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学创新研究:构建高校课程理论体系

高校教学创新研究:构建高校课程理论体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校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现状对我国高校教育课程建设状态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二)高校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在课程界,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及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因为不同的哲学思想会导致不同的课程理论。人们现在普遍对过去的专才目标持批评态度,但并未形而上学地完全否定,只是强调要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或通才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高校教学创新研究:构建高校课程理论体系

(一)高校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现状

对我国高校教育课程建设状态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王伟廉教授从课程研究的角度叙述了课程研究的历程,他将我国高校课程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调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基本上是以经验指导教学工作的,此段称为“经验主导阶段”。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是高校课程和教学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把高校课程与教学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进行探索。这一阶段也开始了对教育思想、专业设置、课程编制以及课程与教学评价等前一阶段比较忽视的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研究成果比较零星,但反映出我国高教界已开始对课程研究领域具有了“自我意识”,可以称之为“理论探索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是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领域研究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产生出一批比较系统的专著和文献。其中有些专著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畴进行了总结,并逐步建立起了这一领域的有关理论的系统。可以认为,这一阶段是高校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初建阶段”。1997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其他学者也有不同的分法,但事实依据基本相似。

多年来,对高校课程理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专业设置研究如何进行专业设置?或怎样的专业设置才是健全有效的?曾昭伦认为,按国家建设需要,确定专业的设置,并以专业为基础做有计划的招生。每种专业,各有一套具体的教学计划。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所列各种课程都是必修,没有一样是选修科目。中国的经济走向计划化,必须有计划性的教育与之相配合,使建设所需人才在质与量上得到及时供应。有论者总结了专业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发展趋势:通才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通才模式专业设置在第二层(相当于二级学科),甚至在第一层次上,其下一般不再设第三层次的专业,口径较大。培养的人才缺乏职业性针对性,但有广泛的适应性。专才模式专业主要设在第三层次上,口径较窄,一般都与具体的分支学科、职业和产品对口,培养的是现成专家。二是课程体系问题无论是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写,还是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处理,核心问题都是要研究出合理的结构,课程体系主要集中的问题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三是课程综合化问题,指出课程综合化的内涵,也指出了课程综合化的成因。

(二)高校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在课程界,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及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因为不同的哲学思想会导致不同的课程理论。在课程史上,曾有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课程理论(也称理性课程理论),以施瓦布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以后现代思想为主导的激进课程理论以及解释学课程理论、审美的课程理论等,但从没有某种理论能有“一统天下”之功效,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似乎表明课程理论尚未成熟。

在高校教育界,人们关心课程理论的进展,但更关注课程理论对应用研究的作用,即如何用这些已有理论来指导高校教育课程理论或课程体系的建立,脱离纯理论研究的羁绊,一般认为大学课程理论体系是由多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它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构建、课程建设标准的制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由课程建设所牵动的整个高校教育的全面建设,是一个系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其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等的共同参与和完成。它牵涉到高校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受到课程内部和外部、宏观与微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本身的质量水平及其构成。(www.xing528.com)

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建设必须服从于培养目标。因此,对培养目标的研究与解释,应该是课程理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由于培养目标一般是由学校(或学科、专业)制订,它充满了个性色彩,不宜概而论,但是对人才的规格问题,在我国高教界都充满了共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科教育主要是以专才为其培养规格。人们现在普遍对过去的专才目标持批评态度,但并未形而上学地完全否定,只是强调要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或通才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陈岱孙认为,我们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广厚的知识基础上具有专深研究能力的人才。杨志坚认为,要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才教育。李曼丽认为,要去除高校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就应该在高等本科教育中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高等学校在考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时,都极力回避使用“通才”或“专才”概念,更多地提介于两者之间的复合型人才概念。

课程政策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它的重点在于解决“由谁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者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第一,课程政策目标,它是课程政策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反映政策的方向、目的和所要解决的课程问题。第二,课程政策载体(手段和工具),这是三大要素中的主体,它有保证实现课程目的作用。第三,课程政策主体,它是课程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国家课程政策制定就要考虑课程政策目标是什么,目前的形势是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政策才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政策载体各有什么?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政策也要相应变化。

对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是课程实践者的期待,也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我国高校教育的课程建设总体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课程间、学科间缺乏有机的融合,课程比例结构有待合理的论证,与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对应也不是很好的。当前人们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应用层面上,而且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如重工程科学,轻工程实践。重专业,轻综合,重知识,轻能力,理工科院校都非常注重科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教学方面不是很强,重点强调学好专业,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意了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忽视了课程的综合性,注意了课程的科学性,忽视了课程的技术性。但是,这些现象在理论层面上表现出的是什么问题,应该用怎样的理论指导来防止这些问题,这正是当前缺乏的和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课程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在课程结构研究上理论的匮乏,这些问题都需要课程理论工作者进行不断研究,重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课程的质量。一门课程的质量是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学方法及效果等诸种因素制约的。进行课程建设,就必须对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提出一定的要求,这就是课程建设的标准。课程建设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师资队伍。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课程的师资配备从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一门课程应配备两位以上的教师。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位教师能讲授该门课程,足够数量的教师可形成梯队,相互促进,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第二,教学条件。教学文件完备、配套,大纲能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说明各章节的联系及本课程与先行课、后继课的衔接,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能体现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的要求。第三,教学方面。每门课程应有相应的教学研究组织,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教学档案齐全,对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都能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严格执行教师考核制度;重视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注意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高校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上述方面外,还应包括课程评价、教师教育及制度的创新等,包括广阔的研究范围和多种多样的研究内容。这里,我们仅提出课程理论建设的几个方面和课程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以表明课程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工作,应该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还有待课程工作者今后的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