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风光秀美:天回玉垒作长安

成都风光秀美:天回玉垒作长安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白这首诗很有名,“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试想,如果不是成都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又道路险塞,唐玄宗又怎么会将成都的锦江当成渭水,把天回玉垒看作长安呢?

成都风光秀美:天回玉垒作长安

在成都北郊,有一个天然氧吧,这里以前叫作成都天回山林场,1983年改名为成都市植物园,有两千多种植物,是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植物公园,很多成都人都特别喜欢来这里游玩,这里还是不少成都新人拍摄婚纱照的取景地。园中浓荫蔽日、古木参天,即使在炎炎夏日,依然凉爽宜人,而园外的天回镇,每天都在循环着它宁静朴素的平凡生活

天回镇背靠天回山,天回山,古称“天隳山”,扬雄《蜀王本纪》中曾说:“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这座山便因古蜀王杜宇而得名。相传杜宇在这里开山植树,教民务农,这座山也就成了一座锦绣之山。杜宇仙逝后化作杜鹃鸟,春耕时节,布谷声声催促人们耕地插秧,结果其因昼夜啼叫而啼出鲜血,鲜血染红了山花,这些被染红的山花就被称为杜鹃花。后人为了纪念杜宇,就在天隳山遍植杜鹃花。唐代蜀中名士张冬荣在其《天回山》诗中这样写道:

一撮神土从天隳,无端挡得御驾回。

谁能忘却杜鹃鸟,望帝心声化翠微。

如今的山上不仅有红艳艳的杜鹃花,还有金灿灿的银杏园。(www.xing528.com)

天隳山是如何变成天回山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隳”这个字太难写了,人们为了图方便,就改成了“回”。另一种说法与唐朝天子有关。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及玄宗幸蜀,返跸时经此,土人呼曰天回山,下有天回镇也。”说的就是唐玄宗的故事。“安史之乱”爆发时,沉湎于杨贵妃温柔乡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励精图治的天子,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闪”。往哪儿闪呢?首选就是秦岭之南的天府之国。于是唐玄宗狼狈地沿着古金牛道一路向南,穿过崎岖险峻的蜀道,抵达成都,而入成都的第一站就是天回镇。

天回镇自古以来就是成都出蜀的必经门户,当年司马相如经过这里,壮怀激烈地往北绝尘而去,李白、杜甫也是一出一进在此留下了匆匆的脚印,如今这里又迎来了一位失意天子。李白有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因在京都长安之南,自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后,成都被称为“南京”,成为唐王朝的陪都)描写这位天子来成都后的境况。李白这首诗很有名,“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试想,如果不是成都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又道路险塞,唐玄宗又怎么会将成都的锦江当成渭水,把天回玉垒看作长安呢?

成都的风光不仅舒缓了唐玄宗一路而来的紧张神经,成都的美食也给了这位天子莫大的慰藉。传说某日唐玄宗饥肠辘辘,在天回镇点了一碗豆腐,刚吃完豆腐,正在回味那种奇妙的滋味时,忽听收复长安的捷报传来,立即扔掉筷子打道回府,后来,人们取“天子回朝”之意,便把这个小镇取名为天回镇。这场“逃亡之旅”被美化成唐明皇的“幸蜀记”。撕开这层看似美丽的外衣,我们看到这场“南下旅行”让唐玄宗得以躲过兵祸幸存,也让他失去了他最爱的女人和帝国的尊严,同时还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蜀地小镇声名大噪,让天回镇的豆腐也因这个名人效应,成了闻名遐迩的成都特产。天回镇的豆腐经过千百年来好吃嘴们的品鉴,结论就一个——“鲜嫩爽口”,它的口味是别的地方比不了的。唐玄宗说“天回豆腐当肉干”;已故著名作家、美食家车辐先生也好这口,他在《锦城旧事》里就多次提到天回镇的豆腐,并给书中的一个角色起名“嫩豆花”。知名的天回镇豆腐,至今仍在小镇的老街上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