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中部大熊猫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中部大熊猫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籍上称大熊猫有“貘”“貊”“貘”等名称。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当时大熊猫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一带。图4.7历史时期中国中部的大熊猫分布变迁图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大熊猫由肉食性动物转而成为植食性动物[35],成兽每只昼夜食嫩竹15~20 kg,其上下裂齿退化,失去肉食兽类切割能力;繁殖能力低,幼仔成活率低等高度特化,使大熊猫难以适应自然与人文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濒临灭绝。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中部大熊猫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古籍上称大熊猫有“貘”“貊”“貘”等名称。《尔雅·释兽·貘》:“貘,白豹。”(晋)郭璞注:

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纹,毛浅有光泽,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

(汉)许慎说文解字》:“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

(晋)左思《蜀都赋》:“戟食铁之兽。”(唐)刘良注:

貊兽,毛黑白臆,似熊而小,以舌舐铁,须臾便数十斤。

这些记录了大熊猫的形态、毛色、产地、皮用等,但所谓“舐食铜铁”,当是舐食铜铁等炊具器皿内食物之误,而以讹传讹。

大熊猫现多栖息在海拔2 000~4 000 m山间,喜在一些山沟头或山腰比较平缓处活动,这些地方箭竹长势良好,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基地。较僻静的河谷阶地,洪积冲积扇形地,平缓上升的山脊以及较平的山顶,也是大熊猫采食、活动场所。大熊猫虽为山地动物,但如果食物充足,隐蔽条件好,它们的分布高度也会下降。

大熊猫最繁盛时期是更新世,它们的化石长江以南多有分布。更新世以来的大熊猫遗存较偏北的发现地在湖南、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26](图4.7)。(www.xing528.com)

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当时大熊猫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一带(见图4.7)。

直到19世纪,鄂、湘、川三省边境还残存有大熊猫,甚至20世纪中叶,某些地方还有大熊猫活动。

陕西秦岭一带、西安等处,据《山海经》、(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等记载,当时也有大熊猫。

现代大熊猫则残存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少数地区,以四川最多,它们的具体分布地点见图4.7。

近年来,为保护濒危大熊猫,先后建立起10余个自然保护区,计有四川的黄龙寺、王朗(平武)、南坑(九寨沟)、唐家河(青川)、小寨子(北川)、卧龙(汶川)、蜂桶寨(宝兴)、大风顶(马边)、大风顶(美姑),陕西的佛坪,甘肃的武都、白水江(文县)等。

图4.7 历史时期中国中部的大熊猫分布变迁图

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大熊猫由肉食性动物转而成为植食性动物[35],成兽每只昼夜食嫩竹15~20 kg,其上下裂齿退化,失去肉食兽类切割能力;繁殖能力低,幼仔成活率低等高度特化,使大熊猫难以适应自然与人文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濒临灭绝。从大熊猫的古今变迁,反映了气候与植被的巨大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