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角恋:狗血与深情并存!现在打开美术史的新方式!

三角恋:狗血与深情并存!现在打开美术史的新方式!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正结果就是1853 年 左 右,艾菲回娘家、退婚戒、正式书面通知,几大步一气呵成,铁了心地要求结束与拉斯金的婚姻。这场维多利亚时期的狗血剧,最终在1854 年艾菲与拉斯金的婚姻以“incurable impotence”的理由被判决无效尘埃落定。1853 年,刚刚24 岁的米莱斯被皇家艺术学院正式授予副院士头衔,成为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后来经过露易丝公主的调解劝说,维多利亚女王终于开了金口,解除了对艾菲的上流社会封杀令,此时米莱斯已身患重病。

三角恋:狗血与深情并存!现在打开美术史的新方式!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外文名字:John Everett Millais

文中简称:米莱斯

生存年代:1829——1896

寿命:67 岁

国籍:英国

创作方向:肖像画

主要作品:《奥菲丽亚》《耶稣和父母在自己家》《盲女》

艺术特色:他是19 世纪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其画风细腻,写实能力极强,技法精致、华丽,擅长于将生活的真实在画面上表现出诗一般的忧伤感人情调。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尤以描绘浪漫历史场景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居多。1896 年,他出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和院长。

前篇我们看过拉斐尔前派的帅哥罗赛蒂,本章来八卦一下他的好友米莱斯那纷杂的艺术人生

在拉斐尔前派的三架马车之中,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是年龄最小的,却是才华最为惊人,取得成就最高的一个。他就是我等普罗大众仰望的神童,4 岁就开始拿起笔画画了,12岁时考进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成为建院有史以来最小的学生,在校时拿奖拿到手软,其作品《奥菲丽亚》被公认为代表着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绘画高峰。他后来不但开山立派,还成为母校的院长,是第一个获得世袭爵位的画家。

作品名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之日的恋人》
作  者:米莱斯
作品年代:1851——1852

作品名称:《拉斯金肖像》
作  者:米莱斯
作品年代:1853——1854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史上所有踢馆的牛人一开始总是要被打的,要打人先学挨打是规律。拉斐尔前派也不例外,刚刚出头时也是被各种打压,好在他们得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大咖约翰·拉斯金的大力提携,来看看他的头衔就知道他有多牛了:专业的作家、画家、艺术评论家、艺术赞助人、业余的地质学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大概算是最早杠上开花的斜杠青年了。有了他的站台,拉斐尔前派才扛住了四面八方的口水没被淹死。

大咖十分欣赏才华横溢的米神童,欣赏到要他为自己的夫人画肖像的程度。

拉斯金夫人Euphemia Chalmers Gray 爱称为艾菲,她比拉斯金小9 岁,两家算是世交,这两人也算青梅竹马、门当户对,1848 年4 月就结婚了。

按说有这样基础的婚姻应该很幸福才是,但他俩的婚后生活怎么说呢?还真是有点一言难尽。至于什么原因,且听之后分解。

艾菲比米莱斯大一岁,算是美女一枚。下页有米莱斯所绘作品为证。

如果不信还可以看看另一位作家托马斯·里士满笔下的艾菲。(www.xing528.com)

至于这对姐弟是怎么从模特与画家的关系发酵为情人的,我也懒得关心,估计就是杰克先生给露丝小姐画画那种套路,画着画着就迸发了爱的火花。反正结果就是1853 年 左 右,艾菲回娘家、退婚戒、正式书面通知,几大步一气呵成,铁了心地要求结束与拉斯金的婚姻。

作品名称:《艾菲》
作  者:托马斯·里士满
作品年代:1851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这段三角恋完全没有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体面收场,而是闹得满城风雨。拉斯金不但是米莱斯的朋友,还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居然不但不知恩图报,还撬了朋友的墙脚。这种行为在江湖本应被吊打,但没想到的是,剧情却发生了神一样的反转,真是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

作品名称:《艾菲》
作  者:米莱斯
作品年代:1873
作品材质:油画
收藏于英国珀斯博物馆和美术馆

因为艾菲曝出了一个核弹级的猛料:本小姐与拉斯金结婚6 年,还是处女

艾菲小姐此时大概也是豁出去了,各种曝料,展示了她与亲爹的书信来往,其中控诉了拉斯金觉得她的身体让他觉得恶心等等内容……而拉斯金本人在一份律师声明中,白纸黑字承认了此事,原话是:我的妻子很美,但却无法对她产生必要的激情……

这场维多利亚时期的狗血剧,最终在1854 年艾菲与拉斯金的婚姻以“incurable impotence”的理由被判决无效尘埃落定(什么意思请自行度之)。这个词对一个雄性动物而言实在是不可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戴着道学的面具,官方宣传禁欲,道德标准僵化,正派的女性被教育说应该没有性欲,有也要克制。可人性就是你越压制什么反弹就越强烈,正如20 年代美国的禁酒令,结果却促成了私酒泛滥、警察腐败、黑社会发展壮大的局面。所以官方一幅扑克牌脸,私下坊间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却是各种荒淫无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艾菲的离婚让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很是讨厌,规定只要有她在的场合,艾菲就不许出现,这也等于向整个英国上流社会发出了对艾菲的封杀令。

面对感情时,女人往往比男人要坚定得多,如果她认为是遇到真爱的话,一切皆可抛。

而男人远比女人会权衡利益得失,事业、地位、金钱……哪一样都比一段爱情要实际得多。1853 年,刚刚24 岁的米莱斯被皇家艺术学院正式授予副院士头衔,成为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

作为一个前途一片大好的艺术界新星,面对一边是能提携自己的业内大佬、一边是一个可能会让自己从此被封杀的女人的这种选择,换你会选择哪一边?

作品名称:《自画像》
作  者:米莱斯
作品年代:1881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米莱斯用事实证明了他不但画画得好,人品更好,配得起艾菲的爱与勇气,他坚定地牵起了艾菲的手,此生没有再放下。

1855 年两人结婚,婚后的米莱斯正大光明地以艾菲为模特儿,画了很多画,一口气生了4 男4 女8 个孩子,实现了人生大圆满。

有没有嫁对人,经历点人生波折就知道了。此时米莱斯不但没有迁怒于妻,反而更加体贴艾菲。这里要大力表扬下米莱斯爆表的双商,他可不是凡·高那种毫无生活能力的艺术怪咖,他不但艺术天赋超群,搞起社交来也是个中好手,否则你以为皇家艺术学院院长的位置是那么好坐的吗?

他凭着俩人的真爱加上大搞公关活动,赢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同情。后来经过露易丝公主的调解劝说,维多利亚女王终于开了金口,解除了对艾菲的上流社会封杀令,此时米莱斯已身患重病。但他此生应该没有遗憾了,孩子成才,事业到达顶峰,最重要的爱人光明正大地立于人前。

1896 年,米莱斯患喉癌去世,终年67 岁,后来成为英国国王的爱德华七世为他主持了葬礼,他被安葬在伦敦圣保罗教堂。一年多之后,艾菲也随之离世,她被安葬在苏格兰的一处教堂墓地,那是米莱斯曾经画过的故乡

作品名称:休憩的山谷
作 者:米莱斯
作品年代:1858——18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