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海洋科技崛起,海洋经济潜力无限

中国海洋科技崛起,海洋经济潜力无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向海勘查,奥妙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海洋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原本汹涌澎湃的大海变成了潜力无限的聚宝盆。海洋经济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常年保持在9%以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能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挑战之时,潜力无限却仍未充分开发的海洋经济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中国海洋科技崛起,海洋经济潜力无限

向海拓路,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像一条巨龙,横亘在伶仃洋上,绵延55千米,筑成一道横跨三地的“海上天路”。

向海寻药,开启百宝箱。从海藻中提取海洋寡糖类分子用于新药,给阿尔茨海默病(有“神经系统癌症”之称)患者带来福音;从太平洋鲱鱼的精巢中提取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白细胞增生;从带鱼的鳞中提取鸟嘌呤,用于治疗白血病……

向海勘查,奥妙层出不穷。千亿方大气田在渤海“横空出世”,储量巨大,可供百万人使用上百年。

向海要水,更多人尝到甘甜。海岛不再“久旱盼甘霖”,船舶不再他乡取甘泉。淡化水顺着管道流入学校、医院和百姓家水管,拧开水龙头,汩汩清水沁人心脾。

向海发展,开放中国,联通世界。一个个港口默默守候,如母亲的怀抱,在海洋与陆地的交会处送别和迎接着每一艘往来的航船;一座座港城拔地而起,聚力向海,繁华而忙碌。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云雨的故乡;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五洲的通道。

偌大的地球,只有三分是陆地,剩下七分是海洋。无论身在何处,海洋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关系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今,海洋还日益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的指向标。

放眼世界,大部分发达地区或因海而立,或借力大海灿烂绽放。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从澳大利亚悉尼到荷兰鹿特丹,海洋无一例外是其城市发展版图上的亮眼明星,构筑起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种海洋活性分子的成功提取可能引发整个医药界的震动,一次海洋勘探的发现可能预示某个油气富矿的存在,一汪海水甚至能为一片土地带来生的希望……而海洋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www.xing528.com)

在中国,沿海地区以13%的土地承载了4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90%以上的出口贸易……

海洋像一架桥,不仅将人群与地域连通,还把一个国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了起来。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海洋石油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一系列与海相关的蓝色经济概念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走入科研院校、公司企业,甚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如果把海洋经济比作一颗价值不菲的钻石,那么海上交通、海洋药物、海水淡化……就是这颗钻石上的各个“切割面”。领域分割得越细、拓展得越广,水平发挥得越稳、提升得越快,就意味着“切工”越精,成色越高,品质越好,这颗钻石才会越发光彩夺目。

一点点蓝色微光,汇聚成一股股蓝色力量,迸发出强大的蓝色生命力。

随着中国海洋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原本汹涌澎湃的大海变成了潜力无限的聚宝盆。蓝色海洋正在孕育更多可能。

202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元,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这个数字相当于2020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4位的西班牙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海洋经济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常年保持在9%以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能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以海洋经济强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挑战之时,潜力无限却仍未充分开发的海洋经济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本书从跨海交通工程、海水淡化、海洋油气生产、海洋新能源、海港、海洋生物医药等6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海洋经济主要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未来前景,以飨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