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者应具备的千里眼、顺风耳、万灵心

管理者应具备的千里眼、顺风耳、万灵心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这样,管理者的心智才能达到睿通渊微,明察秋毫,睿智千里。这种管理能力首先来自于管理者内心的良好心愿。这就是“王者的风范”,也是管理者的风范。只有这样做,才能管住自己,使个人的欲望得到真正的节制,克己制欲。管理者不可无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千里眼,顺风耳,万灵心的通达妙用。

管理者应具备的千里眼、顺风耳、万灵心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一定要体察民情。尤其在他位高权重之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下面谄媚逢迎的官员只是报喜不报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最底层去了解体悟民生与民心,通过了解体悟才能产生布施于民众,布施于万物的善良心性。只有这样,管理者的心智才能达到睿通渊微,明察秋毫,睿智千里。

首先管理者要与民同好、同恶、同感、同喜、同忧,这就是万灵心。万灵心就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以天下之眼观天下事,就没有看不到的地方;以天下之耳听天下事,就没有听不到的地方;以天下之心想天下事,就没有想不到的事情。这种管理能力首先来自于管理者内心的良好心愿。管理者的德行俱足的时候,就能做到天地人三才同体,内修外化,身国一家。这个道理正如老子所云,“天得一以晴,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意思是管理者的心性与万物、万事、万象、天地浑然一体,自然了悟事物的发展规律,他就能懂得什么是“民以食为天”。管理者以民为天,民和芸芸万物,在管理者的厚德普化之下,自然心同体悟,心心相印,这就是管理者理万民生息,使万民安居乐业,使国土清平,使万物各得其所欲的一种管理能力的德化作用。管理者的终极目标,是让芸芸百姓感受到他的人格光辉,用他的德行和心性使百姓善化归真,使心灵透明发亮;那些阴暗和污秽的社会习俗,就会被他的明智和仁德一扫而光。

这就是“王者的风范”,也是管理者的风范。就是化一切不利为有利,使一切阴暗被动的心念化为主动向善的心念。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即使被民众推崇到至高至上的地位,他的行为也一定是虚心谦下,海纳百川,在行事的过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有这样做,才能管住自己,使个人的欲望得到真正的节制,克己制欲。他并不是高高在上,施威于民,作威作福,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民众生活的安居乐业,使万物在风调雨顺的道德光辉之下得以茁壮成长。所以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如果一个管理者背道而驰,逆天而行,不顺应自然无为的真常之道,必然会使自己利欲熏心,蛮横作乱,六欲逞狂,由此派生出来的自然是昏庸无道,政令不通,上下相欺,民心反背,越治越乱。正如老子所云,“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有为”者,必定是分远近亲疏,贵贱有别,贪图享乐,听信谗言,最后失去民心。同时失权解威,其结果是达官贵族必然效仿其私欲膨胀,腐败猖獗,欺民敛财,派别林立,祸事频仍,争乱不休,一片混乱,生灵涂炭。

古人云,“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天下英雄和人才归顺的前提,首先是志同道合,是正义与非正义的选择。老子所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下”,这个道理明确的告诉我们,要想获得人才,首先要虚心谦下,礼贤下士。正如黄石公所云,“牧人以德者集”,一个有道有德的管理者,首先树立的是正大光明,众望所归的一个理想目标。他有高尚的品格和屈己负重的人格魅力,自然使贤人君子、英雄豪杰纷纷归顺。管理者一定要懂得运用人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使人才在他宽松和谐政治环境之下施展自身的才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

管理者不可无德。无德则无威,无威则管理混乱,必定导致各行其道。管理者对赏罚的运用要斩钉截铁,不可朝令而夕改。真正有智慧的管理者是靠德化,而不是把赏罚放在第一位。正如老子所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下知有之就是让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可是其结果已是万民自化,四海宾服;二等的管理者,是让下属惧怕他;再下一等的管理者是让下属厌恶他,最后与他所思所想背道而驰。(www.xing528.com)

上述种种,皆指明管理者有道无道,宽厚与狭隘的两种不同走向:一个是达到大化,一个是走向大乱。正如古人所云,“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这四句说明,一个管理者,体天地宇宙无为的真常之道,给天下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礼让、良性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宽泛的政治。上古时期的有道明君,他们每时每刻都有求贤若渴的心态;他们知阴阳,晓地理,宗人伦,别奸雄;他们知道获得人才对民对国能产生想象不到的利乐作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谨小慎微,生怕自己失德缺朴,始终关注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每天盯着别人的缺点,一旦天下有旱、有涝、有灾难,他们便会斋戒沐浴,祭祀上苍,让上苍来惩罚自己,不要把灾难降到百姓身上。他们反省自身,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百姓才会有如此灾殃,从来不把过错推到别人的身上,可是功劳却全都让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有道的管理者宽泛的政治作为,顺天诚意,克己复礼,推功让贤的无为的民主管理方式。

正如老子所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静心笃行,内怀至诚,悯物惜性,重善惜身,举心运念,皆效仿于天地无私无欲,普化群方的宇宙真常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千里眼,顺风耳,万灵心的通达妙用。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民主管理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