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理论实践: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高校体育理论实践: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一)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1.早操(早锻炼)早操是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二)团体性课外体育活动1.班级体育锻炼班级体育锻炼是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被列入正式课表,一般每周安排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高校体育理论实践: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有规定在高校作息制度中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如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有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如体育节、体育周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有为少数擅长运动的学生组织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加入的体育俱乐部活动;还包括校外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家庭体育、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等。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一)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

1.早操(早锻炼)

早操是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早操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以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迎接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早操的内容通常选一些运动负荷不大的活动项目,如跑步、做操、打拳等。早操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过度兴奋,从而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早操的组织应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采用班级、年级或全校的集体形式进行。

2.体育节(体育周)

体育节(体育周)是作息制度中体育活动以外的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一般是利用一个学习日(周)开展的主题性体育活动,如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体育节(体育周)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形式多样,如学校田径运动会、学校趣味体育运动会、各种运动项目对抗赛等。这些活动参与人员多,学生、教师都可以参与;参与形式广,可作为学生或裁判员参与,也可作为啦啦队成员或普通观众参与。因此,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是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宣传面广、教育作用大的特点。

(二)团体性课外体育活动(www.xing528.com)

1.班级体育锻炼

班级体育锻炼是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被列入正式课表,一般每周安排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班级体育锻炼是以班为单位,或将学生分成若干锻炼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班级体育锻炼的内容可以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结合,与学校传统项目以及学生喜爱的各种运动项目相结合。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场地器材等条件灵活多样地选择。

2.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

校园内的体育社团(俱乐部)通常是根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传统项目、指导力量和学生体育需求等因素筹建,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需求自愿加入社团(俱乐部)。体育社团(俱乐部)中有的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带有课余体育训练性质,有的则纯粹是为了丰富课外生活。体育社团(俱乐部)有经费支持,以参与学生缴纳会费形式筹集活动经费,或高校资助、社会赞助一部分活动经费。这种课外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我要学、我要练”的平台,对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有良好的作用,不论是在参与的积极性,还是参与效果方面都有较好的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3.运动队训练

高校运动队是根据本校体育活动基础、本校师资力量,以及场地器材和生源情况,按运动项目,由一些体育尖子或有培养前途的学生组成。运动队训练目标主要是提高运动水平,代表本校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运动队训练可以使学生的体育特长得到发展,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同时,运动队对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吸引广大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具有示范作用。

4.个人体育锻炼

个人体育锻炼活动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按体育锻炼的方法要求,自觉自愿地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课外单独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它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个人体育锻炼活动内容相当广泛,高校通常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时间、场地、设施等活动条件,来推动个人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