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长城遗迹:抵御入侵的重要防御体系

嘉峪关长城遗迹:抵御入侵的重要防御体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走廊全部归属西汉后,为隔绝胡羌、控制西域和防止匈奴南下,汉朝在北方筑塞垣、设亭障,大规模修筑长城。汉长城按照“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嘉峪关市境内如今留存有多处汉长城遗迹。嘉峪关加固的动因就是抵御入侵,“长城筑而后可守也”。明长城总体上的线状延续在嘉峪关表现为片状防御体系。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甘肃省战国至明长城纳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嘉峪关长城遗迹:抵御入侵的重要防御体系

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包括被利用、加工,能阻挡入侵的山川地理、人工设施。嘉峪关境内汉、明两朝修建了丰富的长城。

一、汉长城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夏,按照张骞的建议,汉武帝骠骑将军霍去病荡除盘踞在呼蚕水(讨赖河)、羌谷水(黑河)流域的匈奴,占据山水环抱、地势险要的河西走廊中段。同年秋,设置酒泉郡(见《汉书》卷六十一),这是汉朝在河西走廊建立的第一个郡级政权,酒泉一带始归中国版图。其后汉朝以酒泉郡为根据,逐步扩张。河西走廊全部归属西汉后,为隔绝胡羌、控制西域和防止匈奴南下,汉朝在北方筑塞垣、设亭障,大规模修筑长城。于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公元前111)开始修筑河西长城。汉长城按照“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

嘉峪关市境内如今留存有多处汉长城遗迹。①安远沟至黄草营。据《酒泉市志·汉长城遗址》(1998)记载:“自暗门(今肃州区临水乡)筑边墙,经临水河、沿北大河北岸至安远沟,今墙基已毁灭殆尽。”“安远沟”既指嘉峪关市新城镇安远沟村,曾设安远寨。此段长城延伸往黄草营方向,长约12千米,20世纪50年代被毁。②断山口西北。断山口西北戈壁沙漠中有长约10千米的汉长城遗迹,东联黄草营汉塞,西接玉门花海子汉塞,大部被风沙湮没。③新城草湖外侧。新城草湖外侧泥沟、后墩山至断山口,有汉代筑塞遗迹。④石关峡东口。汉代玉石障在石关峡东口,现障塞遗迹无存。嘉峪关地域的汉长城,是西汉修筑由令居(今永登县境内)到酒泉,由酒泉列亭障至玉门时期修筑。

二、明长城

从洪武五年(1372)修筑嘉峪关,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筑野麻湾堡,历经240多年,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才修筑完毕。明中期,关西七卫失守,嘉峪关成为明朝有效控制区域最西,“三面临戎,势甚孤悬”,战争频发。每次战争后,明军都在入侵者反复进攻、极易突破的地方增筑营堡、墩台,挖凿壕堑,安置警戒,增派兵力。防御体系是随着外敌侵犯而不断加固和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嘉峪关加固的动因就是抵御入侵,“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在天险集中的嘉峪关地域,明人利用天然屏障,嵌筑人工长城,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卫护肃州,封锁河西走廊,构成“中外巨防”。

明长城总体上的线状延续在嘉峪关表现为片状防御体系。分布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人工长城,形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市境内现存墩台、营堡、边墙、墙壕、远壕、城壕、外壕、山壕、崖栅、墩壕、远墙、水壕、紥、暗门等多种长城形态(见《肃镇华夷志》《秦边纪略》),是明清时期“三面临戎”险恶国防形势的反映。长城分为独立单体、墙体、壕堑、天然险四类。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甘肃省战国至明长城纳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一)关堡

关堡是明代屯兵、戍守的军事设施,当地也叫营堡、屯庄、堡子、庄子、营、营盘、营儿、堡城等。继嘉峪关堡(关城前身)之后,明代至清初持续在嘉峪关防线修筑营堡,不断增强防御能力。关城至祁连山之间有卯来泉堡、红泉堡、大庄堡(玉门市境内)、塔儿湾堡、兔儿坝堡等;新城草湖周边有十营庄堡(小钵和寺)、野麻湾堡、新城堡、新营、路家泉墩营、沙堡、横沟屯庄等;黑山附近有石关儿营、黄草营盘、双井子堡、骟马营(玉门市境内)、惠回堡(玉门市境内)等。此外还有供守关官员和家属居住的官园等。嘉峪关堡和十营庄堡(小钵和寺)是防线上最早修筑的营堡,卫护过境古道,扼控防线正面。营堡大都位于隘口,据守水源,扼守要塞和道路,或座落高处,或座落水边,且相互应援,凸显军事防御价值。营堡驻扎有数量不等的军队,都有辖区和特定防御任务,有些分管边墙、墩台。野麻湾堡、十营庄堡于2003年7月1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井子堡、塔儿湾堡、红泉堡、新城堡、新城屯庄、横沟屯庄六座营堡遗迹于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关城保存完好外,大部分只残存遗迹,沙堡、新营、路家泉墩营、官园、安远寨营盘遗迹无存。

关城另文详记,见下一节。

十营庄堡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西北后墩山南与河流夹护的高坡上,距关城21千米。洪武年间与关城同时修建,共同防守正面。肃州通新疆巴里坤古道从附近穿过。军事营堡以寺命名,是因为元朝这里就是一座叫小钵和寺的寺庙,明初拆寺建堡,依然称呼。明前期小钵和寺是钵和寺营驻屯之所,明中期被西部少数民族占据,明军逐渐收缩防线至草湖以里,新营、路家泉墩营、野麻湾堡是小钵和寺失守的后续接替者,反映了嘉峪关在草湖西侧攻防退守的态势。汉代此地是酒泉塞,明以前肃州塞也指此地。《明史》中载有小钵和寺。清朝以来,当地百姓称其为寺营庄子,它的真名反倒鲜为人知。上世纪70年代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问周边农民,当地人发音“寺”“十”不分,“十营庄子”由此产生。

21世纪初勘察,堡北墙内长66.7米,南墙内长67.3米,东墙内长59米,西墙内长57米,基本成正方形。堡墙底宽4.5米,顶宽约2米,残高5.5~6.0米不等。墙顶平整,无裙墙垛口痕迹。东、南墙内面迎风披雨,剥落毁损严重。西北角与东南角各有上小下大豁口,是游牧者私开便门。堡门向南开,门外有凸起坡台,疑为吊桥装置基础。墙外四周环护沟,阔4.5米左右。堡中无建筑物痕迹。墙体夯筑坚实,夯层0.15~0.2米。夯筑定板用的芨芨草绳形制仍清晰可辨。堡内西墙、南墙下有宽约2米、深约2.3米、长约30米的壕沟,为上世纪70年代初附近村民取肥所挖,内埋碳化小麦,应为明代藏粮,以同体积小麦回填壕沟,需近百吨,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战斗,见证十营庄堡(小钵和寺)重要。2003年7月1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野麻湾堡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一组境内的嘉新公路南侧,距关城19.5千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肃州兵备李应魁、参将祁秉忠议呈巡抚祁光宗批准,仿嘉峪关城的样式修建。现遗迹尚存,为黄土夯筑。周长476米,西窄东宽,呈梯形。西面和北面的城墙遗迹比较清晰完整,残高9.9米,底厚7.7米,顶宽2.0~3.8米不等。城墙上有宇墙,宽、高均为90厘米。东墙外有瓮城遗迹,长13.4米,城门处尚有5.7米的缺口。东门内北侧有一斜坡土筑马道,高7.4米,长17米,上宽2米。对面西墙内侧原来也有同样高度的木梯马道,墙上尚存木桩洞眼。明万历年间,“野麻湾堡原发马步兵一百五十名”,清康熙三十年(1691),“把总一员,马战兵十一名,守兵三十九名,官马二匹,兵马十匹”。

堡城西墙外侧原有贴墙墩台一座,称野麻湾墩。墩台与城墙同高,为方锥体,底长23.3米,宽11.3米,顶部长宽各12米。顶部城垛2.4米,宽5.4米,垛口深0.6米,宽0.55米。堡城东面12.2米处设一炮台,北面10米左右处建有庙宇,坐北向南,占地约五亩,遗迹均无存。2003年7月1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城堡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新城镇新城村一组东侧,距关城22.2千米。土城周长716米。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展筑城垣,添设官军。黄土夯筑。夯土层0.15米,总高10米。墙头筑有巡墙。堡内西北角有一台阶式漫道,直抵墙头。紧靠西墙外筑墩台一座,略高于堡墙。至20世纪80年代,只剩残墙80米,残高四五米,厚1.5米。堡内建有上帝庙、圣母庙、关帝庙。康熙四十年(1701)移建堡外西南钵和寺(现镇政府驻地),早已无存。西墙外的墩台上,曾修三官庙,民国年间拆毁。

新城堡原为肃州北长城要塞,向来设防。明万历年间,“发骑兵三百名,步兵一百名。后减至二百一十九名”。清代“新城堡设把总一员,马战兵十名,守兵三十九名,官马二匹,兵马十匹”。堡西300米处,曾修一屯庄。墙高8米,厚3米。墙头有土坯砌筑的巡墙,转台用木头搭成。屯庄供士兵住宿用。东墙头修半间小屋,为哨所。20世纪80年代后遗迹无存。堡外1000米处的边墙上修一暗门墩。暗门是修在墩台底下的暗道,一头在边墙外,一头在边墙内。进出口都装有木门,门板上安装有木闩,墙外的门闩在地道里面,墙里的门闩在地面上。戍边将士可通过暗门出入长城内外。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堡遗址(2010年摄)

位于新城镇政府南二里,中沟村三、四组之间,修建于永乐年间,以守卫和经营新城草湖马厂为目的,是第一座新城堡。是继关城、十营庄堡(小钵和寺)之后最早在草湖一带兴建的驻军之堡。后被风沙壅埋而废弃闲置。嘉靖四年(1525),因为要解决关系到西北国防安全的肃州番夷去留安置问题,甘肃巡抚陈九畴、兵部、兵部尚书金献民上奏皇帝,奏折中提到此堡,出现于朝廷决策,嘉靖皇帝为此三下圣旨。最终,肃州城部分番夷于嘉靖二十六年安置于此,两年后展筑第二座新城堡(前文新城堡)。1977年拆毁时,东、西、北三面堡墙大略完整。现原址建电管站。

预防风沙壅埋是当地建堡首要考虑的问题。沙堡将堡址选在便于管理花城儿湖和苍儿湖,但其址处于风沙口的地方,使西墙迎风阻沙,终被风沙淤埋,只能废弃。后建的野麻湾堡吸纳沙堡经验,把堡建成西北角正对西北风方向,使风沙顺墙吹过,有效防止了壅埋,此为野麻湾堡方向不正原因,其中藏有古人深谙地理风水、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新城两座堡,沙堡因风沙而废,新城堡因潮碱而弃。明代在此反复筑堡驻军,说明当地重要。

石关儿营遗迹(2007年摄)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的石关峡口。又称石关峡堡。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驻兵把守峡口,巡抚杨博在石关峡口建军营一座,后人称石关儿营。嘉靖三十五年(1556)兵备副使陈其学派兵驻营。至20世纪80年代石关峡堡只存残墙两截,一截长12米,高2.8米,最高处7.5米,为石片夹沙构筑;另一截墙紧靠山崖,长3米,高0.7米,厚0.4米。

塔儿湾堡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文殊镇塔儿湾村境内(今镇政府所在地),明代修建并派兵驻守,与兔儿坝堡、黄草坝堡共同封锁文殊山口,卫护嘉峪关侧后和肃州城南。20世纪80年代仅存部分残迹。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沟屯庄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二组,距关城14.8千米。嘉靖年间修筑,清代曾续建,原名任家屯庄,供守城堡的将领及家属居住。屯庄坐北向南,为方形,边长50米,有瓮城。墙高6.6米,底阔6米。门额书“置矩悬规”,落款“同治二年秋七月”。庄内套庄子坐西向东,内院有五个院落。20世纪40年代套庄子曾设肃州飞机场(嘉峪关国际机场前身)招待所,1942年8月蒋介石来嘉峪关时曾在此居住。1973年拆除。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新营儿堡”,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五组居民点附近,建于明前期。堡东百米有一座小龙王庙,曾有无房农民在堡内居住。上世纪70年代拆除,现堡庙遗迹无存。

位于新城镇长城村北路家泉附近,建于明前期,现遗迹无存。路家泉墩营为戍守草湖西侧、卫护古道而建。

位于文殊镇境内,嘉靖年间修筑,与塔儿湾堡、黄草坝堡共同封锁文殊山口,卫护嘉峪关侧后与肃州城南。现遗迹无存。正德十一年(1516)十一月吐鲁番(东察合台汗国)军队入侵嘉峪关。十六日,游击将军芮宁率所部兵马自肃州沿讨赖河南岸赶去救援,在文殊与敌遭遇,双方在冯家沟、兔儿坝、沙子坝、张良沟、苜蓿沟一带恶战一天,明军弹尽粮绝,没有支援,全军覆没。兔儿坝因此记入《明史》。

位于关城东约10千米的新城镇安远沟村三组贾家庄处。遗迹无存。

又名“木兰城”,位于关西15千米处,甘新公路穿堡而过。明代建筑,是关外一个军事要点。堡为长方形,周长708.3米。城堡开东西二门,东门已成缺口;西门门洞深10.5米,宽4米。门顶上有楼台遗迹,面积231平方米。遗存有瓦片。楼台内侧有一斜坡马道,长9.5米,宽2.6米。东墙外10米处有一庙宇遗址。堡内有水井数眼,每两口井紧挨成一对,一井有水,一井无水,分别称为“真井”和“假井”。“真井”水源充足,可供驻守官兵及牲畜饮用,如若发生战事不利情况,驻守人员离开营堡时,则隐真井,露假井,以断水源,因此将城堡取名“双井子堡”。至20世纪80年代,堡内只有一眼枯井,堡外东北角尚有枯井一眼,深不见底。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第一至第三组境内,是明清守卫石关峡口的驻军营院。南距关城6—10千米。分上营院、中营院、下营院。上营院在石关峡口北侧的长城内侧古河道南的杨家庄,中营院在柳家庄北侧,下营院在王家庄西侧,各占地5亩。遗迹均无存。

位于嘉峪关市与玉门市交界处的祁连山北麓大红泉山口北100米的戈壁滩上。南距大红泉墩500米,东南距靖边墩17.20千米。坐北向南,平面呈矩形。周长176米,面积1900平方米。堡墙黄土版筑。夯层清晰,厚0.11~0.18米,高0.50~4.10米,底部有高0.50米石块砌筑的基础。现存东墙和西墙中间马道面及北端墙体,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原基础补筑而成。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新城镇政府所在地,钵和寺所在。民国七至九年由新城人任文炳在钵和寺基础上主持修筑。庄墙高9米,有两道护墙,外墙有垛口,护墙之间可供三人并行。屯庄坐北向南,正门外书“瑞阳天山”,内书“循规蹈矩”。东南角筑一小楼,名“魁星楼”;东北角有一小院,后改为新城堡小学,1950年后为乡政府(公社)治所;西北角建有戏台。屯庄内曾住过不少农户,20世纪70年代屯庄拆毁,仅剩西北两段残墙。1989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五组。距关城东北约五里。清嘉庆年间修建,是镇守关城的官员和家属的住所。分官堡和果园两处,遗迹均无存。

黄草营盘遗迹(2007年摄)

大红泉堡遗迹(2007年摄)

新城屯庄遗迹(2007年摄)

(二)墩台

墩台是报警设施,它与边墙、壕堑、营堡组成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防御体系上的墩台根据位置属性分境外墩、沿边墩、腹里墩三类共80多座,形成四通八达的烽火信息传递网络,方圆近百里敌情皆在掌控。

沿边墩与边墙合为一体,一般高7~10米,高出边墙3~4米。有的五里一座,也有的二三里一座。在关南北边墙上共有沿边墩7座,其中关城南至讨赖河峡谷有3座,关城北至石关峡堡有4座。南距关城5千米的暗壁3号敌台(大湾墩)高10米,底面积109平方米,黄土夹沙夯筑,夯层0.1~0.15米,气势仍然壮观。关东边墙新腰墩到野麻湾堡,原有墩台12座。墩台内侧有燧。在新城乡横沟村西侧,有一座墩台内侧25米处,横向排列着8座烽燧(2座坍塌,6座还有残迹),为沙石夹土夯筑。燧距6米,高1.9米,宽1.8米,夯层0.17米,层间有排列整齐的木桩。在肃州北长城上,野麻湾到两山口之间有8座墩台。这一段边墙损毁严重,至20世纪80年代,墩台残高1.8~5米。沿边墩一般都是与边墙一起夯筑。嘉峪关与肃州、嘉峪关与新城、新城与肃州边墙交界处都建有界牌墩。

在祁连山北坡、黑山、新城草湖外围分布有境外墩。境外墩一般位于山口、路边、水边的高处,视野开阔,与上下邻近墩台可见。沙岗墩等修建于永乐年间,靖边墩、三墩山墩(石烟墩)等修建于十五世纪,红泉墩、泛沙泉墩等修建于嘉靖年间,卯来泉墩等修建于万历年间。目前大部分遗迹尚存,位置冲要的嘉峪关墩、新腰墩、暗门墩等遗迹无存,但根据志书记载的上下墩台方位距离推测,仍可确定大致位置。墩台修建坚持就地取材原则,黑山东侧石板墩(边山墩)、大岩泉墩(月儿湾墩)是石板石头垒砌,野麻湾后墩(钵和寺后墩)、边山墩(上黄草沟墩)是土坯垒砌,祁连山北坡戈壁上的卯来泉大墩就是泥土石头混筑。腹里墩主要分布在边墙内侧,负责信息传递和道路安全。

据《肃镇华夷志》记载,嘉峪关管辖腹里沿边境外墩台39座,新城堡管辖腹里沿边境外墩台31座,卯来泉堡管辖墩台11座。嘉峪关市辖域内如下:

1.境外墩 腹里墩

又名梧桐林墩,位于新城镇泥沟村一组西北6.50千米处的砂石梁上。东距长山墩(烽火台)4.10千米,南距泛沙泉墩4.60千米,西南距马路山墩(烽火台)3.8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顶宽8米、底宽10.50米,南壁顶宽9米、底宽11米,西壁顶宽8米、底宽11.50米,北壁顶宽9米、底宽12.50米,残高6.30米。台体内部为黄土版筑,夯层厚0.12~0.15米,外部为土坯一平一竖包裹而成。土坯长0.38米,宽0.2米,厚0.08米。烽火台东、北、西三面外侧有壕沟遗迹。

又名“寺营庄子北墩”“钵和寺后墩”,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七组居民点西北1.50千米处的山梁上。东南距十营庄子堡址792米,西距尖山墩2.4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而成。土坯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7厘米。东壁顶宽11米、底宽13.50米,南壁顶宽11米、底宽13.50米,西壁顶宽9.50米、底宽13.50米,北壁顶宽11米、底宽13.50米,高7.70米。南壁顶部西南角有后期土坯补筑痕迹,年代不详。后期补筑使用的土坯长0.4米,宽0.24米,厚0.15米。

又名“钵和寺西墩”,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七组西北5.50千米处的砂石山梁上。东距野麻湾后墩2.40千米,西距居中墩3.6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南侧由土坯一平一竖砌筑而成,北侧由黄土版筑,夯层厚0.12~0.20米。东壁底宽20米,北侧黄土版筑部分顶宽2米、底宽10米、高5.70米,南壁顶宽4米、底宽7.50米、高3.30米。西壁底宽20米,其中南侧土坯砌筑部分顶宽5米、底宽10米、高3.30米,北侧黄土版筑部分顶宽1.40米、底宽10米、高5.70米,北壁顶宽1.70米、底宽12.50米、高5.70米。

又名“冰草沟墩”。位于新城镇长城村七组居民点北侧4千米处的砂石梁上。东南距马路山墩3.60千米,西北距野麻湾后墩4.4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台体内部为黄土版筑,夯层厚0.08米~0.10米,外部由土坯一平一竖包砌。土坯长0.35米、宽0.18米、厚0.07米。东壁顶宽9米、底宽14米,南壁顶宽9米、底宽15.50米,西壁顶宽6米、底宽14米、北壁顶宽7.50米、底宽15.50米,高6米。亦可能是明代钵和寺东墩,董家沟墩位于小钵和寺东南700米董家沟旁。

又名“钵和寺东墩”,位于新城镇长城村七组居民点东北7千米处的马路山梁上。东北距梧桐墩3.80千米,东南距泛沙泉墩3.30千米,西北距董家沟墩3.6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而成。土坯长0.34米、宽0.2米、厚0.07米。外围由沙土加杨树枝帮夯,沙土层厚0.20米,树枝层厚0.13~0.20米。东壁顶宽5米,底宽15.50米。南壁顶宽4.80米,底宽15.50米。西壁顶宽4.50米,底宽15.50米。北壁顶宽4.50米,底宽15.50米,高3.90米。

又名“北大路墩”,位于峪泉镇断山口村三组居民点东3.50千米处的戈壁滩上。东北距尖山墩3.60千米,西南距断山口墩4.50千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由土坯一平一竖砌筑而成。土坯长0.37米,宽0.23米,厚0.07米。台体顶宽6.60米,底宽11.60米,高8.60米。北大路从居中墩旁通过,是清代中期后从野麻湾堡至新疆巴里坤的道路。沿路有水源。

梧桐墩遗迹(2007年摄)

野麻湾后墩遗迹(2007年摄)

尖山墩遗迹(2007年摄)

董家沟墩遗迹(2007年摄)

马路山墩遗迹(2007年摄)

居中墩遗迹(2007年摄)

当地人又称为“李陵碑”,位于新城镇泥沟村三组居民点西北3千米处的二分海子东缘。东南距沙岗墩1.10千米,西北距马路山墩3.30千米,北距梧桐墩4.6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黄土版筑,夯层厚0.12~0.16米。20世纪80年代末坍塌,坍塌后夯土堆积成黄土台基,台基东西宽13.50米,南北宽14米,高2.50米,顶部西北角保存有台体,东西宽2.60米、南北宽2.20米、高1.10米。

又名“神仙墩”“月儿湾墩”,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六组居民点北10千米处的黑山山梁顶部。东南距边山墩6.20千米,西南距大岩泉墩2.9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石板加沙土砌筑而成。石板层厚0.12~0.25米。东壁顶宽4.30米、底宽6.30米,南壁顶宽0.60米、底宽7.40米,西壁顶宽4.30米、底宽5.30米,北壁顶宽2米、底宽6.30米,高5.60米。

位于峪泉镇断山口村三组居民点西北761米处的砂石梁上,东北距居中墩4.50千米,西南距边山墩5.1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南半部由土坯砌筑,土坯长0.34米,宽0.23米,厚0.08米。北半部由黄土版筑,夯层厚0.15~0.17米。东壁底宽10米,其中南侧土坯砌筑部分顶宽4.10米,底宽5.40米,高2.30米,北侧黄土版筑部分顶宽4.50米,底宽4.60米,高4.50米。南壁由土坯砌筑而成,顶宽5米,底宽10米,高2.30米。西壁底宽11.50米,南侧土坯砌筑部分顶宽4.50米,底宽6.60米,高2.30米,北侧黄土版筑部分顶宽4.50米,底宽4.90米,高4.50米。北壁由黄土版筑,顶宽5.50米,底宽8米,高5.70米。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西北约8千米处的砂石梁顶部。东北距断山口墩5.10千米,西北距石板墩6.2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由土坯一平一竖砌筑而成。土坯长0.36米,宽0.22米,厚0.08米。东壁顶宽7米、底宽12米,南壁顶宽6.50米、底宽12米,西壁顶宽7米、底宽12米,北壁顶宽6.50米、底宽12米,高9米。亦可能是明代上黄草沟墩。

又名“东岗梁墩”,位于新城镇泥沟村三组北1.80千米处的东岗砂石梁上,西距马路山墩3.80千米,东北距花城前墩5.40千米,西北距泛沙泉墩1.10千米,北距梧桐墩5.50千米。永乐年间筑,草湖各路烽火俱传于此。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主体为黄土版筑,夯层厚0.19~0.24米。西壁和北壁用土坯包砌,土坯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8厘米。东壁顶宽4.50米、底宽11米,南壁顶宽4米、底宽11米,西壁顶宽5.50米、底宽11米,北壁顶宽4米、底宽11米,高7.70米。90年代,台体下半部被用混凝土砌筑,厚度为0.90米,高4.20米。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六组西北9千米处的大岩泉东侧山梁顶部,东南距石关峡口墩10.50千米,东北距石板墩2.90千米。依山势而建。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石板加沙土砌筑而成,石板层厚0.15~0.28米。东壁顶宽3米、底宽3.80米,南壁顶宽3.70米、底宽5米,西壁顶宽4米、底宽5.10米,北壁顶宽2.80米、底宽4.50米,高2.90米。亦可能是明代月儿湾墩。

泛沙泉墩遗迹(2007年摄)

石板墩遗迹(2007年摄)

断山口墩遗迹(2007年摄)

边山墩遗迹(2007年摄)

沙岗墩遗迹(2007年摄)

大岩泉墩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新城镇新城村九组居民点以西100米处、嘉峪关新城公路南侧的砂石台地上。东南距新城堡2.80千米,西北距马路山墩3.80千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黄土版筑,夯层厚0.11~0.14米。台体顶宽7.80米,底宽11.70米,高8.70米。亦可能是明代王景庄腰墩。

又名“石关儿墩”,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西南1千米处石关峡南侧的山梁上,西南距石关峡口南山墩415米,西北距大岩泉墩10.50千米。2002年,黄草营村农民杨永福在原基础上重新砌筑了烽火台,新建台体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而成。土坯长33厘米,宽23厘米,厚8厘米。四壁顶宽6米,底宽7.20米,高5.80米,残高5.75米,墙体外部涂抹草泥。

又名“边墙头墩”,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西南1.50千米处石关峡南侧山顶的砂石基础之上,东北距石关峡口墩415米,西南距上黄草沟墩1.5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砂石堆砌。由于损毁严重,夯层不清晰。残存台体断面顶宽1.80米,底宽8.50米,高2.50米。台体南侧11米处的山梁上排列着10座烽燧遗迹,平面大致呈方形,石片垒砌,受风雨侵蚀均已坍塌。

半路墩遗迹(2007年摄)

石关峡口墩遗迹(2007年摄)

石关峡口南山墩遗迹(2007年摄)

位于峪泉镇西北大草滩水库大坝东500米处的黑山岩石基础之上,东北距石关峡堡890米,南距五墩山墩2.2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石板垒砌,垒砌层不明显。东壁顶宽3.20米、底宽5.50米,南壁顶宽2.40米、底宽3.50米,西壁顶宽4.50米、底宽5.50米,北壁顶宽2.20米、底宽4米,高0.90米。中空。南北长2米,东西宽1.50米,深0.60米。南侧21米处的山脊小路两边有燧体2座。亦可能是明代下黄草沟墩。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八组西北2.08千米处的山塬上,是嘉峪关西长城外围线的报警烽燧及关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黑山儿墩”,位于黑山湖砖厂东北1千米处的独立山头上,东南距三墩山墩1.70千米,南距小沙河溏墩2.10千米,西南距双井子堡4.5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土坯长44厘米,宽24厘米,厚9厘米。东壁顶宽4.30米、底宽6米,南壁顶宽3.20米、底宽8.30米,西壁顶宽3.50米、底宽7.50米,北壁顶宽3.60米、底宽8.80米,高4.50米。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八组西北1.3千米处的山岗上。是嘉峪关西长城外围线的报警烽燧,关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亦可能是明代小湖儿墩。

又名“石烟墩”,位于峪泉镇二草滩西北1千米处的黑山顶上,东北距上黄草沟墩4.20千米,西北距头墩山墩1.7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顶部由土坯砌筑。土坯长40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底部1.50米高的部分由黑石板一平一竖砌筑而成。东壁顶宽3.80米、底宽7.70米,南壁顶宽3.40米、底宽7.70米,西壁顶宽4.20米、底宽7.70米,北壁顶宽4.50米、底宽7.70米,高8.80米。东南157米处有4座烽燧一字排列,烽燧底部由石块砌筑,顶部为黄土版筑。受风雨侵蚀已坍塌。

位于峪泉镇西北大草滩水库东侧五墩山顶的五墩山墩以西13米处。西北距三墩山墩4.1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砂石堆砌而成,夯层不清。东壁顶宽2.40米、底宽16米,南壁顶宽2.40米、底宽16米,西壁顶宽2.30米、底宽16米,北壁顶宽1.80米、底宽16米,高3.50米。

又名“大草滩墩”,位于峪泉镇西北大草滩水库东侧400米处的五墩山顶上,西南距大草滩2号烽火台2.30千米,西北距三墩山墩4.10千米,北距上黄草沟墩2.2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砂石堆砌而成,夯层不清。台体底部有方形的沙石台基,平面呈正方形,顶宽20.50米,底宽27米,高2.60米。台体东西顶宽3米,底宽16米。南北顶宽2.50米、底宽13.50米,高6米。南侧25米处有5座烽燧一字排列,燧体底部由卵石砌筑,顶部由黄土版筑,夯层0.10米。受风雨侵蚀剥落严重。

又名红泉墩,位于市境西南祁连山北麓大红泉山口西南台地上,跟前为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三市交界处。东南距靖边墩17.20千米,北距大红泉堡500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黄土版筑,夯层厚0.15~0.20米。顶部东西宽5.20米,南北长4.20米,底部东西、南北均宽10米。台体高7米。《秦边纪略》:“肠子沟红泉墩,长城所自起也。”此墩为长城起点。

位于峪泉镇西黑山湖砖厂东南1千米处的312国道南侧戈壁滩上,东北距大草滩1号烽火台4.90千米,北距头墩山墩2.1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土坯长0.37米,宽0.18米,厚0.11米。东壁顶宽1.50米、底宽4米,南壁顶宽1.60米、底宽2.80米,西壁顶宽1.50米、底宽3.80米,北壁顶宽1.90米、底宽2.60米,高1.10米。东侧25米处有7座烽燧一字排列,石块垒筑。受风雨侵蚀已坍塌。

上黄草沟墩遗迹(2007年摄)

高沟墩遗迹(2007年摄)

头墩山墩遗迹(2007年摄)

关园子墩遗迹(2007年摄)

三墩山墩遗迹(2007年摄)

永兴后墩遗迹(2007年摄)

五墩山墩遗迹(2007年摄)

大红泉墩遗迹(2007年摄)

小沙河塘墩遗迹(2007年摄)

位于文殊镇河口村西的讨赖河南岸,东南距塔儿湾堡10.10千米,西距长城第一墩8.2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加石块砌筑而成。土坯长33厘米,宽20厘米,厚8厘米。东壁顶宽4.40米、底宽7米,南壁顶宽2.30米、底宽7.50米,西壁顶宽3.70米、底宽7米,北壁顶宽3米、底宽7.50米,高5.80米。

位于峪泉镇西北大草滩水库东南800米处长垄状台地西边缘,东距嘉峪关关城6千米,西北距小沙河溏墩4.90千米,北距大草滩2号烽火台181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加砂石砌筑。东壁顶宽1.30米、底宽7米,南壁顶宽1米、底宽11米,西壁顶宽3米、底宽9米,北壁顶宽1.20米、底宽11米,高2.40米。东侧、北侧有坍塌成土垄的围墙痕迹,东墙长12米,南墙长8米,西墙长5米,北墙长16米。围墙内东北角有东西长3.80米、南北宽3.40米的房屋痕迹。烽火台东侧43米处有7座燧体,烽燧沙石砌筑。受风雨侵蚀已坍塌成砂石堆。

位于峪泉镇西北大草滩水库东南800米处的长垄状台地西部边缘上,东距嘉峪关关城6千米,东北距五墩山墩2.30千米,西北距小沙河溏墩4.9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土坯长0.33米,宽0.23米,厚0.08米。东壁顶宽1.50米、底宽4米,南壁顶宽1.60米、底宽2.80米,西壁顶宽1.50米、底宽3.80米,北壁顶宽1.90米、底宽2.60米,高1.10米。亦可能是明代牛尾稍沟墩。

又名“干河墩”,位于市区酒钢十号门东50米处的兰新公路北侧的砂石基础上,东南距二十五里墩4.90千米,西南距河口墩4.80千米,西北距关城6.7千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黄土版筑,夯层厚0.13~0.17米。台基顶宽7.50米,底宽8.50米,高3米。台体顶宽4.20米,底宽6.50米,高7米。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记载,该烽火台曾在清代维修,南壁和西壁底部土坯补筑部分为当时维修遗迹。1992年在拓宽兰新公路时,对该墩做了保护维修。

又名“备御墩”“拐把桥墩”,位于新城镇安远沟村委会东1.50千米处312国道南侧,东南距丁家坝墩2.20千米,西南距河口墩6.80千米,西北距十五里墩4.90千米。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黄土版筑,夯层厚0.13~0.18米。东壁顶宽2.30米、底宽9米、高2.30米,南壁顶宽2.80米,底宽4.50米、高1.30米,西壁顶宽4米、底宽4.50米、高2.30米,北壁顶宽7.50米、底宽10米、高1.60米。

2005—201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对全国长城资源进行调查,甘肃省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队对嘉峪关市境内以上明长城墩台作了实地调查勘测。

河口墩遗迹(2007年摄)

大草滩水库1号烽火台遗迹(2007年摄)

大草滩水库2号烽火台遗迹(2007年摄)

十五里墩遗迹(2007年摄)

二十五里墩遗迹(2007年摄)

2.沿边墩(www.xing528.com)

位于南边墙尽头,讨赖河北岸的崖壁顶部,北距南二墩2130米。墩台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13.20米,南北长13.10米,顶宽东西8.40米,南北7.90米,残高7.20米。台体用黄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7~0.21米。系肃州兵备道李涵于嘉靖十八年(1539)监筑。墩东侧曾有三座燧体。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1组西关南边墙上,北距关城4330米。墩台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9.70米,南北长10.20米,顶宽东西6米,南北7.30米,残高9.3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3~0.18米。系肃州兵备道李涵于嘉靖十八年(1539)监筑。东侧有燧体遗迹。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1组西关南边墙上,北距关城2150米。墩台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10.60米,南北长10.80米,顶宽东西6.40米,南北7.50米,残高11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2米。系肃州兵备道李涵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监筑。东侧20米处有5座燧体遗迹。

讨赖河墩遗迹(2007年摄)

南二墩遗迹(2010年摄)

南头墩遗迹(2010年摄)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1组西悬壁长城上,悬壁长城文管所西北0.60千米处。墩台遗存有明代基础部分,保存状况较差,黄土夹石片版筑而成。修复后的墩台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宽5.70米,上宽4.45米,高5米,分上下两层,底层黄土版筑,东西两壁中部连接长城墙体,并开门洞,门洞右侧有踏步台阶通向二层,二层是青砖垒砌的瞭望台,平面呈正方形,内宽3.45米,四边有垛墙、垛口,垛墙高1.70米,1米处开垛口,每边垛墙开3口2垛。1987年修复。

位于峪泉镇黄草营村1组西南悬壁长城上,悬壁长城文管所西0.10千米处。墩台遗存有明代基础部分,保存状况较差。修复后的墩台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6.30米,南北长6.10米,上宽东西5.10米,南北5米,高7.30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高6.10米,黄土版筑,实心台体,东西两壁上部正中连接长城墙体,并有踏步台阶通向顶部瞭望台;上部瞭望台用青砖垒砌,四边筑垛墙、垛口,东西垛墙正中开门,宽1.65米,墙高1.70米,垛宽0.60~0.65米,口宽0.50~0.56米,厚0.50米。1987年修复。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8组西北关北边墙上。墩台遗存有明代基础部分,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长12.30米,上宽7.50米,高10.6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夯层清晰,厚0.18~0.22米。1987年修复。亦可能是明代大湾墩。

位于峪泉镇嘉峪关村8组西北关北边墙上,西北距暗壁3号敌台750米。1987年在原基础上修复,在南壁底部4米处,北壁底部2米处,分别有明代夯土堆积的土堆。

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委会东南0.94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10米,南北长7米,顶宽东西4.70米,南北3.10米,残高7.6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7~0.19米。顶部遗迹无存。西南27米处有2座燧体。墩台北侧有古代防风沙边墙和边壕遗迹。亦可能是明代沙坡墩。

暗壁3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暗壁4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1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位于新城镇野麻湾村委会南0.9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8米,南北长6.30米,顶宽东西4.40米,南北3.10米,残高6.2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4米。顶部遗迹无存。东20米处有6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野麻湾腰墩。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委会西北3.16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6.20米,南北长4.20米,顶宽东西2.90米,南北2.50米,残高6.8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0米。顶部遗迹无存。东40米处有6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镇远墩。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委会西北2.94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8.20米,南北长11.70米,顶宽东西4.10米,南北4.60米,残高7.1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20米~0.22米。顶部遗迹无存。东22.5米处有8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横沟腰墩。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委会西北3.7千米处边墙上,嘉峪关—蒙古铁路西0.05千米处。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7.50米,南北长6.30米,顶宽东西3.50米,南北3.20米,残高8.2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1米。顶部东侧外沿处有礌石。东14米处有7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新墩子墩。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委会西4.8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9.20米,南北长8.70米,顶宽东西4.60米,南北4.30米,残高7.2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0米。顶部遗迹无存。南25米处有9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横沟墩。

位于新城镇横沟村委会西5.93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7.90米,南北长6.30米,顶宽东西4.40米,南北2.20米,残高6.9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0米。顶部遗迹无存。东32米处有7座燧体,与边墙平行排列。亦可能是明代嘉峪关与新城交界的界牌墩。

野麻湾2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3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4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5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6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7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位于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尾矿坝东北0.05千米处边墙上。整体保存一般,平面、剖面呈不规则形。底边东西长3.50米,南北长3.20米,顶宽东西1.40米,南北1.30米,残高6.5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0米。亦可能是明代红烟墩。

位于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尾矿坝西南0.10千米处。整体保存一般,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5.80米,南北长6.20米,顶宽东西2.80米,南北3米,残高6.20米。台体用当地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20~0.25米顶部遗迹无存。有后期补筑痕迹。

位于新华北路东侧0.82千米边墙上,西南距关城6千米,东北距小钵和寺15.1千米。整体保存较好,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边东西长7.70米,南北长5.80米,顶宽东西3.60米,南北2.50米,残高8米。台体用当地黄土、沙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8~0.26米,上部2米为土坯垒砌。有后期补筑痕迹。

野麻湾8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9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野麻湾10号敌台遗迹(2010年摄)

峪泉镇林场内,东北距野麻湾10号敌台2.3千米,西距暗壁4号敌台2.56千米,肃州北长城上西边第一座墩台。拆毁于五六十年代,残存遗迹。

《肃镇华夷志·烽堠》:“离城六十里,在新城堡西北,地虽冲要,实可种稼,恐被虏侵,今建堡。”根据古志记载,在野麻湾堡。

肃州北长城新城段有二,一在长城村三组,残存遗迹;一在新城堡北边墙上,遗迹无存。

位于新城镇长城村一组边墙上,黄土夯筑,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东西长7.4米,南北长6.3米,顶东西长3.25米,南北长2.5米,残高2.6米,夯层厚0.15~0.26米。亦可能是明代姚家庄墩。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北三十里。”位于新城堡。

新城镇中沟村七组西南边墙上,西距新城堡1.45千米。墩台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基宽10米,顶宽8.80米,南北基宽10.90米,顶宽9.10米,残高4米。台体用当地黄土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1~0.18米。

坡墩遗迹(2010年摄)

新城堡墩遗迹(2010年摄)

柳条墩遗迹(2010年摄)

3.古志有载的其它墩台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六十四里”。大致位于龟盖山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六十四里”。大致位于关城东侧一带。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六十八里”。位于关城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七十三里”。位于关城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九十里”。位于石关峡一带。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南二十里”。位于文殊塔儿湾堡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先年日被虏害,自筑嘉峪长城,未闻虏迹,今裁。”。位于文殊一带。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北五十三里。”大致在野麻湾堡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北四十五里”。大致位于野麻湾堡附近。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北三十里”。位于新城边墙中沟段,柳条墩东南。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北三十里”。位于新城边墙中沟段,柳条墩东南。

《肃镇华夷志·烽堠》:“接上黄草沟烽火,乃先年参将周尚文添设,今裁。”大致位于黑山东侧。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五十二里”。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四十六里”。

干河墩、上腰墩、下腰墩大致沿老兰新公路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关城与安远沟之间只保存有十五里墩。根据古志记载距离判断,十五里墩有可能是其中之一。如果十五里墩是干河墩,则上腰墩、下腰墩依次位于安远沟村一带;如果十五里墩是上腰墩,则干河墩位于市医院附近,下腰墩位于机场路口附近;如果十五里墩是下腰墩,则上腰墩位于市医院附近,干河墩位于西大桥附近。到底是哪种情况,至今有分歧。根据林则徐、陶保廉过嘉峪关记述综合分析,十五里墩是干河墩的可能性大。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北七十里,零贼不能至此。”。大致位于酒钢厂区北侧一带。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北七十里”。

《肃镇华夷志·烽堠》:“城西北五十里”。

《肃州新志·烽堠》:“去城西北三十里,此又一路也。肃州诸墩独此一路要紧,后改名西角墩”。大致位于新城堡附近。

墩台名称含有地名资料和历史变迁内容,恢复明代命名,可记录辖域地情,传承长城文化。

(三)边墙

明长城夯土墙位于北方九个边镇上,所以叫边墙。嘉峪关防线上边墙主要分布在关城南北两翼、市区北、新城镇境内,总长超过70里。地方古志当中把嘉峪关关城南北边墙叫做“西长城”,新腰墩至肃州下古城(肃州区三墩镇古城村境内)边墙叫做“北长城”,是相对于肃州而言。嘉峪关境内边墙为肃州西长城全部,肃州北长城大部。

肃州西长城南段,自讨赖河墩(长城第一险墩)起向北穿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在关城南与外城相接。

肃州西长城北段,从关城东闸门墩起,在关城所在高岗东侧向北延伸,进入黄草营村一组西侧,向北延至石关峡东口北山腰。

肃州西长城边墙全长13.24千米。大部分由黄土版筑,夯层厚0.13~0.18米。墙体采用木板木椽加帮、中间填土夯筑。北边墙北端有一段长1500米的墙体,为片石加土夯筑而成,土层厚0.10~0.12米,片石层厚0.10~0.15米。

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来西北视察防务时,见嘉峪关只是一座土城,且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城壕淤损,防务单薄,遂兴工修筑关城南北两翼长城,添筑敌楼、角楼、墩台等,夯筑了外城墙,在城墙外开挖护城壕。至20世纪80年代初,此段墙体大部分坍塌。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西长城进行了维修。城墙原高6米,宇墙高0.5米,垛墙1.2米,上宽1.5米,底宽5米,总长度15259米。修复时,采用关城墙体加固方法,对残缺的3375米墙体按原样夯筑,垛墙、宇墙、烽燧全部按现存样式修复。所有山洪过水处均建了涵洞,公路、铁路过口处做了特殊处理。对2000米被黄沙掩埋的墙体进行了清理。2000—2008年,境内实施西气东输、成品油管道、清嘉高速公路等穿越长城的工程,均采用了地下穿越方案,使长城遗迹得到保护。

从关北边墙暗壁4号敌台东侧2.56千米的新腰墩起,经野麻湾向东北延伸,到新城堡东界牌墩(新城与肃州界)止,全长35千米。野麻湾以西一段于嘉靖十八年(1539)开始修筑,次年完成;野麻湾东北到新城堡一段,于万历元年(1573)修完。现存的边墙从新腰墩起,折向东北,与关北边墙呈“丁”字形,穿过峪泉镇林场,进入戈壁,在新城镇横沟村西侧,向左转,又在戈壁上折向东行,越过野麻湾堡西,继续向东北延伸。据《嘉峪关市志》(1990年出版)记载,从新腰墩到野麻湾堡一段墙迹清楚,总长18760米,存墙有13660米。墙高2.45米,上宽1.3米,底宽3.5米,为黄土夹沙夯筑墙,每一夯土层13.6厘米至19厘米。从野麻湾堡通过新城镇长城村到新城村第一居民组(新城堡)的一段长5618米,因整修农田、道路、水渠、居民点而被毁,残基尚存1928米。整个北长城边墙残迹有24378米。

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关南边墙

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关北边墙

21世纪初的肃州北长城遗迹

石关峡东口南侧山上的长城称石关峡长城,石关峡东口北侧山上的长城称悬壁长城。石关峡长城、悬壁长城分别从石关峡东口南北两侧的山头陡跌而下,相向合拢,锁住石关峡口。

悬壁长城原称断壁长城,全长750米。1985年仅存一段残迹,为黄土夯筑,墙高2~3米不等,宽约4米。

1987年投资22万元,投工2.99万个,对悬壁长城进行了修复,工程包括修复长城620米,在峡口长城起点修筑障城一座,在黑山山顶修筑烽燧两座,对残存的4米长城用砖发碹,加以保护,作为历史参照。

2002年,黄草营村民杨永福自筹资金,修复了石关峡长城。

21世纪初的石关峡长城遗迹

20世纪80年代修复的悬壁长城

嘉峪关边墙的修筑,坚持利用地形,凭山依险,就地取材,既省工又险峻。从现存的长城遗迹来看,当时修筑方法有三种。

黄土夯筑墙,取黑山脚下粘结力强的黄土夯筑而成,关南边墙和关北边墙的部分即用此法筑成。

黄土夹沙墙,在戈壁滩上就地挖取沙土掺水夯筑而成,肃州北长城的大部分边墙和肃州西长城少部分边墙用此法夯筑。

片石夹土墙,就地取石片和黄土分层夯筑而成。肃州北长城最北端1500米一段即用此法筑成。

(四)壕堑

明长城按照“沿山斩崖削坡,平地筑墙挖壕”的修建原则。壕堑在以天然险为基础的嘉峪关防线上比比皆是、形态众多,广泛分布于祁连山北麓至新城草湖。壕堑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壕沟,包括墙壕、远壕、城壕、外壕、山壕、墩壕、水壕等;另一类是堑,包括崖栅、壕栅(远墙)等。壕堑的建设相对于边墙而言,有易于施工、工程质量标准简的优势,同样可以阻滞敌人,是防线上常见且重要的长城形态。壕堑一般不单独存在,它与边墙、关堡、墩台等人工长城相伴,位于边墙外侧和关堡墩台周围,增加敌人跨越、攻占的难度,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嘉靖三十五年所绘嘉峪关防御图里,关城周围有多道长城环卫,呈现层层设防,这些长城就是壕堑,现在还残存遗迹。无论墙体还是壕堑,都是要达到让入侵者过不来、下不来、上不去、回不去的目的。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淋、沙土淤埋和开垦挖掘,很多壕堑已经消失或不易辨认。

经比照志书实地踏勘,嘉峪关防线上有以下壕堑:

关城南北边墙西侧,有一道平行的壕沟,长约13千米。从关南的讨赖河北岸起,蜿蜒向北,穿过戈壁延伸到黑山。在关南,在距长城30~60米不等的戈壁滩上,长约6.4千米。在关北,在关城所在高岗东侧脚下挖沟,在黑山石壁上凿壕,距边墙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现存长约2.1千米。

分布于关城西,与关南墙壕相连,向西延伸,亦称拦马沟。

在罗城城墙外侧脚下和内城南北两侧。卯来泉堡、小钵和寺四周亦有。

墙壕遗迹(2010年摄)

远壕遗迹(2010年摄)

城壕遗迹(2010年摄)

在关城外城外侧。紧贴北侧外墙外壕长约260米,外墙东、东南、南侧外壕长约370米,距外壕外侧20至30米山坡上还有壕沟。

亦称壕栅,把天然壕沟背敌一侧削凿垂直,增加壕沟跨越难度,达到阻敌通过的目的。罗城西二里处可见。

把山坡顶至中部削凿垂直,呈悬崖状,阻敌冲下和攀爬。关城北侧紧贴外壕有500多米,距北边墙西侧40米至220米的山坡上有670多米。

外壕遗迹(2010年摄)

远墙遗迹(2010年摄)

崖栅遗迹(2010年摄)

在新城草湖和边墙间,有两种形态,一是在湿地中把人马能通过的地面挖沟蓄水,阻敌通过;二是边墙穿过湿地,因潮碱,无法夯筑,遂挖沟连通边墙。现遗迹无存。

在黑山上,位于悬壁长城外侧。

卫护墩台的壕沟,小湖儿墩、梧桐墩周围可见。

用灌木树枝与泥土层层叠压筑成的墙状屏障,志书记载紥存在于新城草湖北,现遗迹无存。

山壕遗迹(2010年摄)

墩壕遗迹(2010年摄)

(五)天然险

天然险就是能阻挡入侵的自然地理。山川峡谷当做自然长城,是冷兵器时代普遍的防御理念和防御手段。嘉峪关境内的祁连山、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等山川里外布满墩台、营堡,标志它们被古人利用,发挥着抵御、阻滞敌方进攻的作用,是人工长城的母体,也是防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嘉峪关长城起于卯来泉之南,讫于野麻湾之东北”。讨赖河墩至祁连山之间没有人工长城,长城在这一段指的就是讨赖河峡谷。讨赖河峡谷是嘉峪关建关最重要的依凭和保障,是嘉峪关防线上最典型的自然长城。它的存在,使祁连山北麓至关城之间的防御变得相对简单容易。深陷地下、峭壁垂直、纵阔百米左右的讨赖河峡谷就是入侵者无法跨越的长城。讨赖河峡谷在祁连山里自东西向,在祁连山外自西向东,给肃州、嘉峪关的安全上了双保险。黑山诸山口都被镇北墩、头墩山墩、三墩山墩、石关峡口墩、高沟墩、石板墩、大岩泉墩、榆树泉墩及双井子堡、石关儿堡等布控。新城草湖制高点亦被钵和寺后墩、钵和寺东墩、马路山墩、梧桐墩、泛沙泉墩、沙岗墩及小钵和寺、新城堡、野麻湾堡等设防,同样发挥着自然长城的作用。

纵深。嘉峪关防御体系东西、南北跨100多里。在讨赖河与黑山之间、祁连山与文殊山之间、黑山与新城草湖外围都有广阔的戈壁沙漠,是纵深的主要构成。戈壁沙漠没有水源和补给,可导致入侵者人困马乏、粮草接济不易;纵深可分散敌人兵力,稀释消耗敌人的力量,增加敌人占领的难度;纵深还拖延敌人,使明军有时间依仗烽火迅速传递信息,完成御敌布防。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率军入侵嘉峪关的战争中,万余骑被迫分散在漫长广阔的戈壁上作战,被明军拖入持久,陷入被动。正德十六年,敌军千骑侵至新城草湖外围,明军死守水源和粮草,敌军没有后援和补给,担心被明军包抄,无奈撤退。纵深发挥着长城功能,嘉峪关防御体系的广阔仍以长城的姿态履行了墙体无法达到的防御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