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秀称帝,确立大一统王朝

刘秀称帝,确立大一统王朝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秀率先来到河北南部重镇邯郸,前汉赵王的儿子刘林亲自去见刘秀。刘秀在北上的途中,获知王朗称帝的消息,决定抢先控制燕地重镇蓟城。刘秀攻入邯郸宫殿时,缴获了河北各地官员写给王朗的书信,刘秀下令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表示不计前嫌。河北各地官员听说后,非常敬佩刘秀的度量,纷纷归附。王朗政权的覆灭意味着刘秀已经控制了河北的大势。刘秀以河北流民武装尚未平定为由,拒绝前往长安,还逮捕了刘玄派来接管河北各郡的官员。

刘秀称帝,确立大一统王朝

更始元年(23)十月,刘秀与十几个亲信在孟津渡过黄河,奔赴河北。之前的几个月,刘秀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刘玄起了疑心,杀掉自己。现在他终于摆脱了危险,可以去开创一番事业了。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河北地区局势混乱,各种流民武装与新莽旧官员、前汉宗室混战,而自己没有一兵一卒,要想稳定局面谈何容易。

刘秀初到河北,摆出恭敬爱民的姿态,他以更始帝的名义,宣布废除王莽颁布的各种法令,恢复汉朝的制度,去探望地方官员和豪强,保留旧官员的官职,宣传新政权的政策。河北的官员和豪强见状非常高兴,纷纷派人向刘秀致意。

刘秀率先来到河北南部重镇邯郸,前汉赵王的儿子刘林亲自去见刘秀。他想恢复赵王的爵位,为了向刘秀示好,他建议挖开黄河大堤,用河水去冲灌黄河南岸的赤眉军军营。刘秀认为赤眉军已经归附了更始政权,偷袭是背信弃义的做法,没有同意,对于恢复赵王爵位一事也只字未提。刘林非常生气,等到刘秀离开邯郸,他找到好友算命先生王朗,两人共同决定反叛更始政权。刘林诈称王朗是汉成帝与宫女的私生子,然后于当年十二月率领亲信占据邯郸官衙,立王朗为皇帝,随后以皇帝的名义向河北各地发布命令,很多官员和百姓信以为真,纷纷投靠王朗政权。

刘秀在北上的途中,获知王朗称帝的消息,决定抢先控制燕地重镇蓟城。然而,王朗早与蓟城的前汉广阳王子刘接取得联系。刘接抢先攻占蓟城官署,还散布谣言说蓟城已经归附王朗。刘秀刚到蓟城南门,听说蓟城已经归附王朗,正在抓捕自己,吓得不敢进城,急忙向南逃遁。刘秀计划逃回洛阳,一路上不敢入城邑,不敢走大道,走到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时,粮食早已吃光。刘秀没有办法,诈称是王朗派来的使者,进驻地方官府设置的驿站,让驿站官吏准备饭食。官吏刚把饭食摆上桌,刘秀的属下就不顾一切地争抢。官吏看出其中有诈,派人到驿站外面敲锣大喊“王朗的军队到了”。众人大惊,抛下食物,纷纷争抢车辆逃跑。刘秀一行落荒而逃,跑到滹沱河也顾不得河面冰冻不实,急忙驾车过河,结果冰面开裂,车辆人马掉入河中。刘秀丢弃车辆,带着亲信跑到下博城外。众人不敢进城,蜷缩在道旁,狼狈到了极点。这时一位过路老人指点说,信都太守是听命于更始政权的,让刘秀快去投奔。刘秀大喜过望,率着亲信直奔信都郡。信都太守任光听说刘秀来到城外,亲自出城迎接。刘秀接管了信都郡的军队,发兵攻打附近的巨鹿郡,巨鹿郡的官员很快归附。刘秀控制了信都、巨鹿两郡,拥有了一支万余人的部队,算是有了落脚之地。

这时王朗控制着河北南部,刘秀控制着河北东部,当务之急是看谁能够控制河北的其他地区。刘秀首先进兵中山郡,而王朗则说服前汉真定王刘扬归附自己。刘扬控制着真定郡,拥有兵马十余万,直接影响着河北局势的发展。刘秀希望能够争取刘扬,他一边委派刘氏宗亲刘植去劝说刘扬,一边迎娶刘扬的外甥女郭氏,建立联姻关系。最终刘扬转投刘秀,发兵协助进攻王朗,连下常山郡数座城池,把王朗的势力压制在河北南方。就在这时,刘秀又得到了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最终改变了与王朗的力量对比。

新莽时期,耿况出任上谷太守,新莽覆灭以后,耿况认为自己是王莽任命的官员,恐难服众,非常惶恐。正巧更始皇帝派出宣谕地方的使者到来,耿况立刻上书归附,还派儿子耿弇携带上谷郡的籍册文书前往长安,向刘玄献忠。耿弇走到邯郸,正赶上王朗称帝反叛。同行的人见到王朗势力很盛,建议直接归附王朗。耿弇坚决反对,没有跟随其他人投降王朗,听说刘秀正在河北替更始帝招抚旧官员,于是带着籍册去投奔刘秀。耿弇劝说刘秀跟随自己回上谷郡,作为对抗王朗的基地。刘秀与耿弇来到蓟城,遇到刘接据城搜捕刘秀。刘秀与耿弇走散,刘秀南逃,耿弇则回到上谷郡。

当时王朗接连劝降故真定王刘扬和故广阳王子刘接,士气正旺,耿况也动了投靠王朗的念头。耿弇力劝父亲不要投靠王朗,而应当联合附近渔阳郡太守彭宠共同支持刘秀。彭宠是南阳人,新莽时期被征调到渔阳郡屯戍。新莽灭亡后,渔阳太守逃亡,郡中群龙无首,正巧更始帝派出的使者韩鸿来到渔阳郡。更始政权的官员基本都是南阳郡人,韩鸿也不例外,而且与彭宠是同乡,韩鸿假传更始帝的诏令,立彭宠为渔阳郡太守。彭宠自然拥护更始政权,听说耿况派人与自己联络,立刻答应,双方随即联合发兵。当时上谷、渔阳没有受到战乱的破坏,再加上两郡地处边陲,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两郡联军一路南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二十余座城池,其中还包括燕地重镇蓟城。

刘秀在刘扬的帮助下,虽然遏制了王朗向北扩张的势头,但是王朗仍然牢牢控制着河北南部,刘秀几次出击都没有收效,双方呈胶着状态。这时上谷、渔阳联军的到来,大大增强了刘秀的实力。不久更始帝派来征讨王朗政权的谢躬也率军赶到,三方合力围攻王朗。王朗招架不住,邯郸城破,王朗被杀。刘秀攻入邯郸宫殿时,缴获了河北各地官员写给王朗的书信,刘秀下令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表示不计前嫌。河北各地官员听说后,非常敬佩刘秀的度量,纷纷归附。

王朗政权的覆灭意味着刘秀已经控制了河北的大势。原来归附王朗和犹豫不决的官员都转投刘秀。更始帝眼见刘秀势力壮大,又起了猜忌之心。他先是派人封刘秀为萧王,然后征召刘秀和部下去长安,把河北兵权交给自己派去的使者。刘秀知道自己一旦脱离河北,将成为瓮中之鳖,任由刘玄宰割。刘秀以河北流民武装尚未平定为由,拒绝前往长安,还逮捕了刘玄派来接管河北各郡的官员。刘玄由此怨恨刘秀,知道刘秀迟早要脱离更始政权。

不过,刘秀说的也不完全是假话。当时河北地区活跃着各种流民武装,如铜马、高湖、大枪等等,数量不下数十支,人数达到百余万。他们仍然以攻城略地的方式,抢夺官府和豪强,破坏地方秩序。刘秀要想完全控制河北,赢取当地豪强和官员的支持,就必须消灭这些武装。刘秀决定率先攻打势力最大的铜马部。他集中军队,在鄡县(今河北省深县)与铜马部决战,铜马部且战且退,最后在馆陶被刘秀彻底击溃。铜马部残部在败逃的途中,又得到高湖、重连等武装的支援,重整旗鼓,在蒲阳(今河北省完县)与刘秀再度决战,又被击溃。各部首领纷纷投降,刘秀则分封他们为列侯。这些武装首领以为刘秀迟早会消灭自己,私下一直在做叛逃的准备。刘秀得知情况,让这些首领依旧统领自己的部众,还常常亲自到各首领的营帐中与他们宴饮。各首领觉得刘秀跟以往的官员不同,确实是推心置腹,最后都放弃了叛逃的念头。刘秀由此整编了数十万的部队,实力大大增强。当时的铜马部,实力仅逊于绿林、赤眉,刘秀将铜马部收编,成为影响天下局势的实权人物,关中官员甚至称呼刘秀为“铜马帝”,暗示他已经具备了称帝的实力。

尚书令谢躬是刘玄派来征讨王朗政权的将领。刘秀拒绝前往长安,刘玄指使谢躬监视刘秀,还授意可以伺机除掉刘秀。但是刘秀兵强马壮,特别是收编铜马部以后,已拥有近百万的部队,而谢躬手中区区数万人根本不是对手。谢躬的妻子劝他尽早离开河北,谢躬不听。当刘秀消灭河北的流民武装后,决心除掉这个刘玄安插的心腹大患。他趁谢躬征讨流民武装青犊部,出兵攻占了谢躬的军营。谢躬回到军营,被刘秀属下处死,自此刘秀彻底铲除了更始政权在河北的势力。

已经牢牢控制河北的刘秀接下来采取了两项行动,一是亲率主力继续围剿河北地区残存的流民武装;一是命大将邓禹率领两万精兵,向河内郡挺进。河内郡境内盘踞着多支流民武装,另有赤眉军一部,当获知刘秀进军河内郡,这些武装选择主动退出,以避刘秀锋芒。邓禹很快占据河内郡,还派兵封锁孟津,黄河以北地区尽被刘秀掌控。此后,刘秀没有让部队继续渡河南下,而是观望河南和关中的形势。这时赤眉军和更始政权正在混战,刘秀想等到局势明朗再作下一步打算,同时命令邓禹、寇恂等人率领精锐部队翻越太行山,向河东地区扩张势力。

更始三年春,河北境内的尤来、大枪、五幡等部被悉数剿灭,河北局势趋于稳定。这时诸将都进劝刘秀称帝,刘秀认为更始皇帝尚在,拒绝了诸将的请求。到了当年六月,诸将再度进劝称帝,这时候刘秀口风有所松动,表示愿意考虑。刘秀态度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因为他已经获知赤眉军攻入关中的消息,更始政权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称帝,以填补更始政权覆灭后的权力真空。

更始二年(24)二月,刘玄率领文武百官迁都长安。刘玄进驻长安后首先分封属下。一时间刘玄的亲信或封为王侯,或委任为将、尉,就连军营中的厨子、马夫,也得了一官半职,他们穿着花衣花裤,打着仪仗,在长安大街招摇过市,甚至为了争抢道路而群殴,长安百姓深感厌恶,编了“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的顺口溜加以嘲讽。而身为皇帝的刘玄,素养也好不到哪里,每天上朝见到将领开口就问:“今天都抢到什么啦?”宫中的侍卫都是前汉的官员,见到皇帝如此作风,都相视惊叹。(www.xing528.com)

刘玄本来只是南阳郡小地主,没有见过世面。进入长安时,除了未央宫被焚毁以外,其余宫殿都保持完好,宫女、侍卫还有数千人。刘玄哪里见过如此豪华的场景,觉得人生理想已经实现,开始过奢侈荒淫的生活,连奏事的官员都懒得见。将领李淑劝谏刘玄尽快消灭各地武装,发布诏令让百姓安居兴业,而不是贪图享乐。刘玄刚享了几天福,哪里听得进去,下令将李淑投入监狱,至于平定流民武装的事则全部委任给各地将领。将领们打着剿灭盗贼的旗号,劫掠乡里,天下官民对更始政权大失所望。

赤眉军首领樊崇自从在洛阳拜见刘玄以后,认为没有受到礼遇,拒绝在朝中任职。此后听说刘玄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更不把更始政权放在眼里。樊崇心中愤愤不平,认为自己与刘玄都出于草莽,而且实力相当,凭什么刘玄就能做皇帝。与此同时,赤眉军各部将领情绪低落,他们眼见长安的财富被更始政权独占,自己在新政权中也没有什么前途,萌生了回家务农的念头。樊崇知道再这样下去,几十万的队伍将彻底涣散。樊崇与众将领商议,与其自生自灭,还不如推翻更始政权。更始二年冬,樊崇率领三十万赤眉军朝关中开进。刘玄听说赤眉军叛变,急忙命令王匡率领部队封锁关塞,但为时已晚,樊崇攻破了武关、浑陆关,大军先锋已经进入关中。刘玄孤注一掷,将仅剩的精锐部队交给大将苏茂,结果苏茂在弘农被赤眉军击败。赤眉军进驻华阴,兵锋直指长安城

眼看长安近在咫尺,赤眉将领们认为自己没有名号,入长安城后难以服众,不如拥立一个刘氏皇帝。樊崇在军中找到放牛童刘盆子。刘盆子是前汉城阳王后裔,樊崇立刘盆子为皇帝,自己出任御史大夫,还任命了丞相和大司马,搭建了一个草台朝廷。赤眉军兵临城下,更始政权内部大乱,王匡、申屠建等元老提议放弃长安,回老家南阳郡重整旗鼓。刘玄不愿放弃长安,坚决反对,最后引发更始政权的内讧,两派在长安城激战。王匡等人战败,出城投降了赤眉军。这时的刘玄已是孤家寡人,而赤眉军则陆续入城,刘玄先是逃出长安,在城外躲藏了一段时间,后来走投无路,也投降了赤眉。樊崇最初承诺分封刘玄为长沙王,后来觉得留着他是心头隐患,最后还是把刘玄杀掉了。

樊崇终于如愿地推翻了更始政权,现在要由自己来组建新国家了。但是樊崇是流民出身,个人素养还不如刘玄,同样不知道如何管理国家。刚刚进入长安时,关中豪杰对刘盆子政权心存顾虑,还在观望。赤眉军数十万人得不到给养,军心难以安定,樊崇索性又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老本行,让部众直接去抢。一时间,关中各地烽烟四起,百姓见到赤眉军的行径,都非常痛恨,盼着赤眉政权赶快倒台。

获知赤眉军进入关中,刘秀开始筹备称帝。但他觉得只有属下劝进还不行,因为各地自立的皇帝太多了,他不愿意当一个只被属下承认的皇帝。对于那些善于把握政治形势的人,不会错过历史赋予的机遇。一个叫彊华的儒生看准时机,编了一套《赤伏符》进献给刘秀。刘秀也是儒生出身,对谶纬之说非常迷信,得到《赤伏符》大喜过望,当即厚赏彊华,随后在鄗城举行了隆重的告天仪式,宣布接受天命,登基为皇帝,建年号为“建武”(25),还改鄗城为高邑,以示纪念。

刘秀称帝前后,逐渐向河南渗透势力。当时坐镇河南郡的是更始政权重臣朱鲔。在刘玄初入长安时,朱鲔反对刘玄滥封王侯,结果被刘玄贬到洛阳,让他统领河南郡事务。身在洛阳的朱鲔一直关注着刘秀的动向。更始二年春,朱鲔听说刘秀率主力在河北围剿流民武装,决定主动出击,抢夺河内郡,解除刘秀对洛阳的威胁。朱鲔以数万精兵渡河,当时河内郡空虚,众人劝说太守寇恂放弃河内郡。寇恂却以为,一旦退却,将失去攻取河南的前头阵地。寇恂最后下令主动迎击朱鲔,双方激战于温县。这时在东郡作战的冯异听到消息,率领部队日夜兼程赶到温县。寇恂得知援军赶到,命部下大喊:“刘秀的主力到了!”更始军队闻讯大惊,惊慌逃窜,数万人全军覆灭。朱鲔仅率少量残部逃回洛阳城,冯异、寇恂乘胜渡河追击,象征性地将洛阳城围困了一夜,然后撤军而去。自此朱鲔不敢出击,固守洛阳城待援。

不久,已经称帝的刘秀率领主力南下,渡过黄河再度将洛阳围困。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的消息传来,朱鲔知道大势已去,开城投降。刘秀释放了朱鲔,还封他为列侯,并予以重用。十月,刘秀宣布定都洛阳。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交通四通八达,刘秀占据洛阳,无疑在各路政权中抢占了先机。

从建武元年末到建武二年(26)初,刘秀在洛阳逐渐完善朝廷机构和建制,分封功臣,任命各级朝廷官员。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刘秀修复了王莽时期修建在洛阳城南的礼制建筑,还在洛阳城内修建了汉室宗庙,另外安排官员恢复汉朝礼仪。刘秀的上述举动有很深的用意。当时各地称帝者甚多,但都在忙着抢地盘。刘秀兴修礼制建筑,重建宗庙的举动意在宣示自己是承天命、继承汉朝法统的政权。的确,刘秀的做法与此前刘玄、樊崇一味抢掠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百姓们认为刘秀才是能够恢复汉朝的领袖,愿意支持建武政权。

更始政权灭亡后,关东地区的更始诸将失去了统领。刘秀抓住时机,对更始旧将施行招抚。当时颍川、南阳、淮阳、汝南四郡还控制在更始旧将手中。建武二年三月,刘秀委派执金吾贾复和大司马吴汉分别进军颍川郡和南阳郡。刘秀当年曾在颍川郡作战,在当地颇有威信。贾复进军颍川郡,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地方武装便纷纷归附。贾复乘胜引兵攻入淮阳郡,淮阳太守暴汜知道无法对抗刘秀,直接向贾复投降。吴汉进军南阳郡也较为顺利,当时控制南阳郡的是刘玄分封的宛王刘赐和邓王王常,刘赐和王常过去与刘秀都是更始政权的创立者,关系很好,获知更始帝死亡的消息,两人先后归附建武政权。刘秀把刘赐和王常迎接到洛阳,厚加礼遇,还派人分封南阳郡的刘氏宗亲,就连刘玄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至当年五月,南阳郡基本平定,贾复也率军进入汝南郡,基本控制了全郡的局势。

建武二年,赤眉军在关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经过数月的劫掠,关中已是白骨遍地,城邑皆空。稍有势力的豪强据城自保,拒不与赤眉军合作,赤眉军的物资给养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已经占据河东的刘秀,命邓禹渡过黄河,向关中扩展势力。而割据陇右的隗嚣、割据汉中的延岑也与关中豪强暗中联络。建武二年九月,延岑率军翻越秦岭,进抵长安城东南的杜陵,樊崇率领赤眉军主力迎战。赤眉军本来人数占优,在交战之初取得一定优势,但是赤眉军在关中人心尽失。关中百姓听到征讨赤眉军的军队到来,都纷纷拿起武器,配合延岑的军队,结果赤眉军转胜为败,一下损失了十余万人。赤眉军转攻谷口,又被汉中另一个军阀王嘉击败。杜陵、谷口之战的失败,使得赤眉军难以在关中立足,樊崇与众首领经过商议,决定返回关东,在转移之前,樊崇下达了摧毁长安的命令,长安城内外的宫殿、行宫被赤眉军焚毁,就连西汉的帝陵也遭到盗掘,陪葬品成为赤眉军的战利品。这座承载着西汉二百余年辉煌的伟大都城,在赤眉军的烽火下逐渐坍塌。

当时赤眉军还有二十余万人,他们在樊崇的带领下,装载着从长安掠夺的各种财宝浩浩荡荡地向关外开进。挡在他们面前的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建武政权,刘秀调集了手下的精锐干将邓禹、冯异,还把河北的军队调过来,在湖县阻击赤眉军。赤眉军战斗力很强,将邓禹击败,一举突破了湖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防线,进入弘农郡。建武政权也似乎如更始政权一样不堪一击,而刘秀却发誓决不让赤眉军逃回关东,必须在洛阳以西将其剿灭。刘秀几乎动员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军事力量封锁弘农郡与河南郡之间的道路,还亲自坐镇弘农郡西部重镇宜阳。赤眉军最初全力攻打函谷关,被冯异击败,损失八万余人。樊崇见函谷关大路不通,转而攻打宜阳,而刘秀正率领主力在此迎击。赤眉军几度攻打宜阳,都被击退,十余万人得不到粮食补给,陷入绝境。最后樊崇只能带着刘盆子向刘秀投降。刘秀厚待樊崇、刘盆子等人,对于十余万赤眉军,则加以收编,凡是不愿继续从军的,允许回归故里。新莽末年以来左右天下局势的赤眉军自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刘秀收编了赤眉军,实力再度得到扩充,于是命冯异率军再入关中。关中逐渐被刘秀收复,长安城也回到刘秀手中。刘秀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收复洛阳、长安两座前汉时代的重要都邑,收编了铜马、绿林、赤眉三大武装,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政治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