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九〇一年昆山特大水灾引发的田地淹没及食物丧失情况

一九〇一年昆山特大水灾引发的田地淹没及食物丧失情况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上月二十五六日及本月初一至初三日两次大雨,积水既深,加以外来湖水,一时并涨,东西北各乡一带低田大都被淹,甚至庐灶食物并遭漂没,四顾哀嗷,惨不忍闻。去年稻熟生虫,暗受灾伤,致欠租押追之案多至二百余起,脂膏早竭。

一九〇一年昆山特大水灾引发的田地淹没及食物丧失情况

申报1901年2月11日 9997号 第9页

法界琐闻

临平里恒德靛行执事人胡翔鸥,于十月某日携银一万数千两逃逸,行主孙某投报捕房,后侦知胡出没于崇明、海门等处,因禀请谳员杜枝园大令,备文饬包探带同眼线往缉,旋以缉捕无踪,回沪禀复。近有人探知胡曾由南翔迤西至青浦,刻方避匿嘉定、昆山交界之处,大令因即备齐文牍,仍饬探带眼线前往,会同差保严行缉捕。

申报1901年3月9日 10015号 第2页

昆山盗案

苏州访事友人云:正月初二日之夜昆山小西门某甲家突来绿林豪客多人,各持器械撞门而入,将家中人捆置一隅,肆行劫掠。迨欲壑既满,复拥至比邻某乙家,劫去银洋、衣饰等物,然后呼啸而逸。事后甲、乙两家同投昆山县署禀报,县主尚大令亲诣勘验,许为踩缉,特不识冥冥鸿飞能入弋人之手否。

申报1901年4月28日 10065号 第1页

苏试四志

姑苏采访友人云:本月初五日江苏提督学政大宗师考试苏州府属江、震、常、昭、昆、新六学生员

吴江四书文题 故君子和而不流

震泽四书文题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常熟四书文题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昭文四书文题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

昆山四书文题 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新阳四书文题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通场经文题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税(说)于桑田

诗题 赋得“杨柳风高酒旆轻”得“风”字,五言六韵

初六日复试生员经古

赋题 “舞雩归咏春风香”赋以题为韵

诗题 赋得“鹓鸿得路争先翥”得“先”字,五言八韵

经学题 “孺子其朋,其往”解,“多桀是否互桀”解,“大明见于东,月生于西”解

史学题 胡安定在湖州置经义治事斋论、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

算学题 今有平员(圆)面形五所,五径之和一十五,只最大员(圆)面积内减最小圆面积,大员(圆)环积仍大最小(圆)面积四倍,问过径以及外周各若干

申报1901年4月29日 10066号 第2页

苏试五志

姑苏访事友云:本月初七日江苏提督学政李荫墀宗师考试苏州府属江、震、昆、新四县文童(www.xing528.com)

吴江首题 仲弓问仁

震泽首题 樊迟问知

昆山首题 子游问孝

新阳首题 子贡问友

通场次题 齐桓晋文之事

诗题 赋得“六朝烟雨旧楼台”得“朝”字,五言六韵

申报1901年5月1日 10068号 第2页

苏试七志

姑苏采访友人云:本月初十日为江苏提督学政李大宗师考试江、震、昆、新四县文童提复之期

吴江首题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次题 方寸之木

震泽首题 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

次题 岂谓一钩金

昆山首题 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

次题 亦必至于彀

新阳首题 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

次题 拱把之桐梓

首题均作破承小讲及钩下,次题均作破承小讲

申报1901年8月4日 10163号 第3页

传首示众

枭匪丁金多仔前在上海、嘉定交界之江桥地方因犯命案,逃往昆山县境,经县主尚大令饬差拘获,解回嘉定县归案讯办。旋由嘉定县主章大令讯实,详奉上宪批饬,就地正法。昨日章大令饬差将首级送至上海县署,县主汪瑶庭大令随命差役将首级发往江桥悬竿示众。

申报1901年8月9日 10168号 第3页

新阳县宰陈企南大令致严筱舫观察告灾书

敬肃者:敝邑唯东南乡毗连昆山,地较平坦,此外形如釜底,为苏属最下之区。自上月二十五六日及本月初一至初三日两次大雨,积水既深,加以外来湖水,一时并涨,东西北各乡一带低田大都被淹,甚至庐灶食物并遭漂没,四顾哀嗷,惨不忍闻。虽经唐设坛虔祷,初四以后迭放阳光,仍频遭骤雨,客水不能遽退,田水无从戽涸,延至初七八日甫见畅晴,乡民日集数百人来县报灾,佥称禾苗浸淹日久,秋收已无所望。访查该乡于光绪十五年工赈案,内有严佑之先生督筑圩堤等处,农民日夜保守,尚能抵御外水,唯期此后不再大雨,则已长之禾尚望不致过伤,甫萎之苗亦或可期补种,唯各乡地瘠民贫,农本已罄,大都无力另筹。故向来偶遇歉收即须仰赖外府义赈,多方接济方能免于冻馁。去年稻熟生虫,暗受灾伤,致欠租押追之案多至二百余起,脂膏早竭。此次复遭水患,更觉不堪,其尤可虑者,上年清赋之后招集汴浙各帮客民,领垦洼中又洼之官荒田地,此项荒田自发匪作乱之后,废弃至今,现积水深至四五尺,禾根已烂,消泄无期,其租种客佃多系四方失业游民,甫经措本营生,一旦遽付洪流,棚舍并淹,身无栖止,纷纷来署乞恤,语多妄谬,不即为设法遣散,将来无事无食安顿更难,流离异乡,告贷无门,非坐毙于饥寒即流入于匪类,蔓延为害非仅一邑之忧也。唐向慕尊处乐善之名,尝切附骥之愿,今目击客佃报灾势应急赈,矧有同乡贫民在内,更觉不忍缓视,第唐身膺民社议赈,例在秋勘之后,积谷社仓又系斯民备荒专款,不能先为客民动拨,因此除将实在情形通禀外,另议义赈便宜办法四条,呈乞裁酌示教:一、客民农本尽弃大都只剩人与牛而已,收成无望,人牛俱属无用,而牛又需人喂养,卖无受主,必致死于屠户之手,兹拟筹款以半价收押,令早回籍谋图他业,仍俟春冬许其赎回,俾资耕种。二、查客民受灾独重,皆因新垦未经筑圩之故,即民田低处被淹,亦因当时筑圩不能坚实,或惰民平时挖口通水,多未修复之故,此次拟仍仿严佑之善士以工代赈办法筹款,即雇歉收民佃及失收客民等于无圩处一律兴筑,于有圩处加工重修,务令始终完固,并定章每年于农隙时责令饬处庄保统修一次。业户出食,佃户出力,由官督董,分图查勘,察其勤惰,励以赏罚,有失修者务即押令修竣乃止。三、查新邑民生除耕作外,唯织夏布,男女皆能,此布专销日本高丽两国,近来销场渐旺,拟借款设立官局,查有极贫土民、客民皆给予布机一具,定期缴布到局,按时给价运销归款,俾补收成之不足。查分给布机每具只价洋一二元,将来可使永远缴布归局,改为公司,并可为推广商务之计。四、新邑未垦荒田尚多,向因私垦获利,土客争讼,是经设立垦荒官局,查明十年未完课赋之田概准缴价领垦,其价每亩自二千至一千不等,初垦每年收租三百文,三年后按则输粮,此招垦定章也。上两年晴多雨少,收获颇丰,致汴、浙两帮纷来领垦,唐到任时频有同乡徐、张诸君与农务学堂致函求领,唯恐捷足先得,第人心随时涨落,经此次水淹后不但续领少人,即已领之田亦多因无力筑圩,有减价求售之意。窃思田在内河筑圩不过数尺,每亩约需工价数百文即可,无虞潦患,拟此筹款收买已垦之田既可使被水贫农收还薄资,早就别业,并可并散为聚,大兴农务之利,此无形之抚恤,随时可办,实视官赈先须勘分灾歉,义赈亦须先查户口,全活较易也。以上四条皆经唐邀集绅董熟议妥定,事求实济,费不过巨,不拘成例,便宜可行。唯唐于去年至苏迄今到任未久,用款不赀,自愧力薄不能有为,各绅董又少殷实富户,拟此后如办有实效,唯有仰求尊处筹款接济或借或捐临时再商,或蒙转请仁济堂严、施诸绅酌拨义赈,派人来新商办尤为至幸。素钦同仁为量,凡遇灾歉虽远省边方亦必汇款赈抚,矧此同省受灾见闻较确,务祈早赐惠音,俾唐可放手备办无虞支绌,同乡虞洽卿、郑蓉卿诸君,唐曾附函详告,朱葆珊、樊时勋、王海帆诸兄容临事再乞筹助,并祈借重鼎言,先为道及,临颖不胜悚惶待命之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