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荫山房:礼藏艺术论,拙政园的二度和谐

余荫山房:礼藏艺术论,拙政园的二度和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所谓中间的一段锻炼阶段,是禅师因参禅了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文为画坛一代宗师,长住拙政园玉兰堂,除写有《王氏拙政园记》,并绘出《拙政园图》,更以园中三十一处景色各画一图,分别咏题诗作。由此可知,拙政园实是文氏“非山非水”后重新呈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物质文化,也是他的二度和谐。其中有诗咏“梦隐楼”一景,足见心境: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余荫山房:礼藏艺术论,拙政园的二度和谐

园林自明到清三代而大盛,其社会政治与文化艺术观念的发展﹑演变及影响自不待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模仿“原始自然”(第一自然)进入“演绎自然”(第二自然),继而产生所谓心境的“二度和谐”(second harmony)。禅宗《五灯会元》卷十七内载,吉州青原惟信禅师在堂上曾问门人: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碧岩录》也指出:

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施友忠先师曾这样解释,禅师意思是:

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本无了别。二者之中所呈现的表面上的差异,已因中间那一段锻炼阶段,作为桥梁,使二者合而为一。所谓中间的一段锻炼阶段,是禅师因参禅了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这种境界,虽也由悟而生,究未彻底,且只是消极的,其作用不过是一架桥梁,借以达到最后了澈圆通、无挂无碍的境界。渡过这一架桥梁……自然也就晶莹明澈,一无所蔽了。……这种道器不分,体用一原的境界,就是我所说的二度和谐。(施友忠,《二度和谐及其他》,台北:联经,1975,第66页)

明清园林,许多是“演绎自然”的自我心象,尤其明代“文人画派”在江南一带流风所及,自视觉(visual)抽象画面风景,进入物质(material)具象园林演绎。苏州“拙政园”便是佳例,当初御史王献臣宦途不顺,卸职返乡,购得大弘寺遗址近14公顷之地(后越缩越小,到光绪年间只得1.2 公顷地),与好友吴门“文人画派”掌门人文徵明共同设计经营园林。文为画坛一代宗师,长住拙政园玉兰堂,除写有《王氏拙政园记》,并绘出《拙政园图》,更以园中三十一处景色各画一图,分别咏题诗作。由此可知,拙政园实是文氏“非山非水”后重新呈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也是他的二度和谐。其中有诗咏“梦隐楼”一景,足见心境:

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枕中已悟功名玄,壶里谁知明月长。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唯见暮山苍。

英国艺术史学者Craig Clunas称,那是一种漠然无为对俗世的退却隔绝所构思出来的“清高”理想(ideal of“pure and lofty…conjures up an effortless withdrawal,a disinterested disengagement from the mundane.见氏著,Fruitful Sites: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1996,第106页)

余荫山房第一进

清代广东番禺“余荫山房”,正是明清园林演变的缩影。广东四大名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与台湾四大名园——台南吴园﹑板桥林家花园﹑新竹北郭园﹑雾峰莱园,各擅胜场。惟据学者称:“岭南园林中保存得最好的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建筑上的灰雕门楣﹑英石堆山﹑规则池岸,木雕洞罩﹑廊桥组合都是岭南园林的典范。”(储兆文,《中国园林史》,上海:东方出版公司,2008,第339页)

“余荫山房”许多蛛丝马迹,隐有“拙政”余味。譬如“拙政轩”北过后为“梦隐楼”,再绝水为石桥梁,上有逶迤曲栏长廊,曰“小飞虹”。“余荫”亦有连接荷池两岸的曲桥梁曰“虹桥”,名为“虹桥印月”,到了中秋佳节,荷花盛开,满塘香遍,塘水与外面河流相通,水涨至桥孔半月正中,桥孔与月下倒影半月桥影恰好合成一个圆形满月。人长久,共婵娟。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小沧浪”等水亭廊过去,还有一包括“枇杷园”等的组合庭园,其主体建筑为“玲珑馆”。余荫山房亦有远近闻名环水而建的八角形“玲珑水榭”,八面窗牖,八面透风,八面景物,景景不同,可谓八面玲珑,俗称“八角亭”。水榭窗牖图案精致,透彻玲珑,各自不同。榭内有主人留下的唯一墨宝对联,沧桑心情,见山见水,亦见二度和谐。联曰:

虹桥印月

玲珑水榭

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

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

有关余荫山房“玲珑水榭”玲珑八面的风景,顺德书法家罗亦智曾有一首五言诗,列出以下玲珑八景:

丹桂迎旭日,杨柳楼台青。腊梅花开盛,石林咫尺形。虹桥清辉映,卧瓢听琴声。果坛兰幽径,孔雀尽开屏。(www.xing528.com)

玲珑八景诗

除了前述“虹桥映月”外,还有水榭前面数棵老桂树,一般桂树成长缓慢,要大树婆娑,非过百年不可,从仲夏到早春,花如细雪,迎日而绽,异香满枝。此外南窗亦可观赏一株百年腊梅,冬天北风凛冽,八面窗牖关闭,独开南窗面向越冷越开花的梅花,亦是赏心之事。

余荫山房园林胜景除亭楼榭阁,亦以南方花果树木取胜,更特别设计出一条不怕烈日的清幽兰径,曲径兰蕙如蛱蝶,如石斛,幽雅清香。此外园主还在园林一角傍水建了一座孔雀亭,养了几只开屏孔雀,以取雀屏中选,可得佳婿好彩头。

“杨柳楼台青”,指园中第一大建筑“深柳堂”,是会客中堂名人墨宝琳琅处处,其中有园主自撰对联一副,虽无五柳,代以榆树,亦极具归园田居,深柳读书心意:

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度,秋花几度;

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雨同来,今雨同来。

深柳堂前

深柳堂前松鼠百年木雕

浮世虚名,朴散为器,一旦反璞归真,“愿集名流笠屐”,不分贵贱,新知旧雨,共聚一堂,亦是快事。堂前柱间另有一工艺木雕“菩提松鼠”,为双面雕刻,正反面均可看见金色松鼠。

“卧瓢听琴声”,则是指“卧瓢庐”了。箪食瓢饮,不堪忧,不改乐,本为《论语》述颜回淡泊生涯之语。但此庐专为接待宾客而设,最大特色为门窗用“满洲窗格”。当初需由西洋进口厚底七彩玻璃,后来广东也能烧出此种彩色玻璃,造成广东庭园一大特色。卧瓢庐门窗镶嵌上不同菱格的蓝色琉璃,到了夏天,把蓝窗关上,贴窗望去,景物竟然神奇地有如冬天雪深颜色,一片沁寒。到了秋天,只要把两扇门窗的蓝彩琉璃重叠,再贴着琉璃窗门看出去,真是神奇,大概由于光学变化,窗外风景又会转为深红秋天景色,远处绿树,也变成深秋红叶。到了春天,再把门窗全部打开,便是满园春色了。如此巧思,真是七巧玲珑心。

卧瓢庐

卧瓢庐彩窗

临池别馆

小姐楼

小姐楼前花阶

“临池别馆”面临荷池一片,是主人书斋,极富诗意。余荫山房原主人邬彬,清代咸丰年间举人,官至刑部主事﹑七品员外郎。书香世代,其二子亦举人,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的美誉。

广东园林女眷居室两层多称“小姐楼”,余荫山房建成二十年后添建女眷居住的“瑜楼”,居高临远,极目怡神。楼前小径有铺地成花,有如满地落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