝对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初,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某一次,被项羽追得落荒而逃。到了一块沼泽地,里面有芦苇、水鸟什么的。他就躲了进去。追赶他的人赶到一看说,这儿没人。为什么呢?因为芦苇杆上落有鸠鸟。要是有人藏在这儿,它们早就吓得飞掉了,或者呱呱乱叫。可是现在,鸠鸟们自由自在地站在芦苇上,这说明下面没有藏人。追兵走后,脱险的刘邦认为鸠有灵性,所以对鸠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鸠杖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发明的。这个故事也许是杜撰的,因为只有《风俗通》这一本书上有记载。可是不管怎样,赐鸠杖确实是汉代的制度。而郭店墓主生活在战国时代,传世文献没有记载说明,当时是否有赐鸠杖的习惯。这两支鸠杖的出土,也许能证明战国时代已经有了这种制度。无论如何,这两支鸠杖都证明,墓主的年龄超过了70岁,而且曾得到君主的宠爱。1998年刊行的《郭店楚墓竹简》出土说明中,就是这样解说的,大家也都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是2003年,在湖北召开了一个纪念郭店竹简出土十周年的会议。会上,有博物馆的同志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说,墓中出土的鸠杖太长了。一般有实用性的拐棍不会高过人的腰部,以方便持握。这里的鸠杖不但很长,而且有两个,显然不是老年人走路时用的,很可能是棺椁上的某种装饰。这就动摇了墓主人是70岁以上老人的结论。可是,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证据支持这个新观点。因此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墓主人是一个70岁以上的,身为低级贵族的大知识分子。

关于墓主人的身份,学界还有争论。在陪葬器物里,有一套喝酒用的漆器杯,共17件。因为杯上有耳朵,所以叫做耳杯。其中的一个杯底有4个字“东宫之币”。第四个字不太好认。学界有两种解释:一种说它可以看作“不”,就是茶杯、酒杯的“杯”,即“东宫之杯”;一种说它是“币”,就是师字的右半,也就是老师的“师”,即“东宫之师”。主张“东宫之师”的人说,这明白无误地说明,墓主人是东宫的老师。东宫者,太子所住的地方。按照古代礼制,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一般居住在东宫。太子的老师,后来叫太子太傅,或者太子太保,毫无疑问是大知识分子。可是,如果是“东宫之杯”的话,结论就不这么肯定了。东宫之杯,只能说明杯子是东宫的用品,是太子府的一组器物。那么,太子府的用品怎么到了墓主人的手里?是太子赐给他的,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这样,我们最多只能确认墓主人是士。

2.郭店竹简:从孔子孟子桥梁

现在来谈谈竹简。整理者把13,000多字整理成18篇著作。我在这里不可能一一介绍。只能说,其中的大部分是儒家著作。有三篇或者四篇,从思想内容上看,应该属于道家;其他14篇,都应该划在儒家思想范畴里面。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根据竹简上的分章分篇提示符、简文的思想内容以及竹简的形状和编连方式等因素把这些文字分为18篇,并不能肯定它们本来便是如此。另外,篇章的名字,也是现在整理者按照古人的习惯,取文章开头的两个字或者一句话拟定的,所以我们不必太较真。其实,这也给我们留下很大余地去发挥自己的钻研精神,研究竹简的排序是否合适、分章是否得当、分篇有无道理、命名是否与内容对应等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土过竹简文献。1993年10月出土的800多枚郭店竹简算是最近的一次。见于史载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土竹简,就是从孔子家墙里挖出来的“鲁壁藏书”。那是在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00年。有人在孔府附近扩大自己的宅院,一下把孔府的墙弄倒了一块。结果发现墙壁里藏着一批竹简。这批竹简大部分是学术著作,但是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全部失落了。中间曾有人整理,整理后失落,失落了又整理,于是就产生了著名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争论。从墙里面挖出来的这批著作,是用古代文字写的;而以口耳相传方式传世的,大家作为读本念的经书,是用当时的文字写的,即今文。经学史上所谓的今文、古文之争,跟这第一批出土竹简有关。

此后,过了300多年,到了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就是公元281年,在河南的汲郡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候的竹简。那是盗墓者从魏国的一个国君魏襄王的墓里盗出来的。据说这批书共有数十车。我们不知道车子的大小,总之是出土了几十车竹简。经过整理,共有75篇文章,十多万字,是相当大的一批书。《晋书·束皙传》的记载虽然不太详细,但还是载录了书名及篇幅。另外,《晋书·武帝本纪》也在太康二年记录了此事,并且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怎么整理的。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很重视这批文献。可惜这批竹简后来也由于战乱而失落了。整理出来的东西,也有遗失。保存到现在的只有两部书,一部叫作《竹书纪年》,另一部叫作《穆天子传》。此后,最大规模的出土竹简应该就是郭店竹简,或者扩大一点,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出土的文献。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出土了一大批帛书——文献不是抄写在竹简上,而是在帛上。此后,山东银雀山出土了兵书、湖北云梦出土了很多法律方面的书、江陵张家山出土了医书等等。从70年代到90年代,这三十多年间,出土了大量文献。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我相信,这批东西将永远不会再丢失了。

这批出土文献在学术史上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我曾在马王堆帛书出土的时候参加过一些讨论,以后有机会再讲。而对于郭店竹简,我不但参加,而且组织了几次讨论。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它的价值,我还创办了一个网站,www.bamboosil k.org,专门交流郭店竹简的研究成果。这个网站后来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现在由山东大学主办。郭店竹简的价值就在于,这批文献给我们提供了从孔子到孟子的桥梁。以前,我们搞不清楚从孔子到孟子中间一百多年的思想、学术状况;只知道孔子、孟子和后来的荀子。三个人是三个点,而三个点之间的线却画不出来。而且,我们发现这三个人的思想差别很大:孔子谈“仁”,孟子谈“仁义”,荀子谈“礼”。孟子言必称“仁义”,孔子绝口不把“仁”、“义”并称。为什么?是怎么改变的?因为没有资料,以前我们茫然不知。郭店竹简是成书于孔孟之间的文献,这使我们能够把孔孟之间的学术思想脉络梳理得更加清楚。在这个意义上,说郭店竹简的出土,使得我们要去改写先秦学术思想史,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3.太一的涵义:神灵、星辰与道

下面,我从郭店竹简中挑一篇重要的,大家听了一定会感兴趣的来讲,这就是《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是整理者给起的名字。因为这一篇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太一生水”。该篇共有14支竹简。其中,第1到第8支简,谈太一如何生水,水如何生万物;第9简到14简,谈道是什么,有什么特点。(www.xing528.com)

《太一生水》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关于宇宙生成的一篇很难得的文献。以前我们没有见到过类似的观点,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讨论。大家知道,关于宇宙是如何生成,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各种说法。最著名的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易传》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纬书上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等等。现在,《太一生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新解释。文字不长,我把它抄录出来: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宇宙的始祖叫“太一”,太一生出水,水又返回去帮助太一,这叫“水反辅太一”;辅就是帮助的意思。太一生水之后,水又返回去帮助生它的太一。这是非常有趣非常重要的互动思想。太一生出水;而水也不是被动的,它又回去帮助太一生出天。天又返回去帮助太一生出地。“天地复相辅”,天地本是对立的,却又互相帮助,再生出别的东西。这种互动的宇宙生成论,好像是前所未见的。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非常深刻。它提醒我们,要把世界看成活泼泼的,而不是死沉沉的。要知道,任何被创生出来的东西,都不仅仅是被动的,同时也是能动的;都不仅仅是被作用的,同时也会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反辅”——反回去辅助作用者。另外,我们还要知道,任何互相对立的东西,都不仅仅对立着而已,它们还互相依存,互相完善;对立的同时就依存就完善,而且正因为对立,所以才能依存,才能完善,这就是所谓的“相辅”。一个反辅,一个相辅,上下左右,都活动起来,就无往而不胜了。

《太一生水》奉“太一”为宇宙的始祖。那么太一是什么呢?关于太一,古书上大概有三种解释。一个说,太一是一位尊神。这种说法见于屈原的《九歌》。《九歌》里面有“东皇太一”。东皇,就是东面的上帝,他叫太一。太一神据说跟泰山有关,所以泰山是祭祀他的地方。

天文学家则认为,太一指的是“紫薇垣”里的一颗星。中国天文学家把空分成五个部分,中间的那部分叫“紫薇垣”。“垣”就是城墙的意思。太是紫薇垣中的一颗星。《史记·天官书》里干脆说太一就是作为众星之轴北极星

哲学家们则认为,《太一生水》里的这个太一,显然是一个哲学范畴。就是伟大,比大还要大,所以叫“太”。太一是伟大的“一”。这个“一”,既一切数、一切物的开始,也是一切物、一切数的总汇。最早、最全、最大,所以叫作“太一”。譬如《庄子·天下》篇里就说:关尹、老聃的哲学,以太一为主轴,叫做“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篇里干脆说:一不是别的,就是道的别名。因为“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就是说,道这个东西,太微妙了,我们没有办法指它的形状,也无从给它起个名号,所以只好勉勉强强地叫它“太一”——取为万物之原,是伟大的开始而又无所不包的意思。

事实上,关于“太一”的三种解释可以被统一起来。不管是神,是星,还道,都有本原、起始、伟大、唯一、一切的意思。而且,在当时,这三种涵义不一定分得很清楚,很绝对。混沌一点,也许倒更加接近原意。

4.太一生水:据说世界是这样生成的

“太一”创生万物,首先生出来的是水。这种重水的思想,是许多古老民族共有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水为万物之原。”印度则有地水风火“四”之说。现在,我们着重谈谈,《太一生水》与我们已知的宇宙生成论有哪不同。大家知道,基督教犹太教在谈上帝如何创造宇宙万物的时候,说帝先创造什么,再创造什么,但就是没有说创造水。《旧约·创世纪》里暗,水是与上帝同在的。原文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的灵运在水面上,这说明水早已有了,并没有谁来创造它。而印度的“四大”说则认为,水是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一。这当然就意味着,水并不是被创生出来的,而是要去创生别的东西的。希腊人的看法也是这样。可是,《太一生水》里面却说,水是“太一”生出来的。这就和《圣经》、希腊及印度的哲学迥然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太一生水”的“生”字。它也大有讲究,不能视而不见。一说到“生”,大家很容易想起“鸡生蛋蛋生鸡”的难题:到底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我们这里不讨论它们谁先谁后,而是要借用这个问题涉及的两种“生”法,来谈谈宇宙生成的大课题。

鸡生蛋和蛋生鸡,虽说都是生,却是两种不同的生法。鸡生蛋,生完以后,鸡还是鸡,蛋自是蛋,各自独立存在。这可以说是“派生”,即,从大的里面再生出一个小的来。蛋生鸡的情况就不同了。蛋把自己变成鸡,鸡生出来以后,蛋便不复存在了。这叫做“化生”。在哲学宇宙论中,关于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两种论点,正好与上述两种生法相对应。与派生相对的叫宇宙生成论。例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整个宇宙,一步一步地生出来,就像鸡生蛋一样,生生不已。另一种叫本体论,认为宇宙的各种现象背后,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本体。它体现为各种具体的东西,或者变化为各种具体的东西,而本体就藏在它所化成的事物里面,如“太一生水”。水生出来以后,太一便藏在水中,作为水的主宰和灵魂。这就是化生。

有人说,尽管派生、化生的说法很生动,很有启发性,可是太一生水的生法,还是应该算作派生。太一先生水,再生天、生地、生阴阳四时,一步一步生过去。太一还是太一,不见衰减,水、天等物,各自独立,这不是派生是什么?我认为,这样说来,确实有点像派生;但是准确一点说,应该是“太一化为水”。我再引一段原文,疑问就解决了。

原文在说完太一生(化为)水、水为太一所生(化)以后,还有一段小结性的话,说道: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太一不仅生(化)为水,而且还要藏于水中。这种藏,不是像鱼儿藏在水里那样,而是如同道之无所不在,是普遍藏于个别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抽象藏于具体之中,无藏于有之中。这样的“藏”,实质上就是化生,是变化自己为新的存在,用这种办法“为万物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的过程不是无限延伸的,而是“周而又始”的。

生为水以后又藏于水。这说明,太一和水、水和太一,是不能脱离,不能各自独立存在的。水离开了太一,就成了无源之水;太一离开了水,便无影无形。二者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能化和所化的关系。藏于水,是太一的静态;行于时,是太一的动态。这里面还有许多哲学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深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