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新公司:中山与香港的回归前后故事

大新公司:中山与香港的回归前后故事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当先施、永安、新新三大百货公司在上海龙争虎斗之时,一家同样由中山乡亲在香港开办的名叫“大新”的百货公司加入竞争行列,而且后来居上。大新公司的创办人蔡昌早年在蔡兴与马应彪等合股经营的悉尼永生百货水果店内帮工,后来慢慢积攒了一些资金,便开店经营百货水果生意。虽然大新广州店创办时间比先施广州店晚17年,但是后来居上。蔡昌及其经营的沪、穗、港大新公司,驰名海内外,在全国百货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新公司:中山与香港的回归前后故事

正当先施、永安、新新三大百货公司在上海龙争虎斗之时,一家同样由中山乡亲在香港开办的名叫“大新”的百货公司加入竞争行列,而且后来居上。

大新公司的创办人蔡昌早年在蔡兴与马应彪等合股经营的悉尼永生百货水果店内帮工,后来慢慢积攒了一些资金,便开店经营百货水果生意。1899年哥哥蔡兴携带历年积蓄返回香港。1900年蔡兴应马应彪之邀,在香港参与开设先施百货公司。不久,蔡昌也返回香港,在先施公司任职,逐步积累了在百货行业经营的宝贵经验,为开拓自己的事业打下基础。

1912年春,蔡氏兄弟集资400万港元在香港繁华的德辅道开设大新百货公司,蔡昌当经理,开始了他在中国商界独立经营。在香港站稳脚跟后,蔡昌于1916年在广州惠爱中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山五路设立大新分店。虽然大新广州店创办时间比先施广州店晚17年,但是后来居上。一开业,营业额就居广州同业之首,一举成为广州最受欢迎的购物娱乐中心。

两年后,蔡昌又在广州西堤的珠江边兴建规模宏大、拥有12层楼高的大新大厦,也就是今天的南方大厦。香港、广州二地的成功,使蔡昌名声大振。1934年,他筹齐600万港元,来到万商云集的上海。当时南京路上建的商场大厦宏伟壮观,面积为全国之冠,在远东屈指可数。1936年1月10日,楼高10层的上海大新大厦在南京路西藏路口落成,它超越先施、永安、新新,成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冠。蔡昌及其经营的沪、穗、港大新公司,驰名海内外,在全国百货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商场如战场,四大百货公司在上海同处于一个商业旺区,又都经营环球百货,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它们的创办人又都是中山籍的华侨,曾经一起打拼、共同创业。在企业经营上,它们既互相竞争、又相互融合。而且四大家族长期以通婚的方式互相渗透,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www.xing528.com)

由中山华侨创办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四大百货公司从香港起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掀起了一个实业救国的浪潮,短短一二十年内成为中国商业的一面旗帜。在上海的成功,又促进了他们在香港的发展。20世纪50到70年代末,香港四大百货的发展也到达了一个顶峰。

先施公司回到香港继续发展,距今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在香港拥有三间百货公司。据了解,马应彪创立的先施公司系香港四大百货之一,成就了一个商业传奇。香港先施公司仍是香港零售业的佼佼者,然而目前仍留在先施公司的马家后人已寥寥无几。

马健启介绍,从马应彪的孙子开始,大多数后人都往专业人才的方向发展。以马健启这一代为例,就出了六个医生、两个会计师,马健启本人就是一名会计师。而马应彪的曾孙一辈也同样如此,目前只有马健启的一个儿子等极少数后人还留在先施公司任职。

创立近百年的香港永安百货公司仍是全香港规模较大和久负盛名的百货连锁店之一。它和先施公司虽然已失去百货业“领头羊”的地位,但创始人郭氏和马氏的第三、四代还在为家族产业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