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利与弊

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利与弊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优势首先,从非遗保护层面来讲,景观叙事有利于传说在当代相对意义上的“活态”传承。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通过景观叙事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在人与各种叙事景观的互动中实现活态传承。口头叙事因其口耳相传为主的方式传播范围小,民众参与度有限。再次,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经由景观叙事转化重构地方文化认同,增强当地民众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利与弊

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经过景观叙事转化,促进了传说在当代的传承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传说的景观叙事既有它自身的优势,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优势

首先,从非遗保护层面来讲,景观叙事有利于传说在当代相对意义上的“活态”传承。相对于传统的口头叙事,景观叙事更符合非遗的“活态性”特征。景观叙事所具有的情境性、展演性和互动性等给人们带来了更加细致的体验感。无论是景观建筑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参与仪式活动带来的切身体验感,都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口头传说的独特魅力。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通过景观叙事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在人与各种叙事景观的互动中实现活态传承。

其次,从非遗传播角度来说,景观叙事通过景观图像、仪式行为、数字媒介等方式对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进行新的呈现,更具有直观性、参与性和广泛性。传统的口头叙事即是以语言为主的叙事方式,“口耳相传”是其显著特征。它通常表现为在一个相对封闭或固定的场所里,讲述者生动形象地讲述传说故事,听众在台下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听着。口头叙事因其口耳相传为主的方式传播范围小,民众参与度有限。同时诉诸听觉的语言叙事方式也不够直观地呈现传说内容。在这快节奏、信息化的社会中,景观叙事这种多维叙事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演述传说内容,传播力度强,覆盖面广,带给民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强。如在黄大仙传说的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黄大仙塑像、浮雕直观地讲述了传说故事,相关祭典仪式使民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加深对黄大仙传说的记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数字媒介在传播黄大仙传说时,表现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受众数量庞大等特点。

再次,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经由景观叙事转化重构地方文化认同,增强当地民众的归属感和自信心。生产出来的景观为口头传说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个民众记忆的空间,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人们借助传说的地方性想象及文化景观的体验,完成对“地方的再认识”及认同。[107]如在黄大仙传说的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人们借助黄大仙祖宫的巍峨建筑和神圣的祭祀仪式,将传说与地方紧密联系起来。黄大仙传说深深地镌刻在一代又一代金华人的脑海中,承载着民众的生活需求和情感,延绵着群体的认同。

最后,从当地经济发展层面讲,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是地方借助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文化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口头传说类非遗通过景观叙事转化,给生产的文化景观注入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文化景观在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金华黄大仙祖宫组织筹办一系列与黄大仙文化、道教文化有关的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信众前来参加,旨在打造黄大仙文化品牌,使之成为金华旅游标志性文化品牌,以此来促进金华旅游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景观叙事转化的问题(www.xing528.com)

1.景观叙事形式本身局限了口头类非遗文化内涵表达的充分性

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在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文化内涵表达不充分的问题。口头传说是描述某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解释某一风物或习俗的口头散文叙事。[108]它是民众基于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创作的口头艺术作品,虽然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历史的原貌,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民众对于历史的看法与评价。口头传说并非一成不变,具有历史性质[109]的它贯穿时空,在民众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情节内容,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此外,口头传说采用的是生动形象的叙事话语,讲述者生动细腻的情节描绘激发了听众的无限想象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景观作为一种空间形态,固然对口头传说的传播和推广有一定作用,但其形式本身必然也决定了对传说内容的割舍、浅化和表层化等。大部分景区生产出来的景观只是对传说某一故事情节的简单呈现,没有深入挖掘传说的核心文化内涵。对于普通民众和游客来说,这种类型的景观很难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在具体的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之处是在相对非线性空间中浓缩和提炼传统口头线性叙事的精华,并以精湛的技艺将其进行视觉化呈现,如此才能弥补景观叙事形式本身的局限。

2.各地景观化开发中存在主观上的“形式主义”,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挖掘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景观生产影响巨大,是景观成功与否的基础,也是其存续的动力和源泉。然而在文化景观的开发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由于急功近利,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其他成功景区的景观设计和管理模式,没能针对自身口传非遗的特点进行景观叙事转化,没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导致了所生产的景观同质化趋势。纵观全国各地,风格雷同、毫无特色的文化景观比比皆是。这些大同小异、无法凸显特色文化内涵的景观造成了相当大程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很难打动游客的心。因此,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在具体的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关键是要挖掘其文化内涵,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从而打动游客,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民众参与程度低,无法获得认同

在景观生产的过程中,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艺术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缺乏民众的参与。景观设计得越完美,民众介入的可能会越少,这也是地方文化资源景观化中常存在的一个弊端——对民间主体性的否定。[110]可以看到,在大多数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当地民众很少参与其中。生产出来的文化景观意在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以吸引外来游客的注意力,如果与当地民众的实际生活距离过远,当地民众很难理解设计者的意图,也不能完全把握景观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无法对其真正认同。因此,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在景观叙事转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民间主体性,积极主动地邀请当地民众参与到文化景观的设计中来。如此,才能体现民众在景观叙事中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和深化民众的认同感,把外在景观内化到生活情景和情感结构中,不仅在地方上纵向地传承自己的口传类非遗,也在横向的对外交流中更好地传播和发展本地的口传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