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野生亚洲象:历史时期的中国气候变化

云南野生亚洲象:历史时期的中国气候变化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象”显然是野象,可见明末这些地方有相当数量的野象栖息。(明)谢肇淛《滇略》记载云南的动物中就有“孔雀、象、貊、猩猩”等。直到民国十八年《续云南备征志》还指出境内野生动物有孔雀、象、貊、猩猩等。目前滇西南思茅地区(西盟)、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沧源)及德宏州(盈江)一带尚有少量野象出没,成为全国唯一的野象残存区。

云南野生亚洲象:历史时期的中国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云南高原野象不仅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多,一直能在当地越冬,而且更是现今我国野象唯一残存地(见图5.6)。

禄丰、西畴、昆明[57]、昭通[58]等地都发现有不同时期的野象和野犀遗存[49]

傣族古籍,如《巴塔麻嘎捧尚罗》《谈寨神勐神的由来》《厘俸》《乌沙麻罗》《粘响》《相勐》《召波拉》《朗鲸布》《三牙象》《象牙姑娘》《千瓣莲花》等创世史诗、文学作品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传说和由此形成的习俗等,丰富多彩。象构成了傣族文化一个重要特色[50]。《史记·大宛列传》:“昆明之属无君长……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可见早在2 000年前,傣族地区就已普遍使用象作乘骑。用象耕田、作战、运输等在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但以云南为最完备,使用时间最久。

华阳国志》《新唐书》《广志》《蛮书》《元朝混一方舆胜览》《明实录》等都记载了云南产野象、野犀的情况。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金齿人……仍进象三。”所指“金齿”即包括今保山怒江区及潞西[59]、镇康、耿马、盈江、陇川、瑞丽、梁河等地[60]

历史上云南野象分布较广,分区论述则有:

元江(今县)[61]、广南(今县)一带:指哀牢山以东,云南东南部地区。(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贵土官氏·元江府》:嘉靖(1522~1566年)中,土官那鉴争立,篡杀为乱,布政使司徐越率兵征讨,“鉴纵象、马躏我兵,徐公中流矢卒。”说明元江府有一些战象,至少其中部分是战前捕捉当地野象驯化并训练而成。《明一统名胜志·(云南)广南府(志胜)》则进一步证明道:“土人狎象而畏虎。”此“象”显然是野象,可见明末这些地方有相当数量的野象栖息。(www.xing528.com)

景东、顺宁一带:天启(1621~1627年)《滇志》载:“景东府(治今县)[62]知事姜固宗以象、马入贡。”《明史·云南土司传·景东》:“景东族皆焚种(傣种),性淳朴,习弩射,以象战。”史料所指虽是驯象或役象,但其中应有些是活捉当地野象,看来当时野象还不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日日记称:“盖鹤庆以北多氂牛,顺宁(府名,治今凤庆)以南多象,南北各一异兽。”顺宁在景东西北,地域毗连,顺宁以南既明末仍多野象,正可作为当时景东有一定数量野象的旁证。

西双版纳:至今,这里还有野象群残存,历史上当然野象群更多。《明实录·神宗实录》:万历十三年(1585年)五月丙申“云南车里宣慰刀糯猛来降,献驯象。”《泐史》也记载公元1845年,车里贡缅王礼中就有象,以使副宣慰使获释[8]。此处虽未直指野象,但驯象当是活捉当地野象驯化而来。即使从现代生态环境看,这里也适宜野象等热带亚热带动物栖息。我国早在1958年就在景洪、勐海勐腊划出20万hm2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野象的天然乐园之一。

(明)谢肇淛《滇略》记载云南的动物中就有“孔雀、象、貊、猩猩”等。

清初,李定国等用象征战、运输,是从傣族中征得的[51],间接反映当时滇西南一带野象之多。

道光七年(1827年)《滇南志略·永昌府》和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南通志稿·物产》中都记载有“象”“犀”等。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续云南备征志》还指出境内野生动物有孔雀、象、貊、猩猩等。

目前滇西南思茅地区(西盟)、西双版纳州(景洪、勐腊)、临沧地区(沧源)及德宏州(盈江)一带尚有少量野象出没,成为全国唯一的野象残存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