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及海岸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及海岸变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吉余等对中国历史时期海岸进行了研究[18],我们认为海岸变迁同样可以反映当时气候。沿中国海岸线,由北往南,在若干典型地段,可以看出海岸变迁总趋势同气候变迁总趋势是一致的。植物孢粉组合研究证实了这种情况。3.苏北海岸线这一带海岸线变迁受黄河改道影响较大。下沙、周浦一带有条沙堤,基本上反映10世纪海岸线的具体位置[24]。北宋时,海岸距岗身已有30 km左右。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及海岸变迁

陈吉余等对中国历史时期海岸进行了研究[18],我们认为海岸变迁同样可以反映当时气候。沿中国海岸线,由北往南,在若干典型地段,可以看出海岸变迁总趋势同气候变迁总趋势是一致的。

1.下辽河平原

下辽河平原濒临辽东湾头,两侧分别延伸到辽东和辽西山地一带,属于渤海凹陷组成部分。冰后期海侵,下辽河平原下部受海水淹没,同时,平原未受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成为大片沼泽地带。植物孢粉组合研究(见第二章第三节)证实了这种情况。

西汉时,在下辽河平原及其周围设有望平(在今新民东南,沈阳[7]西)、辽阳(在今辽中东)、险渎(在今台安东南)、辽队(今鞍山[8]西)、房县(今盘山东南)、无虑(今北镇东南)、徒河(今锦州[9])、襄平(今辽阳[10])、新昌(今海城东北)、安市(今海城东南)、文县(今营口[11]东南)等县[19]。实际上,自黑山至辽中一线以南,当时即已沼泽泥滩,水草莽莽。虽然西汉时对海岸位置记载语焉不详,然而可以确定至辽金(约10~11世纪)时,海岸线约在今海城西北的牛庄、沙岭、吴家、盘山、杜家台一线,即约距今海岸线靠里50 km。

2.渤海湾

冰后期海侵,海水最高位置与今4 m等高线(大沽零点)相当,当时海岸线也大约在这一带。当然,有的地段海水曾越过这条线西进,《水经·鲍邱水注》提到武清附近雍奴薮当时是辽阔洼地,可能是海侵时伸向内地的小海湾,或是外有沙堤与开阔海面分开了的澙湖。

巨葛庄附近贝壳沙层中贝壳样品经14C测定为距今3 400年±115年[20],可以推断小王庄—巨葛庄、中塘、武帝台和西刘庄一带继续分布的贝壳堤代表着3 400年前古海岸线,这显然较海退初期向外扩张了。其东面还有两道保存较完整的贝壳堤,靠里那道堤多处发现战国时期遗址。经测定,其下层距今2 020年±100年,上层距今l 080年±90年[21],可见这道堤经1 000年左右塑造而成。靠外那道贝壳堤则标志着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后形成的海岸线。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秦汉时代图看,当时渤海湾一带海岸线较今后退20~70 km[19]

3.苏北海岸线

这一带海岸线变迁受黄河改道影响较大。在苏北平原上,范公堤是一条古海岸线,其西一条起自陶集,经龙岗与贝壳堤表明年代更为久远;其东一条沙堤与贝壳堤显然年代稍近,起自北沙,经阜宁、盐城[12],止于东台。东台一带有汉墓,范公堤一带高地为海中洲,汉为盐渎县,是重要产盐地。

在岸外沙堤后,有宽大潟湖,但苏北平原海侵之前地貌并不平整,许多地方并不为全新世海相沉积所埋没。在淮安[13]青莲岗一带就有6 000~5 000年前的文化层。

历史上黄河下游有众多湖沼,仅黄河下游沿岸较大的就有:黄泽、鸡泽、大陆泽、泜泽、海泽、皋泽等。云山山曾是大海中一个岛,古称郁州。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秦汉时代图看,当时今连云港市[14]还与大陆分离着,当时苏北一带海岸线较今后退35~70 km[19]

12世纪以前,淮河基本上仍是一条清河,1128年黄河南侵,挟带来丰富泥沙,最初几个世纪,大量泥沙淤积着它流经的洼地。16世纪20年代,河口沙嘴已达九套附近。由于在黄河河口采用“束水攻沙”治理措施,泥沙多经河入海,使河口三角洲伸展更为迅速,到1700年,河口下移15 km,在八滩以上入海;1776年,河口又下移20余km,达到新淤尖;到1855年铜瓦厢决口河徙山东时,河口又外伸展20多km。海岸在外涨过程中,有时速度较快,有时相对稳定,甚至后退。从南阳岸到四灶有一条沙堤,标志着十四五世纪有一段时间海岸相对稳定,出现激浪沙堤。

4.长江河口和长江三角洲一带

全新世初期以来海侵,使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海滨低地。

从古代海岸线内外看,当时海岸地势较高,高程在吴淞基面上1~6 m。岸内侧地势低洼,成碟形洼地,青浦一带高程为2.5~3.5 m。太湖平均水位为3.8 m,面积2 200 km2,最深处不足5 m[22],海侵时,太湖平原部分为海水覆盖,有些地方成为沼泽,局部地区为滨海低地,震泽、金泽、练塘都有距今5 875年±185年的厚壳牡蛎贝壳,说明当时该地水中盐度在10以上。海盐县长川坝北面有一副完整鲸鱼骸骨,沿太湖周围很多地方有泥炭层,都证明这一带曾是海相沉积和潟湖沉积[18]。历史时期这一带广泛分布着适宜在温暖湿润环境中栖息的野象、野犀,尤其是糜鹿,也可作为佐证。

长江下游为溺谷,河口在镇江、扬州一带。当时河口外海滨的海水清澄,并有一定水深,海水温度至少比现在高3℃。

常熟福山,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15]、奉贤新寺,直到金山漕泾,有几条并列沙堤,当地人称为堽身,其中较显著的是沙岗和竹岗。马桥附近竹岗沙堤发现青莲岗石器遗址,据上海历史博物馆14C测定为距今3 995年±95年,岗身内侧古渴湖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6]14C实验室测定为距今5 785年±185年,可以推定岗身形成于6 000~5 000年前,反映当时这一带是海滨。

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秦汉时代图看,当时长江口一带海岸线较今后退最远达80 km左右[19]。公元1~3世纪时,海岸在沙堤附近。8世纪初,海岸已在黄浦江东,西南起自金山卫城南10余里,东北经柘林东10里,折而西北,过闸港,沿黄浦江,越龙华、严桥向北西延伸于现在的江边16 km[23]。下沙、周浦一带有条沙堤,基本上反映10世纪海岸线的具体位置[24]。北宋时,海岸距岗身已有30 km左右。14~18世纪初,海岸外涨较慢,个别岸段甚至有内缩现象。这时,正是长江主流在北支入海,南岸出现泥沙不足的现象[18]

涌潮并非钱塘江专有,历史时期,在长江河口早有涌潮现象,公元前2世纪枚乘《七发·观涛》、公元1世纪王充《论衡·书虚篇》等都有观广陵[17]涛的记载。随后鲍照《石帆铭》、庾信《庾子山集》、《南齐书》、《元和郡县图志》等也都记载有观广陵涛。但《舆地纪胜》称,

瓜州并岸及大历间(公元766~779年)扬州郭内潮信已不通,“瓜州在江都县南四十里江滨,盖扬州江中之砂碛也……接连扬子渡口,居民其上,唐立为镇”。

看来到8世纪中后期,涌潮已消失。瓜州并岸和马驮并岸是两次重要沙州并岸,导致河槽发生显著变化。

5.钱塘江河口和杭州

冰后期海侵后,长江三角洲南沙咀一直伸展到王盘山。乍浦九山外曾是一大片良畴沃野。明天启《海盐县图经》称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海盐县治在九山外故邑城。《澉水志》载,王盘山曾是东晋屯兵处。

11世纪,这一带海岸在大古塘外8 km。北岸没有大坍以前,杭州湾南北岸相距约18 km。

唐宋间,北岸九涂十八滩,海盐东南25 km聍水陂,县东7.5 km望海镇,以及海月亭、望月亭等都先后沦入海中。

元代,更把海盐岸外宁海镇也坍掉了。杭州湾南岸也发生崩坍,一直坍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这条海塘标志着14世纪时海岸线,海湾在金山至海盐一带断面明显地展宽了[18]。(www.xing528.com)

涌潮时的冲刷,落潮流带来浓度较大泥沙,促使杭州湾南岸造成淤积。14世纪后6个世纪中,在庵东断面一共外涨了15 km。但各个世纪伸展速度不同,14~15世纪,外涨较快,平均每年60 m;16~18世纪外涨较慢,平均每年30 m。

12世纪前,平面外形上,从杭州湾到钱塘江河口段是比较顺直的。那时龛山至赭山以上,才叫作钱塘江,龛、赭之间称作海门。后因钱塘江入海流路改变,就有了南大门(龛、赭两山间)、中小门(赭山、河庄山间)、北大门(河庄山至海宁)3个海门。海门以内海岸也有很大变化:南岸虽有涨坍,但岸线基本循西陵(今西兴)、龛山、瓜沥、马鞍山一线;北岸变化较大,杭州即多江海故迹,西湖本与海通,为潟湖,以后才与江岸隔绝。

涌潮是钱塘江河口胜景,只有在钱塘江河口从浅海转为海湾,成为喇叭口形,并在沙坎发展到一定高程以后,才能形成。河口束狭和沙坎抬升是渐变的,从潮波不对称发展到暴涨潮,直到破裂成为涌潮,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钱塘江涌潮,《海塘潮颐上》称“六朝以后,潮始盛于浙江,郦道元水经注》所言是也”,但其起始,有人推测不早于距今3 000年[18]

随着潮流强度变化,钱塘江河口水化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宋代,海门以内盐度远比现在大。后来,海走北门以后,海门以内盐度减低,到18世纪上半叶,则将西兴盐场裁去。民国萧山县志稿》明确指出,是由于海走北大门以后,海水变淡的缘故。

6.珠江三角洲

这一带原是浅海湾,冰后期海侵,海水覆盖的地面并不平整,有些过去的山体突出露在海面上,成为岛屿,这里有3 000多年前的红树林分布[1]也证明了这一点。

距今3 000多年前,海岸线北界约在鸡洲附近。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在这一带置郡,因其南临大海,故为南海郡,郡城就在今广州。

《水经·泿水注》称,到公元2世纪,广州附近登高远望,可以看见“巨海之浩茫”。

到9世纪,大海距广州已经比较远了。

14世纪,海岸达到南海县[18]西的浮邱、中山一带。明代,“已去海四里”。

经几个世纪海退与淤积,到18世纪,三角洲前缘已推展到磨刀门附近。

18世纪以后,三角洲主要淤涨磨刀门、香山海和狮岭海一带。

19世纪以来,三角洲以焦门和洪奇沥之间万顷沙和磨刀门口灯笼沙淤涨最快,前者推展速度110 m/年,后者80~100 m/年。东江河口沙岛也连成一片平畴沃野,以23 m/年速度向外伸展[19]

7.基岩海岸

虽然基岩海岸轮廓在历史时期没有大的变化,但在每一个具体岸段却都经历着一定变化——侵蚀或堆积。冰后期以来,岩滩宽几十米以至几百米,标志着海岸后退速度。在浙江,有些由致密的流纹岩组成的海岸,岩滩甚狭;某些由风化较烈的粗粒花岗岩组成的岸段,岩滩甚宽,如岚峡的岩滩,宽达700 m。福建某些以晚更新世老红砂组成的岸段,组成物质疏松,海岸后退速度更快,有时可达1~2 m/年。可见波能强弱与岩性软硬、岩滩宽狭都有较大关系。

海岸带侵蚀而带来的物质在波浪作用下产生纵向和横向搬运,形成一系列堆积地貌。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沿海多更新统疏松沉积物,形成一些典型海岸堆积地貌——沙坝、沙栏、海滨平原、陆连岛等。事实证明,近期这种地貌形成发展更快,如珠江三角洲西面海晏平原,公元1825年时,海水还可达斗山、上泽、瑞芬一线,现在这些地区都已距海10~20 km[20]

我国历史时期气候从1050年左右转冷,从1450年左右气温进一步降低,17世纪前后达到更低程度。

从苏北海岸外涨过程看,有时速度较快,有时相对稳定,甚至后退。从南阳岸到四灶有一条14~15世纪沙堤,表明当时有一段时间海岸相对稳定。

长江口从14~18世纪初,海岸外涨较慢,个别岸段甚至有内缩现象。

杭州湾的海宁在13~18世纪,海岸大涨大坍达11次之多,宽度达15~20 km,其中以13世纪、15世纪、17世纪变化最为强烈。

《古刺桐港》称:泉州在11世纪为全国的四大港口之一,14~15世纪还是世界大港口之一,然而15世纪后期继续海退和泥沙淤积,使它降为一般港口;到成化十年(1474年)又撤销了它作为市舶司之地。近二三百年来,泉州港口淤浅迅速。昔日主要港区安海、法石、后渚、吴宅等,岸线外涨,滩涂宽阔,难以行舟。元代沉船上覆盖泥沙就达3 m。

14世纪前,珠江三角洲汊河仍很宽阔;到19世纪,沙岛已连成一片平原。

17世纪初,台湾西海岸尚多天然港湾,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岸外沙咀延伸与陆地之间形成一些潟湖,港湾海岸在形态上已经消失。

正是由于海退以及河口或河流相沉积与浅海相沉积,使海岸加宽。这亦可反映气候的转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