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箫乐之美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箫乐之美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箫多为竹质,较少玉质和木质。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汉朝之前,排箫盛行,但因其一音一管的特质,浪费了材料与气息,所以逐渐被一管多孔的吹管乐器(单管箫)所取代。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箫史是凡人,但奏出的箫声能够招来祥瑞,突出了箫乐的神奇。鼓声节奏分明,力度厚重,箫声高音开阔,低音绵长,二者搭配相得益彰。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箫乐之美

“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肃即肃穆端正状。“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风声尖锐地漫天呼啸”。“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模拟风声漫天尖锐呼啸的竹制吹奏乐器”。箫是一种模拟风吹声的竹乐器。我国古代箫多为竹质,较少玉质和木质。箫音质圆滑﹑幽美﹑悠长﹑恬静,相较其他管类乐器声音偏小,适合独奏。

1.排箫与单管箫

排箫,在汉代鼓吹和隋唐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由长短不等的细竹管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依次排成一列,用绳子﹑竹篾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排箫形似凤翼,富有民族风格,历代管数和长度不同,但均为单凤翼,清朝方改为双凤翼。管数从最早的3管起,到10﹑13﹑16﹑20和21管,直至最多的24管,每管都只发一音。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汉朝之前,排箫盛行,但因其一音一管的特质,浪费了材料与气息,所以逐渐被一管多孔的吹管乐器(单管箫)所取代。单管箫更便于携带,也更易吹奏,箫便由宫廷乐伶﹑文人手中之物走向市井阡陌,多运用于戏曲﹑词作配乐﹑日常演唱之中。

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

2.笛与箫(www.xing528.com)

今之单管洞箫,唐代以前称“笛”,宋代称“箫管”;魏晋时期,竖吹的单管箫已有六孔,仍称“笛”。故在此以前的竖笛和横笛常被后人混淆,为了区别两者,乐家常称排箫为“古箫”。唐代笛加有竹膜,箫无竹膜,至此有了明确的箫笛之分。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笛音高昂清脆,箫柔和秀雅﹑深沉悠远,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吹奏花舌﹑垛音等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3.相关传说

箫的传说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箫史,秦穆公时人,擅吹箫,箫音能引禽类栖息。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擅长吹笙。二人婚后琴瑟和鸣,常在所居之处同奏,音乐引得凤凰纷纷降临停歇。后世凤女祠即纪念此神迹。箫史是凡人,但奏出的箫声能够招来祥瑞,突出了箫乐的神奇。箫,就乐器本身的发音来说,除绵密﹑哀伤外,还具有开阔﹑悠扬﹑豪爽的特质。

汉唐边塞驻军有军事用鼓,以传递命令,鼓舞士气。鼓声节奏分明,力度厚重,箫声高音开阔,低音绵长,二者搭配相得益彰。谢朓《隋王鼓吹曲·出藩曲》中写道:“铙音巴渝曲,箫鼓盛唐歌”,征战中箫鼓发动之乐不仅体现了军队的实力,雄浑大气的意境也透露出宏阔的胸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