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吕氏集团覆灭与文帝即位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吕氏集团覆灭与文帝即位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吕后把持朝政后,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目标就是要为惠帝扫清帝位的威胁。吕后执政时期,基本政策是压制刘氏,不断提高吕氏的政治影响。刘襄早已不满吕氏的统治,杀掉吕氏派任的齐国丞相,调集齐国的军队,向长安进军,还通告其他刘氏诸侯王,以安定刘氏天下、诛杀诸吕为名,号召他们一同起兵。周勃随后率军进入长安城搜捕吕氏,无论老少一律诛杀。周勃随后派人奔赴关东,让齐王退兵,同时把驻守荥阳的灌婴召回长安。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吕氏集团覆灭与文帝即位

高帝十二年(前195),刘邦在征讨英布时,受了箭伤。坚信天命的刘邦拒绝医治,结果伤情日益严重,很快病入膏肓。吕后担心太子年轻,难以独撑政局,向刘邦询问谁可以辅政。刘邦依次提及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特别提到周勃可以稳定汉家江山。

同年四月,刘邦去世,太子刘盈即位,后世称汉惠帝。刘盈登上帝位的道路并不顺利。刘盈虽然是嫡长子,但他生性懦弱,无赖出身的刘邦很不欣赏这个儿子,觉得自己与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倒是性格直爽。刘邦常常对人夸奖,说刘如意很像自己,多次萌生改立太子的念头。为了保住刘盈的地位,吕后煞费心机,私下常常与张良叔孙通等人沟通,也正是依靠这些开国功臣的保护,刘盈才勉强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刘盈即位以后,因为年纪还轻,暂时由吕后辅政。吕后知道戚夫人时常鼓动刘邦改易太子,所以立刻对戚夫人实施报复。吕后首先把刘如意骗到长安,下药毒死,然后把戚夫人抓起来,剁掉手脚,挖掉眼睛,然后丢到厕所里,称戚夫人为“人彘”(人猪的意思),还让惠帝来参观。据说惠帝看了以后,深受刺激,自此不能上朝,朝政都交给吕后处理。

吕后性格强硬,年轻时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政治手腕非同寻常。吕后把持朝政后,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目标就是要为惠帝扫清帝位的威胁。当时对惠帝威胁最大的是赵王刘如意和齐王刘肥。在成功骗杀刘如意之后,吕后想用同样的方法除掉刘肥。惠帝二年(前193),刘肥入长安朝见惠帝,吕后派人在朝拜宴会上设下毒酒,结果毒酒被惠帝拿走,吕后急忙把惠帝酒杯打翻,暴露了意图,把刘肥吓得整晚不敢饮酒。刘肥回到府邸,自知难逃一死,幸得谋士出谋划策,献上齐国城阳郡作吕后女儿鲁元公主的汤沐邑,也就是当地赋税等财政收入都归鲁元公主。吕后闻讯大悦,才放刘肥回到齐国。

惠帝自幼身体孱弱,再加上精神受到刺激,在位仅仅七年就病逝了。吕后立惠帝幼子为皇帝,并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直接居朝执政,成为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朝廷的一切法令都由吕后签发。因为担心朝臣反对,吕后开始重用吕氏族人,让吕氏掌握兵权、政权,还想封吕氏为王。因为有“白马之盟”的约束,吕后的建议遭到丞相王陵的反对。吕氏罢免了王陵,让陈平任丞相。陈平当然清楚吕后的用意,主动提出可以封吕氏为王,吕后非常高兴,封侄子吕台做吕王。吕后执政时期,基本政策是压制刘氏,不断提高吕氏的政治影响。吕后还把吕氏女子许配给诸侯王做王后,想强化吕氏在王国的影响力。赵王刘友与吕氏王后不合,吕氏王后直接向吕后告发赵王谋反,吕后把赵王召到长安,围困在府邸,活活饿死。梁王刘恢也与吕氏王后不合,但又不敢怠慢吕氏王后,终日抑郁不乐,最后自杀而死。

吕后在位时期,吕氏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吕氏已经不满足于建立一个吕氏诸侯王国。到了高后七年,刘氏诸侯王陆续被杀害,许多封国空缺出来,吕后开始用吕氏填补,先把吕产徙封为梁王,封吕太为吕王。第二年,吕后又封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吕氏诸侯王国由一个增加到四个。到了高后八年,吕氏在朝内把持着大权,在朝外又控制着四个诸侯王国,权势达到极盛,很多人都坚信,吕氏夺取刘氏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彩绘乐舞杂技俑群(西汉,济南市市郊无影山出土)。陶盘上塑造二十一人,生动描绘了汉代乐舞场面。

高后八年(前180),吕后在外出祭祀时,被野狗咬伤,患上狂犬病[1]吕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召来诸吕告诫他们一定要牢牢控制兵权,提防大臣们串通谋反,还当场宣布任命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让二人分别掌控政权和兵权。

吕后驾崩了。正如吕后所预料的,她刚刚入葬,刘氏就开始向吕氏发难。当时的齐王是刘肥的儿子刘襄,刘襄的弟弟刘章在朝中任职,刘章的妻子是上将军吕禄的女儿,对吕氏的情况较为清楚。刘章从妻子那里获知吕氏要独揽朝权,私下派人通报刘襄,让他起兵入关,两人里应外合。刘襄早已不满吕氏的统治,杀掉吕氏派任的齐国丞相,调集齐国的军队,向长安进军,还通告其他刘氏诸侯王,以安定刘氏天下、诛杀诸吕为名,号召他们一同起兵。吕产闻知齐王起兵,命灌婴发兵平叛。灌婴抵达荥阳后,驻兵不前,私下与齐王联络,约定双方互不发兵,静待朝中变化。(www.xing528.com)

灌婴与齐王密谋,驻兵不前,这让吕产意识到刘邦旧臣不满吕氏专权,所以决心用武力除掉所有刘邦旧臣。功臣们也陆续获知了消息,但是他们手无兵权,都非常着急。太尉周勃虽然名义上是汉朝最高军事统帅,但这时已被架空,兵权被上将军吕禄牢牢掌控。周勃与陈平密商,派人劫持了曲周侯郦商。原来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私交甚深,周勃劫持了郦商,胁迫郦寄诱骗吕禄交出兵权。郦寄面见吕禄,劝说吕禄交出兵权,去封国做诸侯王。吕禄没有想到郦寄会害自己,同意交出兵权。当吕禄的姑姑吕媭得知消息,气得让家人把家中的金银珠宝都丢到外面,说:“我们不用替别人保存这些财宝了。”

八月庚申,吕氏与功臣最后决战的时候到了。这一天,郎中令(皇帝警卫部队长官)贾寿出使齐国归来,把朝中功臣与齐王沟通的事情汇报给吕产,催促吕产立刻发兵诛灭功臣。正巧御史大夫曹窋(曹参之子)在相国府办事,获知了这个消息,马上派人通知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周勃立刻赶往北军(长安城卫戍部队)。这时周勃虽然从吕禄那里骗到将军大印,但军营长官因为没有接到将军的命令而拒绝周勃入营。所幸襄平侯纪通掌管着皇帝的符节,他假传皇帝符节,以皇帝的名义让周勃进入北军。周勃进入兵营后,立刻对将士们喊道:“愿意为刘氏效劳的袒露左臂,愿意为吕氏效劳的袒露右臂。”所有的将士都袒露左臂。周勃立刻命刘章率领一队人马奔赴皇宫,抢先控制皇帝。

吕产并不知道周勃已经控制了北军,他的设想是先进入皇宫,挟持皇帝,再假传皇帝的旨意诛杀功臣。当吕产刚刚进入未央宫大殿,刘章已率军赶到,当场将吕产斩杀,控制了皇宫。周勃随后率军进入长安城搜捕吕氏,无论老少一律诛杀。仅仅几天的时间,吕氏一族就被全部剿灭。周勃随后派人奔赴关东,让齐王退兵,同时把驻守荥阳的灌婴召回长安。

剿灭了吕氏,功臣接下来商讨让谁来做皇帝。当时作为高帝嫡长孙的刘襄,因为最早起兵,朝中又有刘章推举,一时呼声很高。但刘襄也有劣势,因为汉代的继承原则是“实子继承”制。所谓“实子继承”是指,只有儿子有继承权孙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2]因为刘邦还有两个儿子在世,大臣们排除了刘襄,而集中讨论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之前吕氏专权给大臣们留下惨痛的教训,所以对两人的抉择,首先考虑的是外戚的人品。刘长的舅舅赵兼早有恶名,而刘恒的母亲薄氏向来谦虚恭谨,几经商讨,大臣一致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薄氏原为魏王魏豹宗室,刘邦消灭魏国,薄氏罚没为奴,在织室(官办纺织厂)做织工。一次刘邦去织室,看到薄氏颇有姿色,命人将薄氏带回后宫。但是后宫像薄氏这样的女人实在太多了,刘邦很快就把薄氏忘得一干二净。薄氏独处后宫的时候,与管夫人、赵夫人关系很好,三个女人约定,以后不管谁富贵,都不要忘记对方。后来管夫人、赵夫人先后得到刘邦宠爱,一天管夫人、赵夫人在一起聊天,庆幸她们没有像薄氏一样埋没无闻,正巧被刘邦听到了。刘邦动了怜悯之心,找来薄氏,当晚就让薄氏陪宿。刘邦与薄氏毕竟没有感情,很快又把薄氏忘了,以后再也没有临幸薄氏。不过,就是那一夜陪宿,让薄氏怀上身孕,日后生下了刘恒。薄氏对刘邦究竟怀有怎样的情感,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个女人一生都与自己的儿子相依为命。薄氏临死时,提出不与刘邦同葬,而是选择葬在刘恒陵园的旁边,永远陪伴她的儿子。

刘邦去世以后,吕后疯狂报复那些曾被刘邦宠爱的女人,而与刘邦只有“一夜情”的薄氏,实在无法触发吕后的嫉妒心。吕后放过薄氏,让薄氏跟她的儿子去代国就封。吕后执政时期,刘恒和薄氏一直谨小慎微,尽量不去触怒吕后。吕后杀死赵王以后,曾下令征召代王刘恒为赵王,刘恒上书,说自己愿意永远待在代国,替汉朝抵御匈奴。这样的回答,令吕后非常满意。

当功臣做出拥立刘恒的决议后,立刻派人去代国,请刘恒到长安即位。长安刚刚经历一场残酷的宫廷政变,地方流传着各种谣言,代国大臣们大多不同意刘恒赴京,主张观望一段时间。而刘恒却表现出惊人的魄力,他一边准备入京,一边派舅舅薄昭去长安与功臣接触,探察虚实。待得到薄昭的确切回报后,刘恒率领亲信六人疾驰长安即皇帝位,是为汉文帝。在经过一场血雨腥风之后,汉朝终于实现了帝位的平稳过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