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与香港回归前后的故事:悠悠两地情

中山与香港回归前后的故事:悠悠两地情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安公司在经营上提倡“顾客至上”,讲究服务质量,营业额迅速上升,不但获取了巨额利润,而且在经营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1915年,郭氏兄弟集资61万港元,成立“永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悉尼的华侨听说郭乐要筹建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纷纷踊跃投资,原额定招股50万港元,结果达到200万港元。1917年,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开业。

中山与香港回归前后的故事:悠悠两地情

郭 乐

早年,一批中山华侨在悉尼的唐人街兴办了一系列经营香蕉批发的“果栏”,其中规模较大的要数马应彪的“永生果栏”和郭乐的“永安果栏”。两个店铺相距不远,两人又是中山同乡,遂又联合开一间“永泰果栏”,再将三间联合起来,叫做“生安泰”,专门经营香蕉,把澳大利亚悉尼的所有香蕉生意垄断了。

19世纪末,带着在澳大利亚积累的财富,郭氏兄弟回到故乡中山,经营“金山庄”,为来往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华侨乡里购买船票、安排住宿、传递家信,还帮助澳大利亚华侨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捎给他们在中国乡下的亲人。

马应彪的成功也让郭乐把目光转向百货业。他在华侨中集股16万港元,在香港创办了永安百货公司。1907年8月28日,永安公司在香港皇后大道揭牌,郭乐任董事局主席,委派弟弟郭泉任司理,雇请员工约60人,主要经营钟表、时装化妆品、衣料、洋酒烟草乐器、厨具、家私、玩具体育用品等。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序厅内郑观应、唐廷枢、徐润、马应彪、郭乐五人群像(www.xing528.com)

1910年,永安公司在郭乐的家乡香山(现中山)石岐设立银业部,专门负责吸收侨汇,为永安公司及其集团的发展获取了大量侨资支持。永安公司在经营上提倡“顾客至上”,讲究服务质量,营业额迅速上升,不但获取了巨额利润,而且在经营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1915年,郭氏兄弟集资61万港元,成立“永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几年后郭乐又将经商目标转向国内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悉尼的华侨听说郭乐要筹建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纷纷踊跃投资,原额定招股50万港元,结果达到200万港元。1917年,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开业。1925年,又投资人寿保险,随着业务发展,更在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开设分行,兼营百货、地产、保险和银行的郭氏永安集团终于形成并迅速发展。

永安业务蒸蒸日上,至1942年,永安由16万元的资本增加到800万元,并先后增设有永安货仓、大东酒店,永安金山庄、维新织造厂,其后还投资地产业,成为多元化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