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作与变迁,艺术人类学视角解读中国建构

运作与变迁,艺术人类学视角解读中国建构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6月,广西著名诗词作家古笛在敢壮山采风时发现,山上有被当地人称为“祖公庙”的布洛陀祭祀庙遗址,并将春晓岩一带遗存至今的风土人情、地名地貌与《布洛陀经诗》的描述相对照,认为壮族的“根”就在田阳。后经进一步研究认为,布洛陀乃壮族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后,百色市、田阳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于2004年4月21日至27日在敢壮山举办了首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

运作与变迁,艺术人类学视角解读中国建构

敢壮山原名春晓岩,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后面,一年一度的敢壮山歌圩便在此进行。据当地人所说,敢壮山歌圩在明以前就有了,至今已有大约五六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来自广西田阳、田东、田林、平果、百色、德保巴马、凤山、东兰、隆安等周边十余个县市的数万壮族群众络绎不绝地汇聚到此,祭拜烧香,聚会唱歌,形成了广西目前最大的歌圩。

2002年6月,广西著名诗词作家古笛在敢壮山(时称“春晓岩”)采风时发现,山上有被当地人称为“祖公庙”的布洛陀祭祀庙遗址,并将春晓岩一带遗存至今的风土人情、地名地貌与《布洛陀经诗》的描述相对照,认为壮族的“根”就在田阳。为此古笛激动不已,遂向新闻界宣布自己的这一发现,许多媒体也都争相报道和转载,于是,原先一直“与世无争”的敢壮山突然声名鹊起,名扬海内外,引起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商企人员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出于对其在旅游开发等方面可能蕴藏的价值的考虑,原百色地区和田阳县两级政府不断邀请专家、学者到田阳考察,并在短时间内举行了三次高规格的研讨会。经有关专家考察研究后认定,千百年来在田阳民间被传为是壮族祖公的布洛陀曾经在此居住过,并且此地一直以来是祭拜“祖公”布洛陀的最大场所,是布洛陀文化圣山。后经进一步研究认为,布洛陀乃壮族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www.xing528.com)

随着敢壮山身份的不断提升,以及官方、学术界、商家等社会主流意识、精英话语和现代商品经济意识的不断介入,原来具有标识族群身份认同、彰显民族文化记忆的敢壮山歌圩便打破了其原先自在自发的民间存在状态。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后,百色市、田阳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于2004年4月21日至27日(即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九日)在敢壮山举办了首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