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汉荣耀:匈奴人对汉朝的忠诚与贡献

大汉荣耀:匈奴人对汉朝的忠诚与贡献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匈奴人,他对汉朝的忠诚和贡献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几乎所有的汉人大臣。三个人中的第二个人是上官桀,他是刘彻晚年的一个重要武将。听了上官桀的话,刘彻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一下被触动了:上官桀这个人居然这么把朕的健康放在心上,这是何等的忠臣!

大汉荣耀:匈奴人对汉朝的忠诚与贡献

刘彻在选择托孤人选的时候实在是费了不少心思。在他看来,霍光忠诚能干,上官桀能征惯战,桑弘羊善于理财,金日磾最能体现他晚年胡汉一家和平发展的思想,这一阵容可谓能文能武、中外结合,既能搞政治又能搞经济,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了。那么,这里有个问题:除去霍光,在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三个人里面,谁是刘彻最为看重的呢?

答案或许有些出乎你的意料,不是打过匈奴、征过大宛的上官桀,也不是经济能手桑弘羊,而是匈奴人金日磾。

金日磾原是休屠王子,本可在草原上过上层社会生活,不巧当时汉朝出了个霍去病,带兵横扫草原,先抢了休屠部落祭天的金人,后又逼得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投降就投降吧,按刘彻的习惯,休屠王投降过来虽然不能再称王,但做个侯爷总是没有问题的,金日磾不是王子也还是个公子。没想到,休屠王临场退缩,当即就被浑邪王杀了,他的手下也死的死,散的散,剩下那些没死没散的也并入了浑邪王手下。金日磾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跟随母亲带着弟弟来到长安城,在黄门做了一名养马的马夫。这一年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金日磾十四岁。

让匈奴人养马,朝廷也算物尽其用。十四岁的金日磾在母亲的教导下并没有生活在仇恨中,他每天都认真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切草、喂料、放马,毫不倦怠。机会总是青睐那些认真的人。金日磾把马养得又肥又壮,人也长得高大威严,而且行事端正,得到了刘彻极大的赏识。他先做了马监,很快又被提拔为侍中、驸马都尉,后来又做了光禄大夫,出入都跟随在刘彻身边。

能够时常跟在皇帝身边,即便是在汉人官员里,也是不可多得的荣耀,可金日磾从没敢忘记自己的身份,几十年间在皇帝身边目不忤视。刘彻赏赐的宫女他也一个不碰,更是曾经生擒莽何罗,救了刘彻一命。可以说,他对皇帝的谨慎忠诚,丝毫不比霍光差。

金日磾的家教也非常严格,当年他母亲对他的教育甚至得到了刘彻的赞许,刘彻还命人给金日磾的母亲画像,并悬挂于甘泉宫内,而且在画像上注明“休屠王阏氏”。金日磾对母亲也极为孝顺,甚至在母亲死后,金日磾只要进入甘泉宫,每次都在母亲的画像前驻足,流泪跪拜一番,方才离去。当金日磾得到皇帝的重用后,刘彻对他的长子弄儿也十分喜爱,甚至称呼弄儿为“我的儿子”。一般人的孩子要是得到皇帝这样的宠爱,早被捧到天上去了,金日磾却不一样,他对儿子的要求因此变得更为严格。然而,亲爹的严格比不上皇帝干爹的宠爱,弄儿长大后还是向着二世祖的方向发展了,甚至已经到了敢在宫里公开调戏宫女的地步。对于弄儿的不成器,金日磾忍无可忍,又担心他做出淫乱宫廷的丑事,最后只好含着泪逼死了他。

金日磾做人严谨如斯,让刘彻也好生敬畏,甚至已经忘了他匈奴王子的出身,把他当作最忠心、最值得敬重的臣子对待。据说,当年刘彻托孤的时候,本是有意选择金日磾作为首辅大臣的,但金日磾以自己是匈奴人,如果他做了首辅就会让匈奴看轻大汉为理由拒绝了刘彻,甘心为霍光做副手。等到刘弗陵做了皇帝,霍光宣布刘彻遗诏的时候,金日磾又说现在皇帝还小,做大臣的应当尽心尽力辅佐皇帝,就推掉了封侯的诏命。试想,如金日磾这样忠心、低调、能干、孝顺、讲原则且知进退的大臣,哪个皇帝会不喜欢?作为一个匈奴人,他对汉朝的忠诚和贡献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几乎所有的汉人大臣。

常理计算,在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作为年纪还不满五十岁的辅政大臣,金日磾正是一展宏图的时候。令人没想到的是,金日磾在辅政后不久就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很快就要不行了。

金日磾的病很可能是他在中原长期水土不服造成的。当时,他生擒莽何罗的时候已经病了,也可能后来一直就没好,病情越来越重,直至不治。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请容后再提。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九月,弥留之际的金日磾在床上接受了皇帝(实际上可能是霍光)赐予的秺侯封号,第二天便病死在家中。

三个人中的第二个人是上官桀,他是刘彻晚年的一个重要武将。这个人早年间也是养马的,因为力气大,加上马上功夫不错,刘彻安排他做了未央宫的养马头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怎么又是个养马的?

要知道,有的时候,养马并不见得是下等的活计,尤其在刘彻那个时代。刘彻喜欢打仗,也非常重视和喜欢马,在那时,一般人要是能给皇帝养好马,那就是往上爬的一个阶梯。上官桀却不走寻常路。

有一次刘彻病了,治了许多天,好不容易病好了,刘彻就惦记着他养的那些好马,也没跟其他人打招呼,自己急匆匆地跑去看马。没想到,在未央宫的马厩里,刘彻发现原本那些膘肥体壮的好马如今一匹匹全都没精打采,不少甚至变得骨瘦如柴。这下刘彻勃然大怒,把养马的头子上官桀抓来一顿臭骂:“你小子以为我没机会看这些马了,是吗?!”说罢就要将上官桀拖出去砍了。

一看皇帝发怒,上官桀赶忙跪下来辩解:“前段时间听说陛下龙体欠安,臣日夜思念,寝食不安,时刻盼望着陛下能早些好起来,实在是没什么心思料理这些马。”他说着说着眼泪就开始不住地往下流,最后干脆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也无法分辨上官桀的话是不是真的,或许他就是看皇帝不在所以偷懒了呢?但至少他的应变能力是一流的。皇帝位于统治阶级的最顶端,看似众星捧月,实则内心孤独。为了各自的利益,肯为他尽心办事的人多了去了,却有几人能打心眼里关心皇帝的身体?听了上官桀的话,刘彻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一下被触动了:上官桀这个人居然这么把朕的健康放在心上,这是何等的忠臣!于是,上官桀迅速升迁,先做了侍中、搜粟都尉、少府等,后来又做到太仆,一跃成为政坛的红人。(www.xing528.com)

发迹了的上官桀还是武帝后期惯战的将领之一,曾多次带军出征匈奴和西域。当然,以上官桀的水平,和武帝前中期那些优秀的将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相比,他还是远远不如的,就连李陵军事能力也要超过他。惯战不等于善战,上官桀履历上能查得到的战功中最显著的一次要数跟随李广利出征大宛那次:上官桀领一骑偏师攻破郁成,迫使郁成王败走康居国,随后被上官桀擒杀。我们知道,征大宛那次本来就是杀鸡用牛刀,结果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严格地说,算不上什么光彩的战绩。但没有办法,谁让当时朝廷的军事人才青黄不接,刘彻只能从矬子里面拔将军,拔出来的就是上官桀。虽不如人意,但好歹也堪一用,至少比李广利靠谱吧。而且,上官桀和霍光的私人关系很好,很早的时候霍光便把长女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这当然是一场政治婚姻,就是拉帮结派的意思,它让霍光和上官桀两家在朝中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这一点也印证了我对霍光的看法,即便是在尚未独揽大权的早年,霍光的内心也不像他平时在百官面前表现得那么谨慎、公正和稳重。

三个人里面的最后一个是桑弘羊。如果不刻意去查,或许谁都想不到桑弘羊竟是当时朝廷中资格最老的重臣(注意,这里连“之一”都不需要)。此人出身商贾世家,天生自带神奇的特异功能。

我们知道,在计算器出现之前,中国人都是用算盘计算的。按现代人的认识,算盘的雏形大概出现于东汉后期,成熟于宋代。在没有算盘的西汉,商人们普遍使用由竹子做成的筹码进行运算,而桑弘羊则从小就可以不借助筹码直接进行心算,既快又准。在当时人看来,这就可以算是了不得的特异功能。桑家是当时洛阳屈指可数的富户,桑弘羊又天生是个神童,这使得他早早地便可以接触上流社会,得到在皇帝身边做侍中的机会。

这一年是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刘彻十六岁,桑弘羊十三岁。

我们知道,在刘彻的手下为官是非常不易的,得宠失宠、起起落落都是常事,哪怕你做到百官之首的丞相,也不意味着明天不会丢掉性命。然而,纵观整个武帝一朝,桑弘羊却是政坛的一棵常青树,最终他当官的时间比刘彻当皇帝的时间还要长,几十年间不仅屹立不倒,还步步高升,官越大,皇帝对他越信任。

要说桑弘羊有什么秘诀能得到刘彻如此的青睐,除了两人未成年就认识,感情基础好,最重要的是,桑弘羊一辈子都致力于为皇帝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还是皇帝最不能拒绝的,那就是挣钱。尤其是对没什么节约意识、花钱如流水的刘彻来说,再多的钱也不够他折腾,因此,一个能帮他挣钱的大臣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有文景两朝的积蓄,加上一些增加收入的措施,在刘彻当皇帝的前二十年,朝廷的财政勉强还能支持,这个时候的桑弘羊对于刘彻是没什么大用的,所以桑弘羊这个侍中一侍就侍了二十几年。到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刘彻已经把汉初七八十年的积蓄挥霍一空,百姓却因为繁重的赋税、豪绅的剥削和连年的灾祸而日趋穷困。为了扭转社会和财政的不利局面,刘彻开始重用所谓的“言利之臣”,主要是炼铁大户孔仅、贩私盐出身的东郭咸阳,还有就是桑弘羊,而这三人里最重要的无疑是桑弘羊。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之后,桑弘羊摆脱了单纯的侍中身份,开始以“算计用事”。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之后,他历任大农中丞、治粟都尉等职,并代理大农丞一职,总理国家财政工作达三十年。武帝一朝,几乎所有重要的财政改革均出自桑弘羊,或经由桑弘羊一手实施。

桑弘羊是一个具有法家思想的理财家,他推崇法治,主张“设法奸禁”,认为国家的政策是用来指导百姓的,而法律是用来惩戒那些想钻政策空子的奸民的,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百姓才知道怎么按规矩做事,有了完整的法律才能惩戒那些不法之徒。桑弘羊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财政收入,使得朝廷的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好转,不仅满足了刘彻个人奢侈的生活需求,还为他对匈作战提供了支持。这和刘彻大半生的治国理念都是相符的,因此,桑弘羊才能长期在皇帝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最终坐上御史大夫、辅政四大臣之一的位置。

了解了这三个辅政的副手,我们就知道了霍光现在的处境:没有了最大的潜在对手金日磾,霍光基本上已经大权在握,而且上官桀是霍光的亲家,桑弘羊只知道为皇帝赚钱,个人能力全发挥在了经济上,要论政治,他完全不是霍光的对手。此外,霍光也开始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拉拢并提拔了杨敞、王䜣、胡建等一批大臣做自己的心腹。这样一来,霍光便成了整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刘弗陵则沦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有人可能会问:霍光毕竟是大司马大将军,主管的是内朝,外朝不是还有一个丞相吗,他就对霍光专权没有一点意见?大家不要忘了当时的丞相是谁,是那个极会把握时机的富民侯田千秋,这样的老油子哪里会看不透霍光,和他争一日之长短?霍光也曾向田千秋公开提出,国家大局应当由他大司马霍光主内,丞相田千秋主外,田千秋应当时刻监督他,不要让他做错事。

这摆明了是在试探田千秋,结果,田老爷子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凡事只要大将军小心谨慎,三思而行,就是天下的大幸了。”自此之后,对于霍光主持的朝政,田千秋并无一言反对,终其一生只肯做个摆设。

皇帝太小不能理政,又没有外戚势力,表面上满朝文武都唯霍光马首是瞻。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之后,霍光真正成了当时汉朝的第一人。

然而,光是别人表示支持自己还不行,霍光必须做点什么,树立自己公正公平的姿态,让大家相信自己有功必赏,只要认真工作,最后都可以获得奖励,这样大家才会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就好比当年刘邦先封了他最讨厌的雍齿为侯以稳定大臣们的心思一般。那对霍光来说,谁能做他的“雍齿”,让满朝文武感受到他普照大地的光芒呢?想来想去,霍光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苏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