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湖香市:历史、繁荣与衰落

西湖香市:历史、繁荣与衰落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湖香市从花朝节开始,到端午节结束。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从山东、嘉湖等地来普陀寺、天竺寺进香的游客,来了便和西湖百姓做买卖,所以形成了香市。崇祯十五年,清兵入侵山东,香客没法进香,香市也废止了。崇祯十四年夏天,我在西湖,只见城中饿死的人陆续被抬出来,病弱者相互搀扶着出城。这时杭州太守刘梦谦是汴梁人,他那些打秋风的老乡大多住在西湖。

西湖香市:历史、繁荣与衰落

西湖香市从花朝节开始,到端午节结束。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从山东、嘉湖等地来普陀寺、天竺寺进香的游客,来了便和西湖百姓做买卖,所以形成了香市。

虽然进香的人在三天竺、岳王坟、湖心亭、陆宣公祠等各地做买卖,但最热闹的还是昭庆寺一带。昭庆寺的两处游廊天天都有集市,三代八朝的古董、少数民族的各种珍宝异物全聚集在此。大殿前的甬道两侧、池塘周围、山门内外,只要有屋子的地方都摆着地摊,没屋子的地方就搭着厂棚,棚摊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胭脂、簪子、耳饰、象牙尺、剪刀,甚至佛经木鱼、小孩玩具等,集市上应有尽有。

正值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乐声和畅,岸边没有停留的船只,客栈的客人都出来踏青,酒楼也没有多余的佳酿。袁宏道在《初至西湖记》中说的“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经生动地刻画出西湖三月的景致。但这时形态各异的香客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光景又不同。闲情雅致的公子贵妇,比不上梳妆打扮的村野妇人;似兰花般的脂粉芬芳,比不上合香和香菜的浓香熏染;丝竹管弦之乐,不如摇鼓吹笙来得热闹;青铜礼器的精致,不如泥人竹马卖得紧俏;宋元名画,不如湖景佛塔的风景画受欢迎。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又跑又追,拨不开,也拉不住。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每天簇拥在昭庆寺附近,整整四个月才结束。恐怕长江以东,没有其他地方像这样。(www.xing528.com)

崇祯十三年三月,昭庆寺发生火灾。后来连续三年饥荒,许多百姓都饿死了。崇祯十五年,清兵入侵山东,香客没法进香,香市也废止了。崇祯十四年夏天,我在西湖,只见城中饿死的人陆续被抬出来,病弱者相互搀扶着出城。这时杭州太守刘梦谦是汴梁人,他那些打秋风的老乡大多住在西湖。他们每天靠包揽诉讼捞钱,再将所得的钱向太守行贿。有人改古诗讽刺他:“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可以作为西湖实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