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

财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做出系统检查与评价,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一)基本财务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它是发现事物的差异,从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

企业的三张基本财务报表可以全面系统地帮助你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但是报表的数字还是比较简单,要全面深入地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还需要对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帮助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认识过程,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只能做出评价而不能改善企业的状况。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做出系统检查与评价,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财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它是发现事物的差异,从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把两个经济内容相同,时间和地点不同的经济指标以减法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指标对比,具体说明企业会计资料的变动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做出初步评价。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把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利于进行分析。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公司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财务指标的高低都受其他因素的驱动。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者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二)常用财务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盈利能力比率将所赚取的利润与产生这些利润的资源联系在一起。理想的情况是,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尽可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百分比,简称为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表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2)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简称净利率。计算公式:

该指标反映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保证程度越高。

(4)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5)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1)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计算公式:(www.xing528.com)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大,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2)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存货周转率在反映存货周转速度、存货占用水平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销售实现的快慢。例如,制造商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产生的,如果这种循环很快也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润率也就更高。所以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资产由于销售顺畅而具有越高的流动性,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

(3)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4)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3.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1)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比较保守的经验判断一般不高于50%,国际上一般认为60%比较好。如果单纯从偿债能力角度分析,则越低越好。该指标不论是对企业投资人还是对企业债权人都十分重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2)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比值。计算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充分反映了企业收益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和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债务偿还越有保证;相反,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偿还债务利息,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3)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以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究竟应保持多高水平的流动比率,主要视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予以确定。

(4)速动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的余额。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是在剔除了流动资产中变现力量差的存货后,计算企业实际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较为准确。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一般保持在100%的水平比较好,表明企业既有好的债务偿还能力,又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

4.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4 项指标: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1)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

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不断增加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该指标若大于0,则表示企业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该指标若小于0,则说明产品或服务适销不对路、质次价高,或者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市场份额萎缩。

(2)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公式:

资本积累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以充分重视。

(3)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计算公式:

由于一般增长率指标在分析时具有滞后性,仅反映当期情况,而利用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资本积累或资本扩张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稳步发展的趋势。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的保障程度越大,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越充足,抗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4)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主营业务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体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态势和市场扩张能力。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积累的基础越牢,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发展的潜力越大。

利用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主营业务增长趋势和稳定程度,体现企业的连续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避免因少数年份业务波动而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