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理与助役:元史中的田亩检核方法

经理与助役:元史中的田亩检核方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经理,即田亩检核。“经界废而后有经理,鲁之履亩,汉之核田,皆其制也。夫民之强者田多而税少,弱者产去而税存,非经理固无以去其害。”王安石行方田均税法,南宋李椿年行经界法,金朝行通检推排,都是在企图解决田籍,以达到所谓均赋税的愿望。仁宗延祐元年,平章章闾请行经理,“俾有田之家,及各位下、寺观、学校、财赋等田,一切从实自首,庶几税入无隐,差徭亦均”。

经理与助役:元史中的田亩检核方法

所谓经理,即田亩检核。“经界废而后有经理,鲁之履亩,汉之核田,皆其制也。夫民之强者田多而税少,弱者产去而税存,非经理固无以去其害。”[846]从宋以来,田籍就十分混乱。王安石行方田均税法南宋李椿年行经界法,金朝行通检推排,都是在企图解决田籍,以达到所谓均赋税的愿望。元朝在北方不重地税,也没有作过全面清理田籍的打算。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月,忽必烈曾诏籍京畿隐漏田,履亩收税。这应是真金和礼霍孙继续推行汉法的一项努力,实际上则恐并没有来得及实行。至元二十六年三月,颁旨:“富豪兼并之家,多有田土,不行尽实报官,或以熟作荒,诈冒供报,许限内出首改正。”限外不首者,许人告发。[847]这同样也只是一纸具文。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平章章闾请行经理,“俾有田之家,及各位下、寺观、学校财赋等田,一切从实自首,庶几税入无隐,差徭亦均”。仁宗于是遣章闾等往江浙,你咱马丁等往江西,陈士英等往河南,进行田亩检查。“其法先期揭榜示民,限四十日,以其家所有田自实于官。或以熟为荒,以田为荡,或隐占逃亡之产,或盗官田为民田,指民田为官田,及僧道以田作弊者,并许诸人首告。十亩以下,其田主及管干佃户皆杖七十七;二十亩以下,加一等;一百亩以下,一百七;以上,流窜北边。所隐田没官。郡县正官不为查勘,致有脱漏者,量事论罪,重者除名。”[848]

这次经理田籍以“期限猝迫,贪刻用事,富民黠吏,并缘为奸,以无为有,虚具于籍者往往有之”,而致“人不聊生,盗贼并起”。翌年,政府即下诏免三省自实田租。至文宗天历初,尽革所谓虚增之数。元朝迄无田制的状况无疑有利于大地主;对土地兼并之风更同于火上浇油。大地主们,“私田跨县邑皆无算”,“析其户役为数十,其等在最下,赋役常不及己,而中下户反代之供输,莫敢何问。”[849]而一般人户则被迫承受苛重的差役,多致破产,最终也影响到官府的差役失去着落。为了进行挽救,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元廷“诏行助役法,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850]“其法命江南民户有田一顷之上者,于所输税外,每顷量出助役之田,具书于册,里正以次掌之,岁收其入,以助充役之费。凡寺观田、除宋旧额,其余亦验其多寡令出田助役焉。”[851]元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地方官也曾在所辖范围内核验田亩,以均差役。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江浙的余姚州曾核田实税,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又重行核田。顺帝至正十一年衢州上虞也开始举行。他们的做法是检核所属土田,编绘成鱼鳞册(或称鱼鳞方次之图),计其税粮多寡以定赋役,谓之流水簿。然后将各户按等第编排,谓之鼠尾册,作为差役的根据。[852]赵琏在浙右,“献议以属县坊正为雇役,里正用田赋以均之”。以上办法都收到一定的效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